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腰椎间盘膨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腰间盘膨出和突出哪个比较严重?

腰椎间盘突出比膨出更严重。腰椎间盘病变的严重程度按膨出→突出→脱出→游离型排列,突出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并引发持续性疼痛。

1、膨出程度:

腰椎间盘膨出是纤维环最轻微的损伤,仅外层纤维环出现松弛变形,髓核未突破纤维环。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腰部酸胀感,久坐后不适加重,通过卧床休息和核心肌群锻炼多可缓解。

2、突出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时纤维环已部分断裂,髓核突破纤维环但未完全脱离。这种情况可能压迫神经根,引发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出现肌肉力量下降,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压迫程度。

3、病理改变:

膨出属于退行性改变,与年龄增长、久坐劳损有关;突出则属于器质性病变,可能由急性外伤或长期负重导致。膨出椎间盘在MRI上表现为均匀超出椎体边缘,突出则显示局部隆起压迫神经结构。

4、症状差异:

膨出患者症状多局限在腰部,体征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常为阴性;突出患者典型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咳嗽时下肢放射痛加剧,可能出现患侧踝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神经损伤体征。

5、治疗要求:

膨出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热敷、牵引和康复训练;突出根据压迫程度可能需要微创介入治疗,如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严重者需行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睡眠选择硬板床。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冲击运动强化腰背肌,注意搬运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急性期疼痛需卧床休息2-3天,使用护腰支具需咨询康复医师,长期佩戴可能造成肌肉萎缩。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l34l45椎间盘膨出怎么办?

L4/L5椎间盘膨出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理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膨出通常由长期劳损、姿势不良、椎间盘退变、外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自然曲度。仰卧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侧卧时双腿间夹薄枕。避免久卧超过72小时,逐步开始床上踝泵训练预防静脉血栓。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日1次连续10天。腰椎牵引能减轻椎间盘压力,需专业康复师操作。急性期后开始核心肌群训练,如改良版臀桥、死虫式等动作增强脊柱稳定性。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缓解神经根水肿,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改善局部痉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合并下肢麻木需配合甲钴胺营养神经。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中医理疗:

针灸选取肾俞、大肠俞等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推拿采用滚法、揉法等松解腰背筋膜。中药熏蒸使用独活、桑寄生等药材温经通络,适合寒湿型腰痛患者。

5、手术治疗:

经皮椎间孔镜适用于单纯性突出,椎间盘切除术适合合并椎管狭窄者。当出现马尾综合征或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时考虑手术,术后需佩戴腰围并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变换姿势并做腰部伸展。睡眠选用中等硬度床垫,侧卧时保持脊柱中立位。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黑芝麻、虾皮等食材。游泳和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腰椎柔韧性,搬重物时务必保持腰部直立并用腿部发力。寒冷季节注意腰部保暖,可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紧张。定期进行核心肌群训练能有效预防复发,若出现下肢放射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腰4/5椎间盘轻度膨出怎么办?

腰4/5椎间盘轻度膨出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长期劳损、姿势不良、椎间盘退变、外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自然曲度。仰卧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避免扭转动作。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但需避免久坐超过30分钟。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根水肿。牵引治疗通过纵向拉力减轻椎间盘压力,每次20分钟,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中医推拿可松解腰部肌肉痉挛,但禁止暴力手法。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能缓解炎症反应,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可改善肌肉痉挛。严重疼痛时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神经根水肿明显者可配合甘露醇静脉滴注。

4、康复训练:

疼痛缓解后应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改良版臀桥、死虫式动作。游泳是最推荐的康复运动,水的浮力可减轻腰椎负荷。麦肯基疗法中的伸展动作有助于椎间盘复位,每日练习3组。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马尾综合征时需考虑手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创伤较小,术后次日即可下床。对于合并腰椎不稳者,可能需行椎间融合内固定术。

日常应避免弯腰搬重物,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椅并设置腰部支撑。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周食用深海鱼2-3次。睡眠时采用侧卧屈膝体位,晨起前先做腰部伸展。建议选择快走、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l4l5腰椎间盘膨出怎么治疗?

L4/L5腰椎间盘膨出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理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膨出通常由长期劳损、姿势不良、椎间盘退变、外伤、遗传等因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采取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保持屈髋屈膝姿势。避免久卧超过3天,逐步开始床上踝泵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日1次连续10天。腰椎牵引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重量控制在体重的1/3-1/2,每次20分钟。热敷温度不宜超过50℃。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缓解神经根水肿,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改善肌肉痉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合并下肢麻木需配合甲钴胺营养神经。

4、中医理疗:

针灸取穴以肾俞、大肠俞、环跳为主,配合电针刺激。推拿采用滚法放松竖脊肌,禁忌暴力扭转。中药熏蒸选用独活、桑寄生等祛风湿药材。

5、手术治疗:

经皮椎间孔镜适用于单纯髓核突出,椎间盘切除术用于合并椎管狭窄者。术后需佩戴腰围4-6周,三个月内避免弯腰搬重物。

日常应保持标准体重,坐姿时腰部垫靠枕维持生理曲度。游泳锻炼推荐蛙泳和仰泳,每周3次每次30分钟。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搬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下蹲发力。睡眠选用中等硬度床垫,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减轻腰椎压力。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核桃、深海鱼等抗炎食物。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脊膜膨出走路一瘸一拐怎么回事?

脊膜膨出导致走路一瘸一拐可能由神经压迫、肌肉无力、脊柱畸形、脑脊液循环障碍、继发脊髓栓系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修复、康复训练、矫形器具、药物缓解、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

1、神经压迫:

膨出的脊膜可能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导致下肢感觉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神经传导受阻会使肌肉控制力下降,出现步态不稳。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压迫程度,严重时需手术解除压迫。

2、肌肉无力:

长期神经功能受损会导致下肢肌肉萎缩,特别是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力量减弱,影响足背屈和蹬地动作。针对性肌力训练结合电刺激治疗可改善肌肉功能,矫形鞋垫能辅助步态调整。

3、脊柱畸形:

脊膜膨出常伴随脊柱裂或椎体发育异常,可能引起脊柱侧弯或骨盆倾斜。这种结构性改变会破坏行走时的力学平衡。轻度畸形可通过支具矫正,严重者需脊柱融合手术。

4、脑脊液循环障碍:

膨出囊可能影响脑脊液正常流动,导致颅内压变化或脊髓空洞症。异常压力可造成下肢痉挛性瘫痪。需进行脑脊液分流术或终丝切断术,同时监测脑室大小变化。

5、继发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髓受异常牵拉会导致进行性神经损伤,表现为步态恶化、大小便功能障碍。核磁共振可确诊栓系位置,需手术松解粘连并防止再栓系,术后需长期随访神经功能。

建议保持适度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避免久坐加重脊柱负担。使用防滑鞋具预防跌倒,定期评估步态变化。术后患者需按医嘱进行平衡训练和步态再教育,注意观察下肢皮肤感觉变化,出现排尿困难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复查。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热门标签

发热 结肠瘘 卵巢破裂 卵巢早衰 尿道结石 创伤性癫痫 踝关节结核 马方综合征 男性不育症 带状角膜病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