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慢性乙肝患者可以接种疫苗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接种疫苗时间?
小儿接种疫苗时间需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进行,以确保获得最佳免疫效果。按时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 1、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一剂,24小时内完成,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1个月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二剂,与第一剂间隔至少28天,强化免疫效果。 3、2个月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剂,预防小儿麻痹症。 4、3个月时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剂,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5、4个月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剂,强化免疫效果。 6、5个月时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二剂,巩固免疫保护。 7、6个月时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三剂,完成基础免疫。 8、8个月时接种麻疹疫苗第一剂,预防麻疹。 9、18个月时接种百白破疫苗第四剂,加强免疫。 10、2岁至2岁半接种麻疹疫苗第二剂,巩固免疫效果。 这些疫苗接种时间是根据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和疾病流行规律制定的。按时接种可以确保儿童在易感年龄获得足够的免疫保护,预防相应的传染病。接种疫苗时要注意儿童的身体状况,发热或急性疾病期间应暂缓接种。接种后要观察30分钟,确保无严重过敏反应。家长应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按时带儿童到指定接种单位接种,确保免疫程序的完整性。如有特殊情况未能按时接种,应及时补种,以保证免疫效果。同时,家长应了解疫苗的种类、作用及可能的副作用,与医生充分沟通,做出最有利于儿童健康的选择。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接种卡介苗还会得结核吗?
接种卡介苗后仍有可能感染结核病,但疫苗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卡介苗主要通过激活免疫系统预防结核,但保护效果并非100%,且随时间减弱。治疗结核病需结合药物、营养支持和生活方式调整。 1、卡介苗的保护机制是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结核菌的扩散和繁殖,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感染风险。卡介苗的保护效果通常在接种后的5-10年内最为显著,之后逐渐减弱。 2、结核病的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免疫状态、环境暴露和病原体毒力。即使接种了卡介苗,如果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结核菌环境中,仍有可能感染结核病。结核菌的变异和耐药性也会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 3、治疗结核病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药物治疗是核心,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需严格按照医嘱长期服用。营养支持也很重要,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定期体检。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但并非绝对保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乙肝患者需要定期检查什么项目?
乙肝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和肝脏超声等项目,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损伤和病毒复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恶化。 1、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用于评估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ALT和AST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TBil升高则可能反映胆汁排泄障碍。定期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 2、乙肝病毒DNA定量: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用于评估病毒复制活跃程度。病毒载量高可能提示病毒复制活跃,病情进展风险增加。通过定期检测病毒DNA定量,可以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指导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减少病毒耐药性的发生。 3、肝脏超声:肝脏超声检查用于评估肝脏的形态和结构,发现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肿瘤等病变。超声检查无创、便捷,能够提供肝脏的实时影像,帮助医生判断肝脏的健康状况。对于长期乙肝患者,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肝脏病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甲胎蛋白AFP检测:甲胎蛋白是一种肿瘤标志物,用于筛查肝癌。乙肝患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定期检测AFP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AF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肝癌的发生,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5、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用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于评估肝脏的合成功能。乙肝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并发症。 乙肝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上述检查,全面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肝脏健康。通过科学的监测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乙肝患者能不能吃二甲双胍来治疗糖尿病?
乙肝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但需密切监测肝功能。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对于乙肝患者,使用二甲双胍需要特别谨慎,因为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在开始治疗前,建议进行全面的肝功能评估,包括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通常每3个月一次,如发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于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减少二甲双胍剂量或改用其他降糖药物。同时,乙肝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辅助血糖控制。在二甲双胍治疗期间,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这些可能是乳酸酸中毒的早期表现,需要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期间,还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同时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肾功能不全可能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乙肝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乙脑有什么危害?
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严重时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乙脑疫苗的接种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方法,基础免疫通常在儿童8月龄和2岁时各接种一剂,加强免疫在6岁时接种一剂。乙脑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脑炎、脑膜炎、瘫痪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1、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分为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基础免疫通常在儿童8月龄时接种第一剂,2岁时接种第二剂,这两剂疫苗能够帮助儿童建立初步的免疫屏障。加强免疫在6岁时接种,进一步巩固免疫效果,确保长期保护。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针对乙脑病毒的抗体,有效预防感染。 2、乙脑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尤其是库蚊和三带喙库蚊。感染后,病毒会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炎症反应。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瘫痪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幸存者也可能留下智力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3、预防乙脑的关键是接种疫苗和防蚊措施。除了按时接种疫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蚊虫叮咬,使用蚊帐、驱蚊剂等防护措施。在乙脑流行季节,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在黄昏和黎明时分,蚊虫活动最为频繁。保持环境卫生,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地,也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 乙脑疫苗的接种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方法,按时接种疫苗并结合防蚊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乙脑的危害不容忽视,感染后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因此预防工作至关重要。通过接种疫苗、防蚊措施和保持环境卫生,可以有效减少乙脑的传播和危害,保护个人和公共健康。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热门标签

丹毒 鼠疫 疼痛 品他病 葡萄胎 丛状血管瘤 腹股沟斜疝 角膜老年环 颈部恶性肿瘤 细菌性前列腺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