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多数患者可以痊愈,预后与病理类型、治疗时机及并发症控制有关,少数重症可能遗留肾功能损害。
1、病理类型轻度系膜增生型预后良好,90%以上可完全恢复;新月体形成或肾小球硬化者需积极免疫抑制治疗,部分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病。
2、治疗时机发病3个月内接受规范治疗者缓解率高,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环磷酰胺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3、并发症管理控制高血压和蛋白尿是关键,血压需维持在130/80mmHg以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应小于0.5克,可联合使用缬沙坦等ARB类药物。
4、儿童预后儿童患者总体预后优于成人,但家长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感染诱发复发,急性期限制钠盐摄入。
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微量白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蛋白饮食,出现血尿加重或水肿需及时肾内科就诊。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