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由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咽鼓管功能障碍、胆脂瘤形成、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冲洗、抗生素治疗、鼓膜修复手术等方式干预。
1、急性炎症迁延急性中耳炎未彻底治愈时,细菌持续感染导致鼓膜穿孔和脓液积聚。需彻底清理耳道分泌物,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局部抗菌药物。
2、咽鼓管异常腺样体肥大或鼻窦炎等导致咽鼓管通气障碍,中耳腔负压引发积液。需治疗原发病,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必要时行腺样体切除术。
3、胆脂瘤破坏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胆脂瘤,侵蚀听小骨和乳突骨质。典型症状为恶臭分泌物和听力下降,需手术清除病灶并行鼓室成形术。
4、免疫功能缺陷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反复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严重者需乳突根治术。
日常避免耳道进水,感冒时及时治疗鼻部症状,定期复查听力。出现耳痛加剧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