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接种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新生儿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新生儿疫苗接种需注意接种时间、禁忌证、不良反应观察、接种后护理及特殊情况处理。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家长应严格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带新生儿接种疫苗。

1、接种时间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乙肝疫苗需按0、1、6月程序完成三针接种。其他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需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早产儿需按纠正月龄接种,低体重儿需评估后决定接种时间。

2、禁忌证

严重过敏体质、免疫缺陷病、急性发热性疾病期间应暂缓接种。接种前需告知医生新生儿健康状况,如早产、低体重、黄疸等情况。对疫苗成分过敏或既往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禁止接种同类疫苗。

3、不良反应观察

接种后需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注意有无过敏性休克等急性反应。回家后观察接种部位有无红肿、硬结,监测体温变化。轻微发热、局部红肿属正常反应,持续高热、异常哭闹需及时就医。

4、接种后护理

接种当天避免洗澡,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母乳喂养可继续,无需特殊忌口。出现发热可适当减少衣物,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避免揉搓接种部位,防止继发感染。

5、特殊情况处理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需个体化评估接种方案。免疫缺陷患儿需咨询专科接种后出现惊厥、持续高热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疫情期间需做好防护,错峰接种。

家长需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按时带新生儿接种疫苗。接种前测量体温,选择新生儿状态良好时接种。接种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喂养。如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定期体检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相应传染病。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接种疫苗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多数为轻微且短暂,极少数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疫苗不良反应主要有局部红肿、发热、乏力、头痛、过敏反应等。

1、局部红肿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或硬结,通常在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1-3天可自行缓解。局部红肿是机体对疫苗成分的正常免疫反应,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抓挠或热敷即可。若红肿范围超过5厘米或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

2、发热

部分人群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7.3-38.5℃之间,通常持续1-2天。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水、适当休息,一般无须使用退热药。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寒战、抽搐等症状,需警惕其他感染可能,应尽快就医。

3、乏力

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短暂性疲劳、肌肉酸痛等全身反应,与免疫系统激活有关。症状多在48小时内自行消失,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若乏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需进一步检查。

4、头痛

少数接种者可能出现轻度头痛,通常与免疫应答引起的炎症反应相关。可通过休息、补充水分缓解,一般无须服用止痛药物。若头痛剧烈或伴随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需排除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5、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可能对疫苗成分过敏,表现为皮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速发型超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接种点均配备急救设备。既往有疫苗过敏史者需提前告知接种后应留观至少30分钟。

接种疫苗后建议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体温变化,适量增加饮水。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症状在2-3天内自行消退,无须过度担忧。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小孩疫苗接种的时间?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需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安排,主要分为出生时、1月龄、2月龄、3月龄、4月龄、5月龄、6月龄、8月龄、18月龄、2岁、3岁、4岁、6岁等阶段。

1、出生时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一剂。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接种部位通常为左上臂三角肌处。乙肝疫苗需完成三剂全程接种,首剂在出生时接种,后续两剂分别在1月龄和6月龄接种。

2、1月龄

此阶段需接种乙肝疫苗第二剂。乙肝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若首剂接种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需暂缓接种并咨询

3、2月龄

开始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剂和百白破疫苗第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剂型。百白破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

4、3月龄

需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剂和百白破疫苗第二剂接种。此时可同时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第一剂。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2-3天内自行缓解。

5、4月龄

此阶段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剂和百白破疫苗第三剂。部分地区的免疫规划程序还包括轮状病毒疫苗口服。早产儿需按纠正月龄计算接种时间。

儿童疫苗接种需严格遵循免疫规划程序,家长应妥善保管接种证并按时预约。接种前需如实告知医生儿童健康状况,接种后留观30分钟。若出现高热不退、抽搐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不同疫苗之间需间隔一定时间,联合疫苗可减少接种次数。特殊健康状况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接种方案。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卡介苗接种成功的标志?

卡介苗接种成功的标志通常表现为接种部位出现局部红肿、硬结或小脓疱,2-3周后可能形成浅表溃疡并结痂愈合。卡介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主要有局部皮肤反应、腋下淋巴结轻微肿大、接种后2-3周出现溃疡、3个月内形成瘢痕、少数伴低热等症状。

1、局部皮肤反应

接种后2-4周内注射部位会出现直径5-10毫米的红色硬结,这是机体对卡介苗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表现。硬结中央可能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属于正常炎症反应过程。此时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涂抹药物。

2、腋下淋巴结肿大

约10%-20%的接种者会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轻度肿大,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触诊质地较软且无压痛。这种现象表明免疫系统正在对疫苗产生应答,一般2-3个月内自行消退。若淋巴结持续增大或出现破溃需及时就医。

3、溃疡形成

接种后3-4周脓疱破溃形成浅表溃疡,直径多在3-5毫米,表面有少量分泌物。溃疡期是卡介苗接种后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关键阶段,通常6-8周内逐渐结痂愈合。期间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禁止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处理。

4、瘢痕遗留

约90%的接种者在愈合后会遗留直径2-4毫米的圆形凹陷性瘢痕,表面呈白色或肤色。瘢痕形成是接种成功的永久性标志,其大小与免疫效果无直接关联。瘢痕通常在上臂三角肌外侧清晰可见,终身不会消失。

5、全身轻微反应

少数婴幼儿可能出现37.5-38℃的低热,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部分儿童会伴食欲减退或烦躁,这些反应均属疫苗接种后常见现象。若体温超过38.5℃或症状持续3天以上,需排除其他感染可能。

卡介苗接种后需观察3个月以确认免疫成功,期间避免接种部位接触肥皂等刺激性物质。保持饮食均衡富含维生素A和蛋白质,如胡萝卜、鸡蛋等食物有助于免疫应答。若接种6个月后仍未出现任何皮肤反应,可能提示接种失败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评估。接种后出现直径超过1厘米的溃疡、淋巴结化脓或持续高热等异常反应时,应及时至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接种腮腺炎疫苗多少钱?

接种腮腺炎疫苗一般需要100元到300元,实际费用受到疫苗种类、接种机构级别、地区经济水平、是否包含其他联合疫苗、接种服务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疫苗种类

腮腺炎疫苗分为单价疫苗和联合疫苗两种类型。单价疫苗仅预防腮腺炎,价格相对较低。联合疫苗如麻腮风三联疫苗可同时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价格通常高于单价疫苗。疫苗的生产工艺和进口与否也会影响价格,国产疫苗普遍比进口疫苗价格低。

2、接种机构级别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存在差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苗接种服务费通常较低,而三级医院或私立医疗机构的服务费较高。部分地区的疾控中心也会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其定价可能与医疗机构不同。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接种点的具体收费情况。

3、地区经济水平

经济发达地区的疫苗价格和服务费通常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一线城市的疫苗接种费用可能比三四线城市高出不少。部分地方政府会对疫苗费用进行补贴,导致同种疫苗在不同地区的最终价格存在差异。偏远地区可能还需要额外支付冷链运输费用。

4、联合疫苗

选择包含腮腺炎疫苗的联合疫苗会影响总费用。麻腮风三联疫苗的价格通常高于单独的腮腺炎疫苗,但可以一次性预防三种疾病,从长远看可能更经济实惠。部分机构还提供四联或五联疫苗,价格会相应提高,但可以减少接种次数。

5、接种服务费

除疫苗本身的费用外,接种机构通常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这项费用包括注射费、材料费、医疗废物处理费等。服务费的标准因机构而异,公立机构通常执行政府定价,私立机构可能自主定价。部分机构还会收取挂号费或诊疗费,这些都会增加总费用。

接种腮腺炎疫苗前建议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了解具体费用,部分地区的免疫规划疫苗可享受免费或补贴政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也有助于预防腮腺炎。接种后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常见反应,通常这些症状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矮小症 氟骨症 胃憩室 胆管扩张 鼻中隔脓肿 寰枢椎脱位 变应性血管炎 胫前动脉损伤 胫骨上端骨折 慢性肾盂肾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