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高压170低压110会死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先心病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心悸、胸痛、咯血及晕厥等症状。症状严重程度与肺动脉压力升高速度及心脏代偿能力密切相关。

1、活动后气促:

早期表现为轻度体力活动时呼吸急促,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加,肺循环阻力上升,血液氧合效率下降,机体供氧不足触发代偿性呼吸加快。

2、心悸不适:

右心室为克服肺动脉高压而代偿性肥厚,心搏量增加引发心前区搏动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常见房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严重者可出现心室颤动。

3、胸痛发作:

心肌缺血和右心室扩张刺激心脏神经末梢,产生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肺动脉主干扩张可能压迫左冠状动脉主干,引发典型心绞痛症状,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

4、咯血现象:

肺动脉高压导致肺毛细血管床压力升高,血管破裂后出现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分流血管破裂是大量咯血的主要原因,需警惕窒息风险。

5、晕厥发作:

心输出量急剧下降引发脑灌注不足,多发生于突然站立或剧烈活动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能出现"猝死样晕厥",与恶性心律失常或急性右心衰竭相关。

日常需严格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加重右心负荷。建议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每周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增加2公斤以上需就医。睡眠时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避免高原旅行及剧烈情绪波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变化,出现唇甲紫绀或下肢水肿立即就诊。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的寿命?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较大,主要与缺损大小、肺动脉压力分级、治疗时机及并发症控制有关。未经治疗的重度患者平均寿命可能缩短至20-30岁,而早期手术干预者可达接近正常预期寿命。

1、缺损程度:

室间隔缺损直径超过10毫米属于大型缺损,易导致左向右分流量大,加速肺动脉高压进展。小型缺损小于5毫米患者自然闭合率较高,对寿命影响较小。中型缺损患者需定期评估心功能,必要时手术修补可显著改善预后。

2、肺动脉压力:

肺动脉高压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5-40mmHg、中度41-55mmHg和重度>55mmHg。轻度患者通过药物控制可维持较长时间稳定,中重度患者可能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此时手术禁忌,平均生存期约2.8-3.7年。

3、治疗时机:

2岁前完成手术矫治的患者,肺动脉高压逆转率可达85%以上。成年后确诊者若已出现器质性肺血管病变,术后5年生存率约60-75%。延迟治疗会导致右心室肥大、三尖瓣反流等不可逆损害。

4、并发症管理:

反复肺部感染会加重心脏负荷,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心律失常是常见死因,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猝死风险。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死亡率上升至15-25%。规范抗凝治疗能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5、综合干预:

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克以内,减轻水钠潴留。有氧运动以不引起气促为度,推荐每周5次、每次30分钟步行。妊娠会加重心肺负担,女性患者需严格避孕。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6分钟步行试验,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应避免高原旅行和剧烈运动,室内可配备指脉氧监测仪。冬季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可加入先心病患者互助组织。营养支持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35-40千卡热量,蛋白质占总热量15-20%,注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族预防贫血。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高压120低压100危险吗?

高压120低压100属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需警惕心血管风险。舒张压持续≥100毫米汞柱可能提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动脉弹性下降或早期高血压病,主要风险包括靶器官损害加速、冠心病风险上升、脑卒中概率增加、肾功能异常及代谢综合征恶化。

1、外周血管阻力:

长期精神紧张、肥胖或盐敏感体质可能导致小动脉持续收缩,使舒张压升高。建议通过动态血压监测确认,日常需减少钠盐摄入至每日5克以下,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

2、动脉弹性下降:

年龄增长或血糖异常会降低动脉顺应性,导致心脏舒张期血液滞留。表现为晨起头晕、颈项僵直等症状,需筛查空腹血糖和颈动脉超声。改善措施包括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进行抗阻训练,严重时需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

3、早期高血压病:

30-50岁人群常见这种血压模式,可能伴随心悸、视物模糊。需排除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推荐家庭血压监测连续7天。初期可通过DASH饮食富含蔬果、低脂乳制品和控制酒精摄入来干预。

4、自主神经紊乱:

睡眠呼吸暂停或焦虑症会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夜间血压下降不足。典型表现包括日间嗜睡、手脚冷汗,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行为干预包括侧卧睡眠、呼吸训练,严重者需使用α受体阻滞剂。

5、代谢异常:

胰岛素抵抗常与舒张压升高共存,易引发高尿酸血症和脂肪肝。建议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酸水平,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食中增加全谷物和深色蔬菜比例,必要时采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这类血压异常者应重点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每周至少3次有氧运动如骑行或椭圆机训练,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饮食建议采用地中海模式,每日摄入坚果20克、深海鱼每周2次,严格限制加工食品。睡眠保证6-8小时,避免22点后使用电子设备。若三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后舒张压仍≥95毫米汞柱,或出现胸闷、蛋白尿等症状,需立即心血管专科就诊评估靶器官损害程度。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高压160低压120严重吗?

高压160毫米汞柱低压120毫米汞柱属于3级高血压,属于严重情况。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1、心血管风险:

该血压水平会使血管内皮持续受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心脏后负荷显著增加可能导致左心室肥厚,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典型伴随症状包括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

2、靶器官损害:

持续高压状态易造成肾脏小球内高压,出现蛋白尿和血肌酐升高。眼底动脉痉挛可引起视物模糊、飞蚊症等视网膜病变表现,严重时导致失明。

3、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在高压冲击下可能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微小动脉瘤形成风险增加。患者常伴有持续性头痛、眩晕感,突发性脑出血概率较正常人高6-8倍。

4、代谢紊乱:

高血压状态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发胰岛素抵抗。多数患者合并空腹血糖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形成代谢综合征恶性循环。

5、急症征兆:

当出现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时,提示可能发生高血压脑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这些危急情况需要呼叫急救车辆立即处理。

建议每日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并记录,采用低钠高钾饮食模式,严格控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可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定期检查尿常规、心电图和颈动脉超声等靶器官评估项目。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高压140低压110危险吗?

高压140低压110属于2级高血压,存在一定危险性。血压长期处于该水平可能引发心血管损害、肾脏病变、眼底出血等并发症,需结合患者基础疾病、症状表现及靶器官损伤情况综合评估风险等级。

1、心血管风险:

舒张压持续≥110毫米汞柱会显著增加心肌梗死风险。高压140低压110的脉压差较小,提示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此类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率是正常血压者的3-5倍,建议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2、脑血管风险:

该血压水平可使脑卒中发生率提升4倍以上。长期高压状态易导致脑小动脉玻璃样变,出现腔隙性脑梗塞或脑出血。若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警惕高血压脑病可能,应及时进行头颅CT检查。

3、肾脏损害:

舒张压超过110毫米汞柱时,肾小球内压力会急剧升高。3-5年内可能出现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肾功能异常表现。建议每3个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必要时行肾动脉超声排除肾血管性高血压。

4、眼底病变:

此类高血压患者眼底动脉多呈银丝样改变,视网膜出血、渗出发生率约40%。建议每年进行眼底镜检查,若出现视乳头水肿提示恶性高血压,需立即住院治疗。

5、代谢综合征:

约60%患者合并胰岛素抵抗,常伴随空腹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异常等代谢紊乱。这类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合风险比单纯高血压患者高出2.3倍,需同步监测血糖、血脂指标。

建议每日监测晨起及睡前血压,控制钠盐摄入在5克/日以下,优先选择游泳、太极等中等强度运动。饮食推荐DASH饮食模式,增加芹菜、海带等富钾食物摄入。若规范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需在医生指导下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热门标签

鼻咽癌 肌阵挛 垂体危象 肺纤维化 腹主动脉瘤 慢性泪囊炎 面神经麻痹 过敏性结肠炎 恶性血管内皮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