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感冒了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感冒了,能不能艾灸肚脐眼?

感冒时一般可以艾灸肚脐眼,但需根据具体症状判断是否适合。

艾灸肚脐眼即神阙穴,具有温阳散寒、调理胃肠的作用。对于风寒型感冒出现的鼻塞流清涕、畏寒无汗等症状,艾灸能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驱散体内寒邪。操作时需保持艾条与皮肤的安全距离,单次艾灸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无灼痛感为宜。体质虚弱者或老年人艾灸时间可适当缩短。

但风热型感冒伴咽喉肿痛、咳黄痰、发热口渴时不宜艾灸,温热刺激可能加重体内热邪。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异常者及孕妇应避免自行艾灸。艾灸过程中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停止。

感冒期间建议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温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若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感冒了为什么胸口会痛?

感冒后出现胸口痛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胸膜炎或肌肉拉伤有关。

感冒病毒侵入呼吸道时,可能引发气管或支气管炎症,咳嗽频繁会导致胸部肌肉过度收缩产生酸痛感。若炎症累及胸膜,呼吸时胸膜摩擦可产生尖锐疼痛,常随深呼吸加重。剧烈咳嗽还可能造成肋间肌轻微撕裂,表现为局部压痛。部分患者因鼻塞被迫张口呼吸,可能诱发膈肌痉挛出现牵涉痛。

建议保持环境湿度,用温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避免剧烈咳嗽。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呼吸困难、发热不退,需及时排查肺炎等并发症。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感冒了白细胞会高吗?

感冒后白细胞可能会升高,但并非所有感冒患者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初期白细胞可能正常或偏低,若合并细菌感染则可能出现白细胞升高。

感冒早期多为病毒感染,此时白细胞计数通常在正常范围或轻微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优先激活淋巴细胞对抗病毒,中性粒细胞反应相对较弱。部分患者因个体差异或免疫状态不同,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短暂轻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0%。

当感冒病程超过3天且出现黄脓涕、持续高热、咳黄痰等症状时,可能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此时中性粒细胞会明显增多,导致白细胞总数升高,数值可能达到正常值的1.5-2倍。常见继发感染包括细菌性鼻窦炎、中耳炎或支气管炎,这些情况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综合判断。

建议感冒期间注意休息,保持每日2000毫升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若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但无需刻意通过药物提升白细胞。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不可自行服用升白细胞药物。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病综合征感冒了吃什么药?

肾病综合征患者感冒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玉屏风颗粒、金花清感颗粒、小柴胡颗粒等药物。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力较低,感冒可能加重病情,需避免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评估肾功能状态后选择合适药物。

一、连花清瘟胶囊

连花清瘟胶囊含连翘、金银花等成分,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需监测肾功能,避免与免疫抑制剂相互作用。该药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服药期间应观察尿量变化。

二、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对病毒性感冒初期症状有效。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时需控制剂量,因其中钾含量较高可能影响电解质平衡。合并水肿者应咨询医生调整用法,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三、玉屏风颗粒

玉屏风颗粒含黄芪、白术等,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反复。肾病综合征患者长期使用需注意药物中蛋白质含量,可能影响尿蛋白检测结果。阴虚火旺者慎用,服药期间应保持低盐饮食。

四、金花清感颗粒

金花清感颗粒适用于流感样症状,含薄荷脑可能刺激胃肠黏膜。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时需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服药后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

五、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可缓解感冒引起的食欲不振和低热,但含柴胡可能影响肝脏代谢。肾病综合征合并肝功能异常者需谨慎使用,避免与利尿剂同服。服药期间应监测血压和尿蛋白变化。

肾病综合征患者感冒期间除遵医嘱用药外,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左右饮水量促进代谢,选择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清、鱼肉等减轻肾脏负担。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室内湿度维持在50%左右。每日监测体温和尿量变化,若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需立即复诊。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蛋白尿加重。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感冒了白细胞才2.4?

感冒期间白细胞计数降至2.4×10⁹/L属于明显偏低,可能与病毒感染、药物影响或血液系统疾病有关。白细胞减少会降低免疫力,需警惕继发感染风险。

病毒感染是感冒后白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可直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可能伴随乏力、头晕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确诊流感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同时避免使用可能加重骨髓抑制的药物。轻度减少可通过休息和营养补充逐渐恢复。

某些解热镇痛药或抗生素可能引起药物性白细胞减少。对乙酰氨基酚片、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在敏感个体中可能诱发骨髓抑制。若发现用药后白细胞下降,应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并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医生会建议使用维生素B4片等升白细胞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血象变化。

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也会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这类患者除感冒症状外,可能长期存在面色苍白、皮下出血等表现。需进行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确诊后可能需要免疫抑制剂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感冒可能加重原有血液疾病病情。

建议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饮食可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鸡蛋、西蓝花等。若出现持续发热、口腔溃疡等感染征兆,或白细胞持续低于2.0×10⁹/L,须立即血液科就诊。定期复查血常规直至指标恢复正常。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褐黄病 胃溃疡 肺吸虫病 脑动脉瘤 人格障碍 头皮裂伤 肥大性龈炎 共同性斜视 慢性肾衰竭 膀胱乙状结肠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