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肌酐清除率的计算公式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肌酐127算高吗?
肌酐127μmol/L高于正常范围,表明肾功能可能受损,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肌酐升高可能与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药物影响、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 1、肌酐升高的原因 慢性肾病是肌酐升高的常见原因,长期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急性肾损伤如严重感染、脱水、药物毒性等也可能导致肌酐短期内升高。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高蛋白饮食、剧烈运动等也会暂时性增加肌酐水平。 2、肌酐升高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针对病因选择合适药物,如降压药控制高血压,降糖药管理糖尿病,或使用保肾药物如尿毒清颗粒、金水宝胶囊等。饮食调整方面,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肉,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减少盐分摄入。生活习惯改善方面,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3、就医建议 如果肌酐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水肿、乏力、尿量减少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尿常规、肾脏超声、肾功能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肌酐127μmol/L提示肾功能异常,需引起重视。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改善,可以有效控制肌酐水平,保护肾脏功能。定期监测肌酐值,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维护肾脏健康的关键。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中国儿童近视发生率高吗?
中国儿童近视发生率较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近视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1、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概率较高。遗传因素在近视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高度近视的发生。建议有家族近视史的儿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早发现并干预。 2、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增加近视风险。儿童应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遵循“20-20-20”原则,即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的物体20秒,缓解眼部疲劳。 3、户外活动:缺乏户外活动是近视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促进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减缓眼轴增长。建议儿童每天进行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减少近视发生的可能性。 4、照明条件:不良的照明条件会增加眼睛的负担,导致视力下降。儿童学习时应保证充足的光线,避免在昏暗或强光下用眼,选择合适的台灯,保护视力健康。 5、饮食营养:不均衡的饮食可能影响眼睛的发育。维生素A、D、Omega-3脂肪酸等营养素对眼睛健康至关重要。儿童应多摄入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鱼类、坚果等,促进视力发育。 儿童近视的预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优化照明条件、调整饮食结构等。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早期发现近视并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减缓近视的发展。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儿童的视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近视发生率。
申家泉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结肠癌手术后复发率?
结肠癌手术后复发率较高,主要与肿瘤分期、手术切除范围及术后辅助治疗有关。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在于规范手术、术后化疗及定期随访。 1、肿瘤分期是影响复发率的重要因素。早期结肠癌I期复发率较低,约为5%-10%;而晚期III期复发率可高达30%-50%。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直接影响复发概率。术后病理报告需仔细分析,明确分期以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2、手术切除范围直接影响复发风险。根治性手术要求切除肿瘤及周围足够范围的正常组织,同时清扫区域淋巴结。R0切除显微镜下无残留复发率最低,R1切除显微镜下残留复发风险显著增加。手术质量与医生经验密切相关,建议选择有经验的结直肠外科医生进行手术。 3、术后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对于II期高危和III期患者,术后化疗是标准治疗方案。常用方案包括FOLFOX5-FU+奥沙利铂+亚叶酸钙、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等,疗程通常为6个月。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也可用于特定患者。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或复发风险高的患者。 4、定期随访是早期发现复发的重要手段。建议术后2年内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CEA、腹部CT、肠镜等。5年内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提高再次治疗的成功率。 5、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些措施可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 结肠癌术后复发风险虽存在,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定期随访,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多管齐下降低复发风险,提高长期生存率。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肌酐与尿量的关系是什么?
肌酐与尿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肾脏功能上,肌酐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肾功能受损,尿量减少是肾功能异常的表现之一。治疗上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药物、饮食调整或透析等措施。 1、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正常情况下,肌酐水平保持稳定,尿量也处于正常范围。当肾功能受损时,肌酐排泄减少,血液中肌酐水平升高,同时尿量可能减少,甚至出现少尿或无尿。 2、肌酐升高和尿量减少的常见原因包括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尿路梗阻等。急性肾损伤可能由脱水、感染、药物毒性等引起;慢性肾病则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长期疾病相关;尿路梗阻则可能由结石、肿瘤等导致。 3、针对肌酐升高和尿量减少的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急性肾损伤患者需及时补液、控制感染或停用肾毒性药物;慢性肾病患者需控制血压、血糖,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保护肾功能;尿路梗阻患者需通过手术或药物解除梗阻。 4、饮食调整对改善肾功能有辅助作用。建议低盐、低蛋白饮食,避免高钾、高磷食物,如香蕉、坚果、动物内脏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 5、运动对肾脏健康也有积极影响。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血压和血糖,从而保护肾功能。 6、定期监测肌酐和尿量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肌酐与尿量的关系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有助于延缓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直肠中分化腺癌的治愈率有多高?
直肠中分化腺癌的治愈率与肿瘤分期、治疗方式及患者个体差异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早期患者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70%-90%,而晚期患者则降至30%以下。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制定。 1、手术切除是直肠中分化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适用于早期和部分中期患者。常见手术方式包括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低位前切除术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目标是彻底切除肿瘤及周围可能受侵的组织,降低复发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放疗在直肠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疗则用于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位置和分期确定。放疗期间可能出现放射性肠炎等副作用,需密切监测并处理。 3、化疗是直肠中分化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中晚期患者或术后辅助治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化疗可杀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化疗期间可能出现恶心、脱发等副作用,需配合支持治疗以减轻不适。 4、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直肠癌治疗的重要进展,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常用靶向药物包括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可精准抑制肿瘤生长。靶向治疗通常与化疗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靶向治疗。 5、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高直肠中分化腺癌治愈率的关键。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者。早期发现可通过微创手术或局部治疗获得良好预后。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也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直肠中分化腺癌的治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期筛查也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提高整体预后。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热门标签

铝骨病 囊腺瘤 眶底骨折 卵巢破裂 狼疮性肾炎 慢性牙周炎 风湿性关节炎 类白血病反应 非器质性性交疼痛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