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神经损伤、症状较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包括膨出型、突出型且未合并马尾综合征或进行性肌力下降的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突出程度可分为膨出、突出、脱出及游离型,保守治疗主要针对前两种类型。
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纤维环完整,髓核未突破外层,仅有轻微腰痛或下肢放射痛。这类患者可通过卧床休息减轻椎间盘压力,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缓解炎症反应。物理治疗如腰椎牵引能扩大椎间隙,促进髓核回纳,超短波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症状稳定期建议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五点支撑法增强腰椎稳定性。日常需避免久坐及弯腰搬重物,使用硬板床并保持脊柱中立位。
突出型患者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压迫神经根导致明显坐骨神经痛,但神经功能尚未严重受损。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3天,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神经根水肿。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可快速消炎镇痛。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松解粘连组织,脉冲射频调节神经传导。症状缓解后采用麦肯基疗法进行脊柱伸展训练,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椎间盘营养供给。需长期使用腰围保护但每日佩戴不超过4小时。
对于脱出型或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若出现足下垂、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神经症状,或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者,则需考虑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MRI观察突出物变化,突发症状加重需立即就医。保持BMI在正常范围可降低椎间盘负荷,戒烟能改善椎间盘微循环。建议选择蛙泳、平板支撑等对腰椎压力较小的运动方式,避免高尔夫、保龄球等旋转性动作。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