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感染性疾病科 > 传染科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症状?

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冬春季节。

1、发热

发热是流行性感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摄氏度,伴有畏寒或寒战。发热通常持续3-5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热惊厥。流感引起的发热往往起病急骤,与普通感冒的渐进性发热有明显区别。

2、头痛

头痛在流感患者中较为普遍,多表现为前额或双侧太阳穴部位的持续性胀痛。头痛程度较重,常伴有眼球转动痛,可能与病毒血症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部分患者头痛症状可持续至退热后。

3、全身酸痛

全身肌肉酸痛是流感的特征性表现,以腰背部和四肢近端肌肉明显。患者常描述为"全身像被车碾过一样",轻微活动即可加重疼痛。这种症状与病毒刺激产生的炎症介质有关,通常在病程第2-3天达到高峰。

4、咽痛

咽部疼痛在流感早期即可出现,表现为咽干、灼热感,吞咽时加重。检查可见咽部充血,但扁桃体化脓性改变少见。咽痛症状一般持续3-4天,严重者可影响进食。

5、咳嗽

咳嗽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少量白色黏痰。咳嗽症状通常在发热消退后持续1-2周,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气管-支气管炎。老年人和儿童容易出现咳嗽加重的情况。

流行性感冒患者应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建议高危人群在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流行性感冒发烧怎么办?

流行性感冒发烧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服用退热药物、抗病毒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流行性感冒通常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1、多饮水

发热时机体代谢加快,水分流失增多,适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可预防脱水。避免含糖饮料刺激咽喉,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排尿保持淡黄色为宜。合并呕吐腹泻时需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

2、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时优先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部位。禁止使用酒精擦浴,婴幼儿可贴退热贴。保持室温20-24℃,衣着宽松透气,避免捂汗导致体温骤升。

3、退热药物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儿童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服药间隔至少4小时。用药后需监测体温变化,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皮疹需立即停药就医。

4、抗病毒治疗

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缩短病程。这些药物需凭处方购买,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头晕等。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孕妇等高危人群更需早期用药干预。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并发肺炎或脑炎,需急诊处理。血常规检查可明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重症病例需住院进行氧疗或静脉用药。

流感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半流质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并定期消毒。痊愈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乏力、心悸等心肌炎征兆。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季节性流感的有效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年秋季提前接种。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是什么?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其中甲型和乙型是引起季节性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具有高度变异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1、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流感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体,根据其表面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蛋白可分为多种亚型。该病毒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人类、禽类及哺乳动物,易发生基因重组导致抗原变异。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等,严重时可引发病毒性肺炎。

2、乙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变异速度较甲型缓慢,通常引起局部暴发而非大流行。其临床症状与甲型相似但程度较轻,常见于学龄儿童群体。该病毒分为Victoria和Yamagata两大谱系,季节性疫苗需包含对应毒株。

3、丙型流感病毒

丙型流感病毒致病性较弱,多引起轻微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纳入季节性疫苗预防范围。该病毒主要感染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临床症状类似普通感冒,极少导致严重并发症。其基因组结构相对稳定,变异概率较低。

4、传播特性

流感病毒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感染。病毒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小时,低温干燥环境更利于其传播。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养老院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5、变异机制

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实现变异。抗原漂移是病毒复制过程中基因点突变积累导致的微小变异,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抗原转变是不同亚型病毒基因重组产生的重大变异,可能导致跨物种传播和大流行。

预防流感需采取综合措施,每年接种匹配毒株的流感疫苗是最有效方法。日常应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并避免触摸面部,流感高发期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严重程度、并发症风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较重且易引发肺炎等并发症;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导致,症状较轻且病程较短。

1、病原体差异:

流行性感冒由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病毒变异能力强;普通感冒70%-80%由鼻病毒导致,其余可能由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快速传播,普通感冒传染性相对较低。

2、症状特点:

流感常见突发高热39-40℃、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乏力;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喉咙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发热多为低热<38℃。流感患者往往伴有寒战,普通感冒较少出现。

3、病程进展:

流感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4天突然发作,持续1-2周;普通感冒症状发展较缓慢,3-7天可自愈。流感恢复期可能遗留乏力感,普通感冒痊愈后无后遗症状。

4、并发症风险:

流感可能引发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风险更高;普通感冒并发症以中耳炎、鼻窦炎等局部感染为主,危险性较低。

5、预防措施:

流感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抗病毒药物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普通感冒无特效疫苗,以对症治疗为主。两者均需注意戴口罩、勤洗手等基础防护。

建议流感高发季节保持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慢性病患者可咨询医生进行预防性用药。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流行性感冒可以使用哪些中成药?

流行性感冒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中成药治疗。中成药主要通过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等作用缓解症状,具体选择需结合证型与医嘱。

1、连花清瘟胶囊:

该药由连翘、金银花等组成,具有清瘟解毒功效,适用于发热恶寒、肌肉酸痛等风热犯卫证。需注意服药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脾胃虚寒者慎用。

2、金花清感颗粒:

含金银花、黄芩等成分,针对发热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可发挥清热疏风作用。儿童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

3、疏风解毒胶囊:

含板蓝根、柴胡等药材,适用于头痛身痛、鼻塞流涕等外感风热证。服药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与滋补类中药同服。

4、抗病毒口服液:

主要成分包括板蓝根、石膏等,对流感早期出现的咽喉肿痛效果显著。糖尿病患者需注意制剂中含糖情况,服药后需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5、银翘解毒片:

由金银花、连翘等组成,可缓解发热咳嗽、口干咽燥等症状。服药期间宜多饮温水,若持续高热不退应及时就医。

流感期间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适量食用白萝卜、梨子等润肺食材。保证7-8小时睡眠,居室定时通风换气。恢复期可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气耗。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中成药使用需严格遵循辨证施治原则,不建议自行联合多种药物服用。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热门标签

冻疮 露阴癖 肠套叠 皮肤痈 石棉肺 输卵管炎 泌尿系结石 脐尿管囊肿 杀鼠剂中毒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