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在排卵期ML,次日吃了避孕药、晚上就感觉乳房有点痛、没过多久就没感觉了、这是什么原因、会不会怀孕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一次尿量150ml正常吗?

一次尿量150毫升属于正常范围。

健康成年人单次排尿量通常在100-300毫升之间,150毫升处于该区间的中段。膀胱充盈时容量可达400-500毫升,排尿量会随饮水量、环境温度及个体差异波动。饮水量充足时尿量增加,颜色呈淡黄色;出汗较多或饮水不足时尿量减少,颜色可能加深。排尿频率与尿量共同反映泌尿系统功能,日间排尿4-6次、夜间0-1次为常见情况。

若长期单次尿量持续低于100毫升或超过400毫升,可能提示尿频、尿潴留或肾功能异常,需结合排尿疼痛、尿液浑浊等症状综合判断。日常建议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憋尿或过量饮用咖啡酒精等利尿饮品。

黄钟明

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喝完500ml水多久有尿?

喝完500毫升水后通常30-60分钟会产生尿意。

水进入人体后经过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随后通过肾脏过滤形成尿液。健康成年人每小时可产生约60-100毫升尿液,500毫升水摄入后约30分钟开始产生尿意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尿意出现时间受个体差异影响,膀胱容量较小者可能更快感受到尿意,而运动后出汗较多或环境温度较高时,水分通过皮肤蒸发增加可能延迟排尿时间。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的情况下,水分在体内代谢过程稳定,多数人会在1小时内产生明显排尿需求。

日常建议根据身体需求规律饮水,避免一次性过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

黄钟明

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产后20天母乳只有50ml怎么回事,怎么办?

产后20天母乳只有50ml可能与乳腺管堵塞、激素水平不足、哺乳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哺乳方式、热敷按摩、合理饮食等方式改善。

乳腺管堵塞可能因乳汁淤积或乳腺组织受压导致,通常伴随乳房胀痛或局部硬块。激素水平不足常见于产后大出血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伴有乏力或情绪波动。哺乳方式不当如衔乳姿势错误或哺乳间隔过长,容易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改善措施包括每次哺乳后排空乳房、每天热敷按摩乳房10分钟、增加哺乳频率至每2小时一次。药物干预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乳颗粒或催乳片,严重时需排查垂体功能。

哺乳期应保证每日饮水2000毫升,适量食用鲫鱼汤或猪蹄汤,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泌乳反射。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尿道有点痛是怎么回事?

尿道有点痛可能由尿路感染、尿道结石、尿道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等原因引起,尿道有点痛可通过多喝水、注意卫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尿道痛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尿路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尿路感染患者应多喝水,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滋生。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憋尿,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2、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可能导致尿道痛,可能与尿液浓缩、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治疗尿道结石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药物,严重时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尿道结石患者应多喝水,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减少结石形成。

3、尿道炎

尿道炎可能引起尿道痛,可能与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道分泌物增多、排尿灼热感等症状。治疗尿道炎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热淋清颗粒等药物。尿道炎患者应避免性生活,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

4、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可能导致尿道痛,可能与细菌感染、久坐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会阴部胀痛、尿不尽等症状。治疗前列腺炎可遵医嘱使用前列舒通胶囊、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癃清片等药物。前列腺炎患者应避免久坐,适当运动,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

5、尿道损伤

尿道损伤可能引起尿道痛,可能与外伤、导尿操作不当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状。治疗尿道损伤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尿道损伤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多喝水,保持尿道通畅。

尿道有点痛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对尿道的刺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会阴部。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上完厕所尿道有点痛?

上完厕所尿道有点痛可能与尿道炎、尿路结石、前列腺炎、尿道损伤、尿道狭窄等因素有关。尿道疼痛通常表现为排尿时灼热感、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 尿道炎

尿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淋球菌等。患者可能出现尿道口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胶囊等。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2. 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尿道黏膜导致疼痛,常伴有血尿、腰部胀痛。结石成分多为草酸钙或尿酸结晶。可通过超声碎石或药物排石治疗,如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

3. 前列腺炎

男性患者可能因前列腺充血压迫尿道产生疼痛,伴随会阴部坠胀、排尿不畅。慢性前列腺炎可遵医嘱使用前列舒通胶囊、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配合温水坐浴。避免久坐、饮酒等诱发因素。

4. 尿道损伤

尿道插管、性生活摩擦或外力撞击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出现刺痛感。轻度损伤可通过多饮水冲洗尿道自愈,严重者需用头孢地尼分散片预防感染。恢复期间应禁止性生活。

5. 尿道狭窄

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反复炎症可导致尿道管腔变窄,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费力。确诊需进行尿道造影,轻度狭窄可行尿道扩张术,重度需尿道成形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出现尿道疼痛时应记录疼痛特点与伴随症状,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日常注意会阴部卫生,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过度劳累,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尿需立即就诊。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联体儿 红眼病 贾第虫病 宫颈原位癌 急性白血病 尾蚴性皮炎 变应性血管炎 代谢性白内障 耳源性脑积水 肱骨外科颈骨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