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后肋间长有无痛性肿块是什么原因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袁丹建 住院医师
袁丹建中医骨伤诊所
立即预约
刘洪光 住院医师
山东省莘县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肋间神经痛看什么科?

肋间神经痛应首先就诊于神经内科或疼痛科,必要时可转诊至骨科或胸外科进行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1、神经内科:肋间神经痛通常由神经炎症、压迫或损伤引起,神经内科医生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测等方式明确病因。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神经营养药物,必要时可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抗神经痛药物,剂量需根据病情调整。

2、疼痛科:对于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疼痛科医生可采取局部封闭治疗、射频消融等微创手段缓解疼痛。局部封闭治疗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注射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射频消融则通过热效应阻断神经传导。

3、骨科:若肋间神经痛与脊柱疾病相关,如胸椎间盘突出、胸椎退行性病变等,骨科医生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措施包括物理治疗、牵引治疗等,严重者可能需行椎间盘切除术或椎体融合术。

4、胸外科:当肋间神经痛由胸腔内病变引起,如胸膜炎、肺部肿瘤等,胸外科医生需进行胸部CT、胸腔镜检查等明确病因。治疗方法包括胸腔穿刺引流、肿瘤切除术等,术后需配合抗炎或抗肿瘤治疗。

5、康复科:在急性期过后,康复科医生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呼吸训练、胸背部肌肉拉伸等,帮助恢复神经功能,预防疼痛复发。

肋间神经痛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体质。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蛋类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有助于病情恢复。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

肋间神经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等方式缓解。肋间神经痛通常由外伤、病毒感染、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400mg/次,每日3次、双氯芬酸钠片25mg/次,每日3次可减轻疼痛和炎症。对于严重疼痛,医生可能开具加巴喷丁胶囊300mg/次,每日3次以调节神经传导。

2、物理治疗:热敷或冷敷可缓解局部疼痛,热敷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红外线照射和超声波治疗也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

3、神经阻滞:在疼痛明显的区域注射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注射液1%-2%浓度,每次5-10ml,可暂时阻断神经传导,缓解疼痛。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次也可减轻炎症。

4、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弯腰或提重物。适当进行背部拉伸运动,如猫式伸展,每次保持10-15秒,每日2-3次。

5、心理疏导:慢性疼痛可能引发焦虑或抑郁,可通过心理咨询或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练习,每次10分钟,每日2次,缓解心理压力。

肋间神经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有助于神经修复。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每次30分钟,每周3-4次,增强体质。若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心绞痛和肋间神经痛有什么区别?
心绞痛和肋间神经痛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和症状表现,心绞痛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肋间神经痛则是神经受压或炎症导致的疼痛。心绞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肋间神经痛则需针对神经炎症或压迫进行治疗。 1、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引起,疼痛多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左臂或下颌,常伴有压迫感或紧缩感,持续时间较短,多在数分钟内缓解。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生活方式上需戒烟、控制体重和规律运动,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 2、肋间神经痛多由肋间神经受到压迫、损伤或炎症引起,疼痛沿肋间神经分布,呈刺痛或烧灼感,可能因咳嗽、深呼吸或体位改变而加重。治疗肋间神经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物或局部封闭治疗,同时需避免剧烈运动和不良姿势,必要时可进行物理治疗或神经阻滞术。 3、心绞痛和肋间神经痛的疼痛性质不同,心绞痛多为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肋间神经痛则为刺痛或烧灼感。心绞痛的疼痛通常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相关,肋间神经痛的疼痛则与体位或呼吸动作有关。 4、心绞痛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肋间神经痛患者则需注意避免神经受压或损伤,保持良好的姿势和适度的运动。 心绞痛和肋间神经痛虽然都表现为胸痛,但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准确区分两者有助于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肋间神经炎艾灸哪里?
肋间神经炎可通过艾灸相关穴位缓解症状,常用穴位包括夹脊穴、肝俞穴、期门穴,艾灸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肋间神经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外伤或胸椎病变引起,表现为沿肋间神经分布的疼痛。艾灸治疗结合其他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效果更佳。 1、夹脊穴位于脊柱两侧,艾灸该穴位能疏通经络,缓解肋间神经炎引起的背部疼痛。操作方法为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2-3厘米,每穴灸10-15分钟,注意避免烫伤。 2、肝俞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该穴位能疏肝理气,缓解因情绪波动加重的肋间神经痛。艾灸时可采用温和灸法,每穴灸10分钟,每日一次。 3、期门穴位于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艾灸该穴位能调理肝气,缓解肋间神经炎引起的胸胁疼痛。艾灸时可采用回旋灸法,每穴灸5-10分钟,注意观察皮肤反应。 肋间神经炎的治疗还需结合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病毒感染引起的可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疼痛明显时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胸椎病变引起的需进行牵引或按摩治疗。日常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坐姿,避免长时间弯腰。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促进神经修复。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艾灸治疗肋间神经炎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导致烫伤或病情加重。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如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日常护理,肋间神经炎的症状通常能得到有效缓解。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肋间肌拉伤怎么办?
肋间肌拉伤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冷敷和药物治疗,同时需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恢复。肋间肌拉伤通常是由于过度用力、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导致,表现为胸部或侧腹部的疼痛和不适。1. 休息是首要措施,避免任何可能加重疼痛的活动,确保肌肉有足够时间修复。2. 冷敷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疼痛,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多次进行。3.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和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4. 物理治疗如按摩和拉伸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5. 饮食方面,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鸡蛋、鱼类和柑橘类水果,有助于肌肉修复。6. 运动康复建议在疼痛缓解后进行轻度拉伸和核心肌群训练,逐步恢复肌肉功能。肋间肌拉伤虽常见,但需重视及时治疗和康复,避免长期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热门标签

内痔 痛风 败血症 螺菌病 变应性鼻炎 出血性肠炎 急性结膜炎 梅克尔细胞癌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