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保健科

人流手术后该补些什么,饮食上。还可以吃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孩长个子应该补什么营养?

儿童身高增长需要重点补充蛋白质、钙、维生素D、锌及多种维生素。促进骨骼发育的关键营养素主要有乳制品、鱼类、深色蔬菜、动物肝脏和坚果类食物。

1、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骨骼肌和骨骼有机质的基础材料。学龄期儿童每日需摄入1.2-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推荐选择牛奶、鸡蛋、瘦肉等生物价高的动物蛋白。植物蛋白中大豆及其制品的氨基酸组成较完善,可与谷物搭配提高利用率。蛋白质缺乏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软骨细胞增殖。

2、钙质:

钙是骨骼矿物质的主要成分,青春期前儿童每日需800-1000毫克。除牛奶外,奶酪、酸奶等乳制品含钙量高且吸收率达30%。非乳制品来源包括豆腐、芝麻酱、虾皮等,其中豆腐钙吸收率约为15%。钙摄入不足时,机体可能动用骨骼钙库,影响纵向生长。

3、维生素D:

维生素D促进肠道钙磷吸收,维持血钙浓度。每日需要400-600国际单位,可通过日照皮肤合成。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的有海鱼肝脏、蛋黄和强化食品。缺乏时会引起佝偻病,表现为骨骼软化、生长迟缓。冬季或日照不足地区建议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

4、锌元素:

锌参与DNA合成和细胞分裂,对生长激素受体功能有调节作用。牡蛎、牛肉、南瓜籽等含锌丰富,每日需要5-8毫克。锌缺乏会导致味觉减退、食欲下降,间接影响营养摄入。长期缺锌可能造成生长停滞,补充后可能出现追赶性生长。

5、多种维生素:

维生素A维持成骨细胞活性,动物肝脏和胡萝卜含量丰富;维生素K2帮助钙沉积于骨骼,纳豆和发酵乳制品是良好来源;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全谷物和瘦肉中含量较高。这些微量营养素协同作用,共同支持骨骼生长发育。

保证均衡膳食的同时,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纵向运动如跳绳、篮球等,夜间保持充足睡眠以利生长激素分泌。避免过量摄入碳酸饮料和高盐食品,这些可能干扰钙吸收。定期监测生长曲线,若身高增长持续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3百分位,需就医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等病理因素。烹饪时注意保留食材营养,如蔬菜先洗后切、牛奶避免长时间煮沸等。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白癜风患者应该补充哪些食物?

白癜风患者可通过均衡饮食辅助改善病情,重点补充富含铜元素、酪氨酸、维生素B族及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1、含铜食物:

铜元素参与黑色素合成代谢过程,适量补充有助于促进色素细胞功能恢复。日常可多选择动物肝脏、牡蛎等海产品,坚果类如腰果、榛子,以及黑豆、黑芝麻等深色植物食材。铜元素补充需适量,过量可能引发铜代谢异常。

2、酪氨酸食物:

酪氨酸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原料,牛奶及乳制品含量较高,禽畜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也富含该物质。豆制品如豆腐、豆浆,以及香蕉、牛油果等水果均可作为补充来源。建议每日保证适量蛋白质摄入。

3、维生素B族:

复合维生素B对皮肤代谢和神经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全谷物、绿叶蔬菜、蛋类都是良好来源。特别推荐糙米、燕麦等粗粮,以及菠菜、油菜等深色蔬菜。维生素B12可通过适量食用瘦肉、鱼类获取。

4、抗氧化食物:

氧化应激反应可能加重白斑发展,蓝莓、草莓等浆果类富含花青素,番茄、胡萝卜含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坚果中的维生素E,绿茶中的茶多酚均具有抗氧化功效,可适量纳入日常饮食。

5、微量元素食物:

锌、硒等微量元素参与免疫调节,贝壳类海产品、蘑菇、南瓜子等含量丰富。建议采用蒸煮等低温烹饪方式保留营养,避免高温油炸导致营养素流失。同时注意各类食材的新鲜度与安全性。

白癜风患者日常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搭配,建议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到25种以上。可适当增加深色蔬菜与优质蛋白比例,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维生素C食物的过量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晒与皮肤损伤,配合医生指导进行综合治疗。饮食调节需长期坚持,同时关注心理调适,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怀孕前3个月应该补充什么营养?

怀孕前3个月需重点补充叶酸、铁、碘、钙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这些营养对胎儿神经发育、血液生成和骨骼形成至关重要。

1、叶酸:

叶酸是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关键营养素,建议每日补充400微克。天然叶酸可从深绿色蔬菜、豆类和动物肝脏中获取,但烹饪过程易造成流失,需通过叶酸补充剂确保摄入量。叶酸缺乏可能导致脊柱裂等先天畸形。

2、铁元素:

孕期血容量增加需更多铁质支持,缺铁易引发贫血。建议每日摄入27毫克,可通过红肉、动物血制品和菠菜补充。铁剂需与维生素C同服促进吸收,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效果。严重贫血可能增加早产风险。

3、碘元素:

甲状腺激素合成需要足量碘,缺乏可能影响胎儿智力发育。孕妇每日需230微克碘,除碘盐外可食用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内陆地区居民更需注意碘补充,但需避免过量摄入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

4、钙质:

胎儿骨骼发育需大量钙质,孕早期每日应摄入800毫克。奶制品、豆腐和小鱼干是优质钙源,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奶粉或钙片。钙缺乏可能导致孕妇腿抽筋并影响胎儿牙齿发育。

5、维生素D:

促进钙吸收和免疫调节,建议每日补充10微克。可通过日晒和强化食品获取,冬季或日照不足地区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和子痫前期风险。

除针对性补充关键营养素外,建议保持饮食多样化,每日摄入300克主食、500克蔬菜、200克水果及适量鱼禽蛋奶。避免生食、酒精和高汞鱼类,控制咖啡因摄入。规律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定期产检监测营养状况,出现严重孕吐或营养不良症状需及时就医。注意保持愉悦心情,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为胎儿创造良好发育环境。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刚刚出生的婴儿应该补充一些什么?
刚出生的婴儿需要补充维生素D和母乳喂养,必要时可补充铁剂。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母乳提供全面的营养和免疫保护,铁剂可预防贫血。母乳喂养是婴儿的最佳营养来源,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补充剂。 1、维生素D补充。新生儿体内维生素D储备不足,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无法满足婴儿需求。每日补充400IU的维生素D滴剂,可促进钙吸收,预防佝偻病。建议从出生后两周开始补充,持续至1岁或更长时间。 2、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满足婴儿的全面营养需求。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之后逐渐添加辅食。 3、铁剂补充。足月婴儿出生时体内储存的铁可满足4-6个月的需求,但母乳中铁含量较低,可能不足以支持快速生长。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母亲孕期贫血的婴儿,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通常从2-4周龄开始,每日补充1-2mg/kg元素铁,持续至1岁。 4、其他注意事项。除上述补充剂外,婴儿还需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环境温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避免过热或过冷。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监测生长发育情况。注意观察婴儿的排便、排尿和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异常。 刚出生的婴儿需要特别关注营养补充和日常护理,以确保健康成长。维生素D、母乳喂养和必要时铁剂的补充是基础,同时要注意环境调节和定期体检。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确保婴儿获得最佳的营养和护理,为未来的健康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科学的喂养和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预防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骨质疏松应该补什么?
骨质疏松的治疗核心在于补充钙和维生素D,同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运动。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两者缺一不可。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同时通过晒太阳或补充维生素D制剂来满足身体需求。 1、补充钙质:钙是骨骼健康的基础,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800-1000毫克。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豆制品如豆腐、豆浆也富含钙。绿叶蔬菜如菠菜、芥蓝,以及坚果如杏仁、芝麻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可考虑服用钙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成年人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应达到600-800国际单位。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的自然方式,每天在阳光下暴露15-30分钟即可。食物中,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以及蛋黄、蘑菇也含有维生素D。对于日照不足或吸收不良的人群,可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3、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这些习惯会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镁、磷等营养素,有助于骨骼的全面健康。 4、适当运动:负重运动和抗阻运动对骨骼健康尤为重要。步行、慢跑、跳舞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骨密度,而举重、瑜伽等抗阻运动则能提高肌肉力量,保护骨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有助于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增强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风险。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管理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粉刺 天疱疮 睑球粘连 气管狭窄 残窦综合症 挤压综合征 内生软骨瘤病 高胡萝卜素血症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