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肌酐90-l00μmoI/L的人群寿命多久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肌酐127算高吗?
肌酐127μmol/L高于正常范围,表明肾功能可能受损,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肌酐升高可能与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药物影响、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 1、肌酐升高的原因 慢性肾病是肌酐升高的常见原因,长期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急性肾损伤如严重感染、脱水、药物毒性等也可能导致肌酐短期内升高。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高蛋白饮食、剧烈运动等也会暂时性增加肌酐水平。 2、肌酐升高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针对病因选择合适药物,如降压药控制高血压,降糖药管理糖尿病,或使用保肾药物如尿毒清颗粒、金水宝胶囊等。饮食调整方面,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肉,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减少盐分摄入。生活习惯改善方面,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3、就医建议 如果肌酐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水肿、乏力、尿量减少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尿常规、肾脏超声、肾功能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肌酐127μmol/L提示肾功能异常,需引起重视。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改善,可以有效控制肌酐水平,保护肾脏功能。定期监测肌酐值,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维护肾脏健康的关键。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白血病治愈后一般寿命?

白血病治愈后的寿命因个体差异、疾病类型、治疗方法及康复情况而异,总体生存率较高。患者可通过定期复查、健康生活方式、心理调适、避免感染、保持良好心态等方式延长寿命。

1、定期复查:白血病治愈后需定期进行血液检查、骨髓穿刺等复查,监测病情是否复发。复查频率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通常初期为每3个月一次,稳定后可延长至半年或一年。及时发现异常有助于早期干预。

2、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铁、蛋白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瘦肉、鱼类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饮食,戒烟限酒,减少致癌物摄入。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免疫力。

3、心理调适:白血病治愈后可能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可通过心理咨询、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4、避免感染:白血病患者免疫力较低,治愈后仍需注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降低感染风险。

5、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园艺等。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获得情感支持,有助于增强心理韧性,延长寿命。

白血病治愈后,患者应注重饮食、运动及心理护理。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胡萝卜、坚果等,增强身体抵抗力。运动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心理护理上,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孟莉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血肌酐600多是什么原因?
血肌酐600多通常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需立即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治疗措施。可能的原因包括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急性肾损伤、尿路梗阻等,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包括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 1、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长期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在某些诱因下如感染、药物损伤可能急性加重,表现为血肌酐快速升高。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如使用降压药、降糖药,同时避免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2、急性肾损伤:由于肾缺血、肾毒性药物、严重感染等原因导致肾功能短期内急剧下降。治疗需针对病因,如停用肾毒性药物、纠正休克、控制感染等,同时可能需要短期透析支持肾功能恢复。 3、尿路梗阻:肾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等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引起肾功能急剧下降。治疗需解除梗阻,如手术取石、导尿、肿瘤切除等,同时监测肾功能恢复情况。 4、其他原因:如严重脱水、心功能不全、横纹肌溶解等也可能导致血肌酐升高。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如补液、改善心功能、碱化尿液等。 血肌酐600多是一种严重的健康警示,需立即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蛋白、高盐饮食,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脐带先露或脱垂的高发人群是哪些人?
脐带先露或脱垂的高发人群包括胎位异常、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早产、胎膜早破等情况的孕妇。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紧急剖宫产或调整胎位等措施,同时密切监测胎儿状况。 1、胎位异常:臀位、横位等胎位不正的孕妇,脐带容易在胎膜破裂后脱垂。建议定期产检,及时发现胎位异常,必要时通过外倒转术调整胎位。 2、多胎妊娠:双胎或多胎妊娠的孕妇,子宫内空间有限,脐带更容易受压或脱垂。多胎妊娠的孕妇应增加产检频率,必要时提前住院待产。 3、羊水过多:羊水过多的孕妇,子宫内压力增大,胎膜破裂时脐带更容易脱垂。羊水过多的孕妇需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水分,必要时进行羊水穿刺减压。 4、早产:早产孕妇的胎膜较薄,容易破裂,导致脐带脱垂。早产孕妇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卧床休息,必要时使用药物抑制宫缩。 5、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的孕妇,脐带容易在胎膜破裂后脱垂。胎膜早破的孕妇应立即平卧,抬高臀部,减少羊水流失,并尽快就医。 脐带先露或脱垂的高发人群需特别注意产检和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母婴安全。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产检,必要时提前住院待产,以降低脐带先露或脱垂的风险。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血糖9.9mmol/L是糖尿病吗?
血糖9.9mmol/L可能提示糖尿病,需结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综合判断。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糖尿病诊断需满足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血糖9.9mmol/L接近诊断标准,需进一步检查确认。 1、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环境因素如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生理因素如肥胖、胰岛素抵抗等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外伤或手术可能导致应激性高血糖,长期不控制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病理因素如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也会影响血糖水平。 2、生活方式调整是控制血糖的基础。饮食上应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瘦肉等。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戒烟限酒也有助于血糖控制。 3、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常用口服降糖药有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DPP-4抑制剂等。胰岛素注射适用于口服药效果不佳或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的患者。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血糖,调整用药方案。 4、定期监测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记录血糖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评估病情控制情况。 5、心理疏导在糖尿病管理中同样重要。患者可能因长期治疗、并发症风险等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心理疏导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血糖9.9mmol/L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和心理疏导,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老视 胃癌 鼓膜炎 腹膜后肿瘤 肝血管肉瘤 肺孢子丝菌病 浆细胞性骨髓瘤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扁桃体周围蜂窝组织炎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