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梗塞

急性脑梗塞的最佳救治黄金时间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急性脑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为几小时?

急性脑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为3-4.5小时,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神经功能缺损的急症。在发病后的3-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最大程度恢复血流,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细胞。若超过这一时间窗,脑组织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治疗效果显著下降。部分患者在特定条件下时间窗可延长至6小时,但需通过影像学评估确认。治疗方式包括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血管内取栓等,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

发病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自行搬动患者或喂食。保持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记录发病时间并告知接诊医生。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老年人糖尿病脑梗塞?

老年人糖尿病脑梗塞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

糖尿病脑梗塞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高血压会增加脑血管压力,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能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塞。患者可能出现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言语含糊不清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建议老年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控制饮食并适当运动。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CT怎么鉴别脑梗塞是否新发?

CT鉴别脑梗塞是否新发主要依据影像学特征和时间窗表现。

脑梗塞在CT上的表现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发病24小时内CT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显示局部脑组织密度轻微降低,此时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24-48小时梗塞区逐渐出现低密度影,边界模糊。3-7天低密度灶边界变清晰,可伴有轻度占位效应。慢性期梗塞灶密度进一步降低,边界清晰,可能伴有邻近脑室扩大或脑沟增宽等萎缩表现。新发梗塞在CT灌注成像中可显示脑血流量下降、脑血容量减低及平均通过时间延长。弥散加权成像与常规CT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出现突发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是什么时候 牙齿矫正要抓住2个黄金时间?

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是8-14岁和15-25岁。

8-14岁是乳牙与恒牙替换期,此时颌骨发育活跃,牙齿移动效率高,可利用生长潜力引导颌骨改建。常见干预手段包括活动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主要纠正反颌、深覆盖等骨性问题。15-25岁恒牙列完全形成,牙槽骨可塑性仍较好,适合固定托槽或隐形矫治,能高效解决牙列拥挤、龅牙等牙性问题。这两个阶段矫正周期相对较短,效果稳定。

成年人虽也可矫正,但骨代谢减缓后需要更长时间,可能需配合骨皮质切开等辅助手段。存在牙周炎、严重骨开窗等情况时需先控制基础疾病。矫正前需拍摄全景片评估牙根及牙槽骨状态,正畸过程中需加强口腔清洁避免龋齿。

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避免啃咬硬物,定期复查调整矫治器。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脑梗塞CT能检查出来吗?

脑梗塞一般可以通过CT检查发现,但早期可能无法显示明显异常。

CT检查是诊断脑梗塞的常用方法之一,能够显示脑组织的密度变化。在发病24小时后,脑梗塞病灶通常会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对于大面积脑梗塞,CT检查的敏感性较高,可以明确梗塞部位和范围。但对于小血管梗塞或超早期脑梗塞,CT可能无法立即显示异常,需要结合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手段。

脑梗塞的CT表现与梗塞时间密切相关。发病6小时内,CT可能仅显示脑沟变浅或脑组织轻微肿胀。随着时间推移,梗塞区域逐渐出现低密度改变,1-2周后密度最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增强CT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疑似脑梗塞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在发病24小时后复查CT。

脑梗塞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热门标签

斑色胎儿 单纯性紫癜 梗阻性肾病 慢性蝶窦炎 鼻神经胶质瘤 复发性风湿病 日本血吸虫病 复发性腹股沟疝 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