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皮肤浅部真菌病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浅部真菌病是什么?

浅部真菌病是指由真菌感染皮肤、毛发或甲板等浅表组织的疾病。

浅部真菌病主要由皮肤癣菌、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常见类型包括足癣、手癣、体癣、股癣、甲癣等。皮肤癣菌感染多表现为环形红斑伴脱屑,边缘清晰且中央消退;念珠菌感染则好发于皮肤皱褶处,呈现潮红糜烂或白色膜状物。甲癣会导致甲板增厚变脆,甲下堆积角质碎屑。这类疾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湿热环境、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可能增加感染概率。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个人物品,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请问有什么药可以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
您好!建议使用水杨酸软膏用于银屑病、皮肤浅部真菌病、脂溢性皮炎、痤疮、鸡眼、疣和胼胝等的治疗。外用,不同皮肤病选用不同浓度的制剂:1.治疗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采用2~10%浓度,每日外涂1~2次。对于较厚的痂皮,涂药后可封包过夜。2.治疗浅部真菌病,采用3~6%浓度。对甲癣可用15%浓度,每日外涂1~2次。3.治疗疣,采用5~15%浓度,用药前将病变部位清洁,并浸在热水中5分钟,组织松软后用刀片削除其上较厚角层,将药涂于皮损上,周围邻近正常皮肤涂一薄层凡士林保护,每日1~2次。4.治疗鸡眼或胼胝,采用10~15%浓度,用药前将病变部位清洁,并浸在热水中15~30分钟,邻近正常皮肤涂凡士林保护,然后将药涂上。5.25~60%软膏具有腐蚀作用,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接触周围正常皮肤。.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 医师咨询。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本品可经皮肤吸收,不宜长期使用,特别是年轻患者。本品不宜大面积使用,以免吸收中毒。不宜用于破溃的皮肤及有炎症或感染的皮肤。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全科

皮肤浅部真菌病?
你好,水杨酸软膏用于银屑病、皮肤浅部真菌病、脂溢性皮炎、痤疮、鸡眼、疣和胼胝等的治疗。用法用量: 外用,不同皮肤病选用不同浓度的制剂: 1.治疗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采用2~10%浓度,每日外涂1~2次。对于较厚的痂皮,涂药后可封包过夜。 2.治疗浅部真菌病,采用3~6%浓度。对甲癣可用15%浓度,每日外涂1~2次。 3.治疗疣,采用5~15%浓度,用药前将病变部位清洁,并浸在热水中5分钟,组织松软后用刀片削除其上较厚角层,将药涂于皮损上,周围邻近正常皮肤涂一薄层凡士林保护,每日1~2次。 4.治疗鸡眼或胼胝,采用10~15%浓度,用药前将病变部位清洁,并浸在热水中15~30分钟,邻近正常皮肤涂凡士林保护,然后将药涂上。 5.25~60%软膏具有腐蚀作用,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接触周围正常皮肤。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内科

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效果怎?
  真菌病根据感染层面分为:浅表、皮下和全身,浅表真菌感染在临床皮肤病中最常见。浅表真菌病涉及表皮、毛发和甲的感染,由小孢子菌、发癣菌、念珠菌和马拉色菌感染引起。  浅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  1.毛癣菌属:侵犯皮肤、毛发和甲。本菌属已查明有13种可使人类致病。常见有黄癣菌、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彼等培养特点呈棒形大分子孢子,壁光滑。  2.孢子菌属:侵犯毛发及皮肤,在我国以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等为多见;这些培养特征是梭形大分子孢子,壁有刺。已报道有8种能引起人类发病。  3.表皮癣菌属:侵犯皮肤和甲。本菌属仅絮状表皮癣菌一种可使人类致病,其培养所见呈杵状或梨形大分子孢子。  伊曲康唑是一种三唑类衍生物,具有高度亲角质性和亲脂性。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合成来发挥抑菌作用。在皮肤和指(趾)甲中的浓度迅速超过血浆浓度,并可持续数周,具有良好的药物后效。  临床应用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手足癣,总有效率80.0%,花斑癣为80.0%,体股为92.1%。说明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手足癣、花斑癣和体股癣疗效好。研究病例在治疗的1周、3周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26.7%、80.0%;真菌学清除率分别是48.7%、93.6%,证实疗程结束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临床总有效率和真菌治愈率逐渐提高,该药是治疗皮肤癣菌病的有效药物。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全科

热门标签

梦魇 乳溢 胎记 闭孔疝 脑水肿 前列腺炎 鼻腔异物 肺血吸虫病 尿道综合征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