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心内科

心内膜垫缺损的饮食护理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什么是心内膜垫缺损?

心内膜垫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指心脏中心内膜垫发育不全导致的心房和心室间隔缺损。

心内膜垫是胚胎期心脏发育的关键结构,若发育异常可形成部分型或完全型缺损。部分型表现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裂,完全型则同时存在房室间隔缺损和共同房室瓣。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该病与遗传因素、孕期病毒感染、母体糖尿病等因素相关,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

确诊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部分患者需手术修补缺损。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心内膜垫缺损怎么治疗?

心内膜垫缺损可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生活方式调整、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心内膜垫缺损通常由胚胎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心内膜垫缺损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缺损类型和严重程度可选择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等。手术时机通常根据患儿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和生长发育情况决定,部分复杂病例可能需分期手术。术后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手术效果。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呋塞米、卡托普利等药物。地高辛有助于增强心肌收缩力,呋塞米可减轻心脏负荷,卡托普利能改善心脏重构。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需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3、定期随访

心内膜垫缺损患者需长期定期随访,通过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随访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决定,术后患者需更密切监测。随访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

4、生活方式调整

心内膜垫缺损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饮食上需控制钠盐摄入,保证充足营养,预防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接种,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5、预防感染

心内膜垫缺损患者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在进行牙科操作或外科手术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平时需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龋齿和牙龈炎。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

心内膜垫缺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时机和方式。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适当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定期带其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于育龄期女性患者,怀孕前需咨询医生评估心脏功能,孕期需加强监测。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能活多长时间?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一般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如果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和保持好心情愉悦,合理用膳病情可能会得到合理的改善。出现了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可是因为胎儿时期发育不全,引起了呼吸过快形成了内膜缺陷,可能还伴有呼吸不畅和会头部发晕的症状。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怎么治疗?
孩子要是出现了这样的疾病。家长要做好准备,等孩子出生以后应尽早的采取手术治疗,手术的最佳时机应该在3-12个月,最好不要超过这个时间。如果出现了身体不舒服的症状,需要及时的去医院就诊。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可以痊愈吗?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一般可以得到改善,也属于一种复杂先心病,可能因为内膜组织在融合过程,出现了发育障碍造成了畸形。也有可能胎儿在母体中发育不全,导致了呼吸过多,造成了内膜缺损。可能还会有呼吸困难、食欲不佳和浑身乏力等症状,必要可以到当地医院进行拍片来明确原因对症治疗。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早泄 肝癌 膀胱憩室 脑性瘫痪 卵巢性不孕 产后尿潴留 急性胃肠炎 反流性食管炎 维生素K缺乏症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