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葡萄糖(glu)6.9,总胆固醇(tc)7.34,甘油三酯(tg)14.9,这三项高,其他都正常应注意什么?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鸡皮含胆固醇吗??

鸡皮含有胆固醇,但含量相对较低。鸡皮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胆固醇含量与食用量和烹饪方式有关。

鸡皮的胆固醇含量较高,每100克鸡皮中胆固醇含量在100毫克左右。鸡皮中的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过量摄入可能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健康不利。鸡皮的胆固醇含量较低,每100克鸡皮中胆固醇含量约为50毫克。鸡皮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维持细胞膜结构和功能,适量食用对健康影响较小。油炸或烧烤等高温烹饪方式会增加鸡皮中的胆固醇氧化产物,可能对健康不利。水煮或清蒸等低温烹饪方式可以减少胆固醇氧化,更有利于健康。

建议控制鸡皮的食用量,避免过量摄入。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清蒸或水煮,减少高温烹饪带来的健康风险。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定期进行血脂检测,了解自身胆固醇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喝葡萄糖两小时测试值8.88是糖尿病吗?

喝葡萄糖两小时测试值8.88毫摩尔/升可能提示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需结合空腹血糖等其他指标综合判断。糖代谢异常的诊断主要有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糖尿病三种情况。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两小时血糖值在7.8-11.0毫摩尔/升属于糖耐量减低,超过11.1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8.88毫摩尔/升处于糖耐量减低范围,表明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下降。这种情况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有关,常见于肥胖、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等人群。长期糖耐量异常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需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进展。

若测试前三天未保持正常饮食,或试验期间存在应激、感染、药物干扰等因素,可能出现假性升高。妊娠期妇女因激素变化,糖耐量标准更为严格,两小时血糖超过8.5毫摩尔/升即需警惕妊娠糖尿病。部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肝病患者,其血糖代谢特点可能导致检测值波动。

建议完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近三个月血糖水平,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日常需控制每日主食摄入量在200-300克,优先选择燕麦、荞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若伴随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多烯酸乙酯软胶囊作用和副作用有哪些?

多烯酸乙酯软胶囊主要用于调节血脂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和出血倾向。多烯酸乙酯软胶囊的作用主要有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副作用可能涉及消化道反应、凝血功能异常、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血糖波动。

1、调节血脂

多烯酸乙酯软胶囊含有高纯度ω-3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抑制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临床常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脂血症的辅助治疗,需配合低脂饮食控制。

2、抗动脉粥样硬化

该药物可通过减少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长期服用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修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适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但需注意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3、改善微循环

多烯酸乙酯能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聚集性,从而促进微循环血流灌注。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慢性脑供血不足等微循环障碍疾病有改善作用。使用期间应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与抗凝药物叠加使用。

4、降低血液黏稠度

通过调节前列腺素代谢途径,多烯酸乙酯可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适用于高黏滞血症及相关症状如头晕、视物模糊的辅助治疗。服药期间需观察有无鼻衄、牙龈出血等异常出血表现。

5、辅助心脑血管病

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综合管理的一部分,该药物可减少心肌梗死再发风险,改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但需注意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慎用,可能影响ω-3脂肪酸代谢。联合他汀类药物使用时需加强肝功能监测。

服用多烯酸乙酯软胶囊期间应定期检测血脂、肝功能及凝血指标,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出现持续性腹痛、皮肤瘀斑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增加深海鱼类摄入,配合有氧运动增强降脂效果。长期用药者每3-6个月需评估心血管风险获益比,不可擅自调整剂量。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硝酸酯类药物有哪些?

硝酸酯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片、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戊四硝酯片、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剂等。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1、硝酸甘油片

硝酸甘油片是短效硝酸酯类药物,舌下含服可快速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该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同时降低心脏负荷。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部潮红,青光眼患者慎用。需避光保存,开封后有效期较短。

2、硝酸异山梨酯片

硝酸异山梨酯片属于中效硝酸酯类药物,口服后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可改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服药期间应避免突然停药,可能引起反跳性心绞痛。酒精可能增强其降压作用。

3、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为长效制剂,每日一次给药即可维持疗效。通过持续释放药物成分,稳定扩张血管,适合长期治疗。常见副作用包括体位性低血压,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禁用。

4、戊四硝酯片

戊四硝酯片作用时间介于短效与长效之间,需每日多次服用。该药代谢产物仍具活性,可延长作用时间。与其他血管扩张剂联用时需警惕低血压风险。颅内压增高者禁用,服药期间避免驾驶操作机械。

5、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剂

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剂通过呼吸道快速吸收,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或氰化物中毒急救。吸入后立即起效但作用短暂,可能引起剧烈头痛。使用时需捏碎安瓿后吸入,储存时注意避热防爆。贫血患者慎用。

使用硝酸酯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联用。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体位改变,预防直立性低血压。服药期间限制酒精摄入,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若出现视力模糊、持续头痛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心绞痛发作频繁或加重时,须立即医疗干预。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Anti-TPO和Anti-TG高是什么原因?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疾病有关。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标志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

1、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是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的常见原因。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逐渐下降。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乏力、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硒酵母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2、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也可能导致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该病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出现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可选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要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患者应避免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出现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这种情况多见于桥本甲状腺炎后期,甲状腺组织被破坏导致激素分泌不足。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记忆力减退、便秘等症状。治疗主要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调整剂量。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4、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甲状腺炎症,可能导致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一过性升高。患者通常有颈部疼痛、发热等症状。治疗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缓解炎症,严重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

5、甲状腺癌

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可能出现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这种情况可能与肿瘤刺激免疫反应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颈部肿块、声音嘶哑等症状。治疗需要根据肿瘤类型选择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等方式。术后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球蛋白水平。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的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应保证碘摄入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应根据医生建议适量食用。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相关抗体水平,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甲状腺肿大、心悸、怕热或怕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胆囊癌 偏头痛 室性早搏 肝母细胞瘤 急性结膜炎 脐尿管囊肿 单纯性肾囊肿 化脓性脑膜炎 肌红蛋白血症 继发性腹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