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尿失禁了两下是不是破水了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徐进 住院医师
海口妇产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高位破水可以自愈吗?

高位破水一般不能自愈,需及时就医处理。高位破水是指胎膜破裂位置较高,羊水缓慢渗漏的情况,可能由感染、胎膜薄弱、外力刺激等因素引起。

高位破水发生后,羊水持续流失可能导致宫腔内感染、胎儿缺氧、脐带脱垂等风险。孕妇可能出现阴道持续或间断流液、内裤潮湿等症状,需通过pH试纸检测、阴道窥器检查或超声评估羊水量确诊。临床通常建议住院观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根据孕周决定是否促胎肺成熟或终止妊娠。

极少数情况下,高位破水可能表现为微量渗漏后自行停止,但这种情况存在误判可能。若将阴道分泌物、尿液等误认为羊水渗漏而延误就医,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任何疑似破水症状均需由产科医生通过专业检查确认,不可依赖自我观察判断。

孕妇出现阴道流液症状时应立即平卧,抬高臀部避免羊水过快流失,记录流液时间和特征,尽快就医。妊娠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定期产检监测胎膜状态。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可能有助于增强胎膜韧性,但无法逆转已发生的破水情况。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顺产后尿失禁多久会好?

顺产后尿失禁通常会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具体时间受分娩损伤程度、盆底肌功能、年龄、基础疾病及康复训练等因素影响。

1、分娩损伤程度

轻度会阴撕裂或产程较短者,尿道括约肌损伤较轻,尿失禁恢复较快。若存在三度会阴裂伤或产钳助产等操作,可能需更长时间修复。产后42天复查时可通过盆底肌电评估判断损伤等级。

2、盆底肌功能

凯格尔运动能加速恢复,每天坚持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100-150次,分3组完成。肌力评估达3级以上者,多数在4个月内症状消失。存在肌纤维断裂者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

3、年龄因素

25岁以下产妇胶原蛋白再生能力强,平均恢复时间比35岁以上产妇缩短1-2个月。高龄产妇可能伴随雌激素水平下降,需配合局部雌激素软膏使用。

4、基础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或慢性咳嗽患者,因长期腹压增高可能延长恢复期。控制血糖、治疗呼吸道疾病后,尿失禁改善速度可提升。

5、康复训练

电刺激治疗每周2-3次可促进神经肌肉修复,配合阴道哑铃训练效果更佳。未规范训练者可能持续漏尿症状超过6个月,建议产后1周开始介入康复。

建议穿着棉质透气内裤避免感染,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分次少量饮用。避免提重物、久蹲等增加腹压动作,咳嗽或打喷嚏时提前收缩盆底肌。若产后半年仍存在漏尿,需排除膀胱膨出或尿道瘘等病变,必要时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哺乳期用药需谨慎,可咨询医生使用盆底肌康复类中成药。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高位破水1个月会感染吗?

高位破水持续1个月存在感染风险,需立即就医评估。破水时间越长,发生绒毛膜羊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越高。

胎膜早破后羊水持续渗漏超过24小时未临产,细菌上行感染概率显著增加。孕妇可能出现发热、子宫压痛、胎心增快等感染征象,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异常。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威胁母婴安全。

极少数情况下破口较小且位置特殊,可能形成高位破水但感染迹象不明显。这类情况仍需严密监测体温、血象及胎儿状况,任何异常均需医疗干预。绒毛膜羊膜炎早期症状可能隐匿,仅表现为轻微宫缩或阴道分泌物改变。

出现破水后应卧床休息避免活动,记录破水时间、羊水量及性状变化。禁止盆浴或性生活,每日监测体温4次以上。建议住院接受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行胎心监护和超声评估羊水量。孕周达34周以上者多建议终止妊娠,不足34周需权衡促胎肺成熟与感染风险。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尿失禁患者如何护理?

尿失禁患者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调整饮水量、使用辅助器具、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护理。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病变、前列腺增生、分娩损伤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群力量,改善控尿能力。患者可取平卧位,收缩肛门及尿道周围肌肉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10次为一组,每日练习3组。长期坚持可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发作频率,对产后或更年期女性尤为适用。训练时须避免腹部用力,初期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2、调整饮水量

每日液体摄入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午后限制咖啡、茶等利尿饮品,睡前2小时减少饮水。记录排尿日记有助于发现诱因,合理安排饮水时间。对于夜尿频繁者,可将主要饮水量集中在上午,傍晚后逐步减量,但不应过度限制导致脱水。

3、使用辅助器具

男性可选择尿失禁专用接尿器,女性适用吸水护垫或成人纸尿裤。选择吸水性好、透气性强的产品,每2-3小时更换一次。严重漏尿者可考虑内置式子宫托或尿道夹,但需定期消毒防止感染。外出时携带备用护理用品和清洁湿巾,保持会阴部干燥。

4、药物治疗

M受体拮抗剂如索利那新可缓解膀胱过度活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适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雌激素软膏能改善绝经后女性尿道黏膜萎缩。使用抗胆碱药物时需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合并青光眼或肠梗阻者禁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服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手术治疗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压力性尿失禁,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用于神经源性膀胱。膀胱扩大术可解决低顺应性膀胱问题,前列腺切除术改善男性梗阻性尿失禁。术后需留置导尿管1-2周,逐步恢复自主排尿功能。高龄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需评估手术风险。

尿失禁患者宜穿着宽松棉质内衣,每日清洗会阴部2次,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全谷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周进行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锻炼,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支持,协助建立规律排尿习惯。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检查,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尿失禁应该做哪些检查?

尿失禁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尿常规、尿流动力学检查、盆底肌电图、超声检查以及膀胱镜检查等。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松弛、神经系统病变、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尿道括约肌损伤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针对性检查。

1、尿常规

尿常规是筛查泌尿系统感染和血尿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指标,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肾脏疾病。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结合临床症状评估。该检查无创且快速,适合作为首诊筛查项目。

2、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客观评估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通过测量尿流率、膀胱压力等参数,明确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或逼尿肌过度活动。该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需置入导尿管可能引起短暂不适。

3、盆底肌电图

盆底肌电图通过记录盆底肌肉电活动,评估神经肌肉控制功能,适用于因分娩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检查可发现肌电信号异常,指导生物反馈治疗方案的制定。部分患者检查时可能有轻微针刺感。

4、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经直肠超声可直观显示膀胱颈位置、尿道角度及盆底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膀胱膨出或直肠脱垂等解剖异常。超声无辐射且操作简便,特别适合妊娠期或术后随访患者。检查前需适度充盈膀胱以提高成像质量。

5、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尿道和膀胱黏膜,排查肿瘤、结石或憩室等器质性病变,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血尿患者。该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存在尿路刺激症状,通常需局部麻醉下进行。

尿失禁患者日常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等刺激性饮品,规律进行凯格尔运动以增强盆底肌力,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脂。建议使用成人护理垫保持会阴干燥,夜间可适度限制饮水。合并慢性咳嗽或便秘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腹压增高的诱因。定期复查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肠肿瘤 糖尿病足 口周皮炎 颊间隙感染 杀鼠剂中毒 成人斯蒂尔病 放射性直肠炎 冷球蛋白血症 梭形细胞脂肪瘤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