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下肢水肿可能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继发性高血压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补充蛋白、利尿消肿、控制血压等方式缓解。
1、水钠潴留:肾脏排水功能受损导致液体蓄积,表现为晨起眼睑及下肢凹陷性水肿。需每日监测体重,严格限制食盐摄入量低于3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
2、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引发血浆白蛋白降低,胶体渗透压下降促使组织液渗出。需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鱼肉,配合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口服缬沙坦胶囊减少蛋白漏出。
3、肾小球损伤:肾小球硬化导致滤过屏障破坏,伴随血肌酐升高和尿量减少。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0.6-0.8g/kg/日,使用黄葵胶囊保护肾功能,必要时行肾脏替代治疗。
4、高血压加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发血压升高,加剧血管内液体外渗。推荐低脂低嘌呤饮食,联合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物,维持血压低于130/80mmHg。
建议定期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指标,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水肿,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