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型尿可能由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管坏死、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引起,是尿液中出现圆柱状蛋白聚集体的病理表现。
1、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蛋白质漏出形成管型,表现为血尿、水肿。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配合降压药缬沙坦治疗。
2、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促使管型形成,伴随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常用利尿剂呋塞米、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及人血白蛋白支持治疗。
3、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与蛋白结合形成颗粒管型,常见于休克或药物中毒。需停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4、多发性骨髓瘤异常免疫球蛋白阻塞肾小管形成蜡样管型,伴骨痛、贫血。采用硼替佐米等靶向药物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
出现管型尿应限制盐分摄入,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左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