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心内科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什么是心内膜垫缺损?

心内膜垫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指心脏中心内膜垫发育不全导致的心房和心室间隔缺损。

心内膜垫是胚胎期心脏发育的关键结构,若发育异常可形成部分型或完全型缺损。部分型表现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裂,完全型则同时存在房室间隔缺损和共同房室瓣。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该病与遗传因素、孕期病毒感染、母体糖尿病等因素相关,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

确诊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部分患者需手术修补缺损。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心内膜垫缺损怎么治疗?

心内膜垫缺损可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生活方式调整、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心内膜垫缺损通常由胚胎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心内膜垫缺损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缺损类型和严重程度可选择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等。手术时机通常根据患儿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和生长发育情况决定,部分复杂病例可能需分期手术。术后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手术效果。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呋塞米、卡托普利等药物。地高辛有助于增强心肌收缩力,呋塞米可减轻心脏负荷,卡托普利能改善心脏重构。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需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3、定期随访

心内膜垫缺损患者需长期定期随访,通过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随访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决定,术后患者需更密切监测。随访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

4、生活方式调整

心内膜垫缺损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饮食上需控制钠盐摄入,保证充足营养,预防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接种,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5、预防感染

心内膜垫缺损患者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在进行牙科操作或外科手术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平时需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龋齿和牙龈炎。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

心内膜垫缺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时机和方式。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适当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定期带其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于育龄期女性患者,怀孕前需咨询医生评估心脏功能,孕期需加强监测。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心内膜垫缺损的饮食护理?

心内膜垫缺损患者需注意低盐、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原则,避免加重心脏负担。饮食护理要点包括控制钠盐摄入、保证优质蛋白供给、补充维生素矿物质、限制液体量、少食多餐。

1、控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盐过量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和心脏前负荷,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烹饪时可使用柠檬汁、香草等天然调味料替代部分食盐。

2、保证优质蛋白

选择鱼类、鸡胸肉、蛋清等低脂优质蛋白,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1.2克。蛋白质缺乏可能影响组织修复,但红肉等高脂蛋白会加重消化负担。豆腐、低脂牛奶等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搭配更佳。

3、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钾、镁及B族维生素,如香蕉、菠菜、燕麦等。钾镁离子对维持心肌电生理稳定至关重要,维生素B1缺乏可能诱发脚气病性心脏病。避免大量补钙以防加重心律失常风险。

4、限制液体量

合并心衰者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包括汤粥等隐性液体。过量液体摄入会增加循环血量,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少量多次饮水,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负平衡。

5、少食多餐

每日5-6餐,每餐七分饱为宜。暴饮暴食会使膈肌上抬影响心肺功能,餐后腹胀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进餐时保持坐位,细嚼慢咽减少吞咽空气。

心内膜垫缺损患者的饮食需根据心功能分级个体化调整,心功能III-IV级者需进一步限制钠盐至2克/日。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增加热量供给至35-40千卡/公斤/日,但需监测体重变化。定期复查血电解质及白蛋白指标,出现食欲减退或下肢水肿应及时就医调整饮食方案。家属需学习食物称量及营养配比知识,帮助患者建立长期科学的饮食习惯。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能活多长时间?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一般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如果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和保持好心情愉悦,合理用膳病情可能会得到合理的改善。出现了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可是因为胎儿时期发育不全,引起了呼吸过快形成了内膜缺陷,可能还伴有呼吸不畅和会头部发晕的症状。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怎么治疗?
孩子要是出现了这样的疾病。家长要做好准备,等孩子出生以后应尽早的采取手术治疗,手术的最佳时机应该在3-12个月,最好不要超过这个时间。如果出现了身体不舒服的症状,需要及时的去医院就诊。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脑疝 肝衰竭 毛囊炎 耳硬化症 肋骨骨折 尺神经麻痹 干细胞白血病 淋巴管肌瘤病 吉兰-巴雷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