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用多少水冲服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护彤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可以退烧吗?

护彤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具有退烧作用。该药物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黄,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效果,适用于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

1、对乙酰氨基酚:

作为核心退热成分,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促使外周血管扩张出汗散热,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体温超过38.5℃时可按说明书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马来酸氯苯那敏:

属于抗组胺药,主要缓解感冒伴随的流涕、喷嚏等过敏症状,虽无直接退热功能,但能改善患儿整体不适感。需注意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3、人工牛黄: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辅助缓解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等症状。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其能协同增强退热效果,但具体机制尚需更多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4、复合制剂优势:

三种成分协同作用,在退热同时能缓解鼻塞、头痛等感冒伴随症状。但需警惕重复用药风险,避免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药物联用。

5、使用注意事项:

3岁以下婴幼儿需严格遵医嘱用药,蚕豆病患儿禁用。服药期间应多饮水促进代谢,若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需及时就医。

儿童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利于散热。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果蔬泥,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可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但禁止使用酒精擦拭。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变化,若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退热治疗期间建议每日测量体温4次并记录波动情况,为医生后续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什么药?

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一种用于缓解儿童感冒症状的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黄。

1、成分解析:

该药物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及人工牛黄5毫克。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人工牛黄则有清热解毒功效。

2、适应症状:

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不适用于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3、药理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镇痛效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可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过敏症状;人工牛黄具有抗炎作用,三组分协同缓解感冒症状。

4、注意事项:

2岁以下婴幼儿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蚕豆病患者禁用。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

5、药物相互作用:

与镇静催眠药合用可能增强中枢抑制作用。不宜与抗胆碱药同服。正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需间隔14天以上使用。

儿童感冒期间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发热时可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用药期间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建议在专业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规范使用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延长疗程。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美林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可以一起吃吗?

美林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不建议同时服用。两种药物均含有解热镇痛成分,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药物过量,增加肝肾负担或引发不良反应。

1、成分重叠:

美林主要成分为布洛芬,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两者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同时使用会叠加同类药物剂量,可能损伤肝功能或引起消化道出血。

2、药理作用相似:

两种药物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镇痛作用。重复用药不仅不能增强疗效,反而会加重药物副作用风险,如头晕、恶心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年龄限制差异:

美林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建议2岁以上使用。低龄患儿脏器发育不完善,合并用药更易出现代谢障碍。

4、适应症交叉:

两种药物均可缓解感冒发热症状。若患儿仅需退热,选择单一药物即可;如伴随鼻塞流涕,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症药物组合。

5、不良反应叠加:

常见副作用如皮疹、胃肠道反应可能因联合用药而加重。特殊体质儿童还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或粒细胞减少等严重反应。

患儿用药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和间隔时间。发热期间应多补充温水,保持室内通风,采用物理降温辅助退热。如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和阿奇霉素可以一起吃吗?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与阿奇霉素通常不建议同时服用。两种药物联用可能增加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具体需结合患儿年龄、体重、感染类型及肝肾功能评估,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1、药物成分冲突:

氨酚黄那敏颗粒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可能加重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依赖肝脏酶系统,与阿奇霉素联用可能增加肝脏负担。

2、适应症差异:

氨酚黄那敏用于感冒症状缓解,阿奇霉素针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滥用抗生素可能引发耐药性,需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后再决定用药方案。

3、代谢途径重叠:

两种药物均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联用可能影响药物清除率。肝功能异常患儿需调整剂量,避免药物蓄积导致毒性反应。

4、不良反应叠加:

阿奇霉素常见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与氨酚黄那敏中的氯苯那敏协同可能加重嗜睡反应。婴幼儿联用需密切监测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反应。

5、用药时机控制:

确需联用时建议间隔2-4小时,优先服用阿奇霉素确保抗菌效果。服药期间避免含铝镁的抗酸剂,防止影响阿奇霉素吸收。体温超过38.5℃时应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退热方案。

患儿用药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饮食以易消化的粥类、面条为主,避免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注意观察有无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服药后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持续腹泻或嗜睡,需立即停药并就诊。治疗期间每日测量体温3次,记录症状变化供医生参考。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需与抗生素间隔3小时服用。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速度戳|吃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需要注意什么?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使用时需注意药物成分过敏风险、避免重复用药、特殊人群慎用、服药期间饮食禁忌及不良反应监测。

1、成分过敏:

该药物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过敏体质患儿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用药前需确认无相关成分过敏史,首次服用建议观察30分钟。

2、重复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60mg/kg,需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药联用。常见复方感冒制剂如复方锌布颗粒、感冒灵颗粒等均含该成分,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肝损伤。

3、特殊人群:

肝肾功能不全患儿需调整剂量,早产儿及新生儿禁用。癫痫患儿慎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成分,可能诱发发作。蚕豆病患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需监测溶血反应。

4、饮食禁忌:

服药期间避免食用含咖啡因食物或饮料,可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神经兴奋作用。服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后忌食柑橘类水果,可能加重嗜睡副作用。

5、不良反应:

常见嗜睡、口干等轻微反应,若出现呕吐、皮肤瘀斑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停药。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发热未缓解,或5天其他症状未改善时应就医。

患儿服药期间建议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000毫升。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汗后着凉,室内保持空气流通。用药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乳制品影响药物吸收,服药时间建议固定于早晚餐后半小时。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变化,定期监测体温并记录症状变化情况。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发热 结肠瘘 卵巢破裂 卵巢早衰 尿道结石 创伤性癫痫 踝关节结核 马方综合征 男性不育症 带状角膜病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