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发生心肌梗死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

治疗心肌梗死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心肌梗死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闭塞引起,需结合抗血小板、调脂、扩血管等综合治疗,患者须严格遵循医嘱用药。

1、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及长期二级预防。该药可能引起胃肠黏膜损伤,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出血倾向,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联用。

2、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为P2Y12受体拮抗剂,能不可逆阻断血小板活化,常与阿司匹林联用增强抗栓效果。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氯吡格雷抵抗,基因检测可指导用药。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出血、皮疹等。

3、阿托伐他汀钙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需长期规律服用以达到目标血脂水平,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常见副作用为肌肉酸痛、转氨酶升高。

4、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属于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室重构。急性期需逐步调整剂量至目标心率,严重心动过缓或哮喘患者禁用。服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心率变化。

5、硝酸甘油片

硝酸甘油片通过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舌下含服用于急性发作。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需采用偏心给药法。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低血压,青光眼患者慎用。

心肌梗死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康复训练,如每周3-5次30分钟快走。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时须立即就医。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依据?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主要有典型胸痛症状、心电图动态演变、心肌酶谱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闭塞、心脏超声显示室壁运动异常。

1、典型胸痛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疼痛可向左肩背部及下颌放射,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且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部分患者伴随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心肌梗死,仅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

2、心电图动态演变

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弓背向上抬高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病理性Q波和T波倒置。超急性期表现为高尖T波,急性期ST段抬高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亚急性期ST段逐渐回落但出现深倒T波。

3、心肌酶谱升高

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肌钙蛋白I/T、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在发病3-4小时后开始升高,24小时达峰值并持续7-10天,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发病6小时内升高,18-24小时达峰,48-72小时恢复正常。

4、冠状动脉造影

急诊冠脉造影可明确梗死相关动脉的闭塞部位,常见前降支近端闭塞引起前壁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下壁心肌梗死。造影显示血管完全闭塞时可见血栓影和血流中断,TIMI血流分级0-1级提示血管完全闭塞。

5、心脏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发现梗死区域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急性期可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并发症检测包括室壁瘤形成、乳头肌功能不全导致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等机械并发症,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提示心功能受损。

确诊急性心肌梗死需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三项标准,其中肌钙蛋白升高伴至少一项其他阳性指标即可确诊。患者确诊后应立即启动再灌注治疗,包括急诊PCI或静脉溶栓。恢复期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饮食建议低盐低脂,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再次梗死。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心肌梗死后溶栓时间?

心肌梗死后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为发病后12小时内,越早实施效果越好。溶栓时间选择主要受血管阻塞程度、心肌缺血范围、患者基础疾病、年龄、就诊延迟等因素影响。

心肌梗死发生后,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细胞缺氧坏死,溶栓治疗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发病3小时内是黄金时间窗,此时心肌尚未大面积坏死,溶栓成功率较高,可显著降低死亡率。3-6小时内溶栓仍有一定效果,但获益随延迟时间增加而递减。超过12小时后,心肌已发生不可逆损伤,溶栓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而不改善预后。

部分特殊情况下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如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患者,即使超过12小时仍可考虑溶栓。年轻患者或既往无心血管疾病者,对缺血耐受性较强,时间窗可能延长。但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高龄、近期手术史、活动性出血患者需谨慎。

心肌梗死患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自行前往医院。确诊后优先选择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条件时尽快溶栓。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循序渐进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监测心功能变化。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

心肌梗死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心肌梗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抗凝药物如肝素钠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能够减少血液凝固。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可以降低血脂水平。

2、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和支架植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通过导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改善血流。支架植入术是在血管内放置支架,保持血管通畅。这些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多数心肌梗死患者。

3、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早期的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等,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溶栓治疗需要严格把握时间窗,通常在发病后12小时内进行效果较好。

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搭桥手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手术取患者自身血管如大隐静脉、乳内动脉等,在冠状动脉狭窄处搭建旁路,恢复心肌供血。手术创伤较大,需要较长的恢复期。

5、心脏康复训练

心脏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呼吸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可以增强心肺耐力。力量训练如弹力带练习,能够改善肌肉力量。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有助于缓解胸闷症状。

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需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饮食上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少吃油腻、高糖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心脏健康。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有哪些治疗?

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有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治疗和心脏康复治疗。

1、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恢复血流。常用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早期且无法立即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使用。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处植入支架,恢复血流。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需由专业心脏介入团队操作。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通过外科手术,使用患者自身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处建立新的血流通道。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物如肝素,以及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需长期服用以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心肌供血和控制症状。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心脏康复治疗

心脏康复治疗包括运动训练、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通过循序渐进的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抑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降低复发风险。康复计划需个体化制定。

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需长期随访,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出现胸痛、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备好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热门标签

早产儿 甲沟炎 军团病 膀胱结石 急性喉炎 房间隔缺损 肺芽生菌病 难治性癫痫 颈外静脉损伤 强直性脊柱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