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做仰卧起坐能瘦肚子不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怎样做仰卧起坐才不阴吹?

仰卧起坐时出现阴吹现象通常与盆底肌松弛有关,可通过调整动作细节和加强盆底肌训练改善。主要方法有控制呼吸节奏、保持核心稳定、避免快速起身、配合凯格尔运动、使用辅助器械等。

1、控制呼吸节奏

仰卧起坐过程中应保持均匀呼吸,避免屏气用力。起身时缓慢呼气,躺下时自然吸气,减少腹腔压力骤增对盆底肌的冲击。错误的呼吸方式可能导致腹压失衡,加重盆底肌负担。

2、保持核心稳定

收紧腹部深层肌肉群后再开始动作,避免单纯依靠颈部或髋部发力。可通过平板支撑等训练增强核心力量,正确的核心激活能分散盆底肌压力,降低阴吹发生概率。

3、避免快速起身

采用缓慢可控的动作节奏,起身角度控制在30-45度即可。过快的爆发式动作会导致盆底肌突然受力,建议分阶段完成动作,感受腹部肌肉的持续收缩。

4、配合凯格尔运动

日常加强盆底肌专项训练,如凯格尔运动中的收缩-保持-放松练习。每天进行3组收缩训练,每组维持8-10秒,能显著改善盆底肌群张力,从根本上预防运动时漏气现象。

5、使用辅助器械

初期可借助瑜伽球或阻力带辅助训练,通过器械支撑减少盆底肌直接负荷。选择中等硬度瑜伽球垫于腰部下方,或使用环形阻力带固定双腿,均有助于保持正确发力模式。

长期存在阴吹症状者建议就医评估盆底功能,产后女性需特别注意恢复训练强度。日常可多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银耳、猪蹄,避免长期便秘或慢性咳嗽增加腹压。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更适合盆底肌薄弱人群,训练时应穿着具有支撑功能的运动内衣。若调整训练方式后症状未缓解,需及时至妇科或康复科进行专业盆底肌电评估。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经期做仰卧起坐的后果?

经期做仰卧起坐可能加重盆腔充血或引发痛经,但个体差异较大。经期运动需结合身体反应调整强度,避免过度挤压腹部或长时间倒置体位。

经期盆腔处于充血状态,仰卧起坐的腹部挤压动作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导致痛经程度加重。部分女性可能因运动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而出现下腹坠胀感,尤其本身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腺肌症者症状更明显。运动时腹压骤变还可能使经血逆流,增加盆腔感染风险。

体质较好且无严重经期不适者,适当减少仰卧起坐组数和幅度通常不会造成明显影响。核心肌群较弱的人群可能出现腰部代偿性酸痛,需注意动作规范性。既往有月经量异常或妇科炎症病史者,应避免该时段进行此类运动。

经期运动建议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项目,保持每日30分钟适度活动有助于缓解水肿和焦虑。运动前后注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避免生冷刺激饮食。出现剧烈腹痛、经量突增或持续时间延长超过7天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经期结束后可逐步恢复常规训练强度。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每天二十个仰卧起坐好吗?

每天二十个仰卧起坐对健康有一定益处,但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运动量。仰卧起坐主要锻炼腹直肌,有助于增强核心力量,改善体态,预防腰背疼痛。运动效果受运动姿势、发力方式、基础体能、腹部脂肪厚度、腰椎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

1、核心力量提升

仰卧起坐能有效激活腹直肌和髂腰肌,长期坚持可增强腹部肌肉耐力。标准动作应保持双脚固定,双手轻触耳侧,用腹部力量缓慢抬起上身至30-45度角。注意避免颈部代偿发力,防止颈椎过度屈曲。建议配合平板支撑等静态训练,可优化核心肌群协调性。

2、体态改善作用

适度进行仰卧起坐有助于矫正骨盆前倾等不良体态,减轻腰椎压力。运动时需保持下背部贴地,避免弓背动作导致椎间盘受压。对于久坐人群,可搭配臀桥训练强化臀大肌,形成前后肌群平衡。运动后应进行腰部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3、运动风险控制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避免传统仰卧起坐,可改为卷腹等低冲击动作。体重基数较大者需注意运动时腹内压骤升可能加重盆底肌负担。建议初期采用屈膝姿势,减少髂腰肌过度参与。运动中出现腰部刺痛应立即停止,必要时咨询康复医师。

4、代谢效益局限

仅进行仰卧起坐对减脂效果有限,因该运动能量消耗较低且局部性强。建议结合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提升整体代谢率。高强度间歇训练配合抗阻运动,比单一仰卧起坐更利于体脂管理。运动后适量补充蛋白质有助于肌肉修复。

5、个性化调整建议

初学者可从每天10个开始循序渐进,适应后增加至20-30个。孕妇及产后女性应避免该动作,可选择侧平板支撑替代。中老年人建议采用改良版仰卧起坐,使用瑜伽球辅助减少脊柱负荷。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拉伸,预防肌肉拉伤。

建议将仰卧起坐纳入综合训练计划,每周安排3-4次为宜,避免每日重复相同肌群训练导致劳损。运动时应穿着透气服装,选择硬度适中的垫子保护尾骨。饮食上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维持骨骼健康。若出现持续腰部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腰椎病变。长期运动者建议定期进行体态评估,动态调整训练方案。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仰卧起坐脖子疼怎么办?

仰卧起坐脖子疼可通过调整姿势、热敷按摩、颈部拉伸、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仰卧起坐脖子疼通常由颈部肌肉劳损、姿势错误、颈椎退变、颈部肌肉拉伤、颈椎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姿势

仰卧起坐时颈部疼痛可能与姿势错误有关。正确的仰卧起坐姿势应保持颈部自然放松,避免用手过度拉扯颈部。建议将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或轻轻托住头部,减少颈部受力。进行仰卧起坐时,应缓慢起身,避免快速猛烈的动作。错误的姿势可能导致颈部肌肉过度紧张,引发疼痛。调整姿势后,颈部疼痛通常会逐渐缓解。

2、热敷按摩

颈部肌肉劳损可能导致仰卧起坐时脖子疼。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按摩可以帮助放松颈部肌肉,减轻疼痛。轻柔地按压颈部肌肉,避免用力过猛。热敷按摩后,颈部疼痛症状可能有所改善。若疼痛持续不缓解,建议就医检查。

3、颈部拉伸

颈部肌肉紧张可能引起仰卧起坐时脖子疼。适当的颈部拉伸可以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疼痛。缓慢地将头部向左右两侧倾斜,保持10-15秒。也可以轻轻转动头部,进行环形运动。拉伸时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加重损伤。定期进行颈部拉伸有助于预防仰卧起坐时的颈部疼痛。若拉伸后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4、药物治疗

颈椎病或颈部肌肉拉伤可能导致仰卧起坐时脖子疼。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缓解疼痛。这些药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能减轻颈部不适。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若疼痛伴随头晕、手臂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5、物理治疗

颈椎退变可能引起仰卧起坐时脖子疼。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治疗、电疗等可以缓解颈部疼痛。这些治疗方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若物理治疗后疼痛无改善,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严重的颈椎问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式。

仰卧起坐时脖子疼应注意休息,避免继续做可能加重颈部负担的运动。日常可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避免颈部过度弯曲。饮食上可适当补充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骨骼健康。若颈部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接受针对性治疗。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一天20个仰卧起坐有用吗?

一天20个仰卧起坐对核心肌群的锻炼效果有限,需结合运动强度和整体训练计划综合评估。核心肌群激活程度、动作标准性、个体基础体能、饮食配合及长期坚持度是影响效果的关键因素。

1、核心肌群激活:

仰卧起坐主要刺激腹直肌,但20次低强度训练难以达到肌纤维微损伤所需的阈值。完整核心肌群包括腹横肌、竖脊肌等多组肌肉,单一动作无法全面激活。建议配合平板支撑等静态训练提升整体核心稳定性。

2、动作标准性:

常见错误如颈部代偿发力、腰部悬空等会降低训练效率。标准动作需保持下背贴地,双手虚扶耳侧,用腹肌力量带动躯干卷起。使用瑜伽垫保护尾椎骨,每组间休息不超过30秒可提升代谢压力。

3、个体基础差异:

体能基础较弱者初期可能感受肌肉酸痛,但两周后会产生适应性。有运动习惯者需增加负重或变换动作角度才能持续刺激肌肉生长。体重基数较大人群需谨慎避免腰椎代偿受伤。

4、饮食配合要求:

单纯腹部训练无法局部减脂,需配合每日500千卡的热量缺口才能显现腹肌线条。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至每公斤体重1.6克,控制精制碳水比例低于30%。水分补充应达到每日35毫升/公斤体重。

5、长期坚持效果:

持续三个月每天20次可提升腹部耐力,但肌肉围度增长需渐进超负荷。建议每周递增5次或改用负重卷腹,配合有氧运动加速体脂下降。记录腰围变化比体重数字更能反映真实效果。

建议将仰卧起坐纳入全身训练计划,搭配深蹲、俯卧撑等复合动作。运动前后进行动态拉伸和筋膜放松,训练后补充乳清蛋白和香蕉。睡眠质量直接影响肌肉修复,保证7小时深度睡眠。长期目标应设定为体脂率男性低于15%、女性低于22%,此时腹部线条会自然显现。出现腰部刺痛或持续酸痛超过72小时需暂停训练并咨询康复科医师。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热门标签

膀胱瘘 骨膜炎 尿失禁 三房心 肛门脓肿 结肠损伤 淋巴结炎 腹膜间皮瘤 颈总动脉裂伤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