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 哮喘

哮喘病人日常注意事项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干眼症日常怎么护理?

干眼症日常护理可通过热敷、人工泪液、环境调节、饮食调整、睑缘清洁等方式改善。干眼症通常由泪液分泌不足、蒸发过快或成分异常导致,表现为眼部干涩、异物感、视疲劳等症状。

1、热敷

使用40-45℃温热毛巾或蒸汽眼罩敷眼10-15分钟,每日1-2次。热敷可促进睑板腺油脂分泌,改善泪膜稳定性。注意温度避免烫伤,急性结膜炎发作期禁用。配合眨眼训练效果更佳,具体方法为轻闭眼2秒→用力闭眼2秒→睁开2秒,重复5-10次。

2、人工泪液

选择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每日使用3-4次。严重者可选用含脂质成分的人工泪液。使用前清洁双手,滴药时避免瓶口接触眼部。若需长期使用,建议选择单支包装产品。用药后出现眼红或刺痛需停用并就医。

3、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湿度40%-60%,空调房内放置加湿器。屏幕使用遵循20-20-20法则,即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避免风扇直吹面部,外出佩戴防风眼镜。冬季暖气房可放置水盆增加蒸发湿度,夜间睡眠使用湿房镜。

4、饮食调整

增加深海鱼、亚麻籽、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日摄入不少于2000毫升水。适量补充维生素A含量高的胡萝卜、菠菜等,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可饮用菊花枸杞茶辅助缓解眼干,但糖尿病者需控制枸杞用量。

5、睑缘清洁

使用专用睑缘清洁棉片或稀释婴儿洗发水,沿睫毛根部轻柔擦拭清除鳞屑。合并螨虫感染时需用茶树油湿巾处理。清洁后涂抹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操作时注意力度避免损伤角膜。油性皮肤者需加强清洁频率。

干眼症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化妆时避开睫毛根部。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戒烟并减少酒精摄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视力下降、眼痛等情况时,需及时至眼科进行泪液分泌试验、角膜染色等检查。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白内障日常注意事项?

白内障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强光刺激、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营养均衡及安全防护。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的视力模糊,常见于老年人,但也可由外伤或代谢性疾病引起。

1、避免强光刺激

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减少阳光直射对晶状体的二次损伤。室内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光源下,如手术无影灯、摄影补光灯等特殊场景需提前做好防护。阴天或夜间驾驶时注意调节车灯亮度,防止眩光加重视物模糊。

2、规范用药

严格遵医嘱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等延缓病情发展的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应维持血压稳定。滴眼药前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部造成感染。

3、定期复查

每3-6个月进行视力、眼压和裂隙灯检查,监测晶状体混浊进展程度。若突然出现视物变形、闪光感等异常需立即就诊。术前评估需完善角膜内皮计数、眼部B超等专项检查。

4、营养均衡

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抗氧化物质。适量食用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高糖饮食,糖尿病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需个体化控制。

5、安全防护

居家移除地毯门槛等绊脚物,浴室安装防滑垫和扶手。阅读时使用柔和的辅助照明,保持书本与眼睛30厘米以上距离。避免剧烈摇头、突然弯腰等可能增加眼压的动作。

白内障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以上的户外散步,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注意防晒。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每20分钟远眺6米外景物20秒,缓解视疲劳。烹饪时戴防护眼镜避免蒸汽刺激,睡眠时抬高床头减轻晨起眼部水肿。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需监测全身指标,定期与眼科医生沟通用药方案调整。术后患者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三个月内避免游泳和重体力劳动。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痤疮的日常护理有哪些?

痤疮的日常护理方法主要有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痘痘、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科学使用护肤品。

1、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面部,水温控制在接近体温为宜。油性皮肤可早晚各清洁一次,干性皮肤酌情减少频次。清洁后轻拍面部水分,避免用力擦拭刺激皮肤。注意发际线、下颌边缘等易残留泡沫区域的冲洗。清洁工具需定期消毒或更换,避免细菌滋生。

2、避免挤压痘痘

手指挤压会导致炎症扩散,可能形成痘坑或色素沉着。若出现化脓性痘痘,可用碘伏消毒后由专业人员处理。日常避免用手频繁触摸面部,减少细菌传播机会。佩戴口罩时及时更换,防止局部潮湿加重痤疮。

3、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高糖、高脂及乳制品摄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帮助代谢废物排出。记录饮食日志,观察特定食物与痤疮加重的关联性。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限制油炸食品。

4、规律作息

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尽量在23点前入睡。长期熬夜会扰乱激素水平,刺激皮脂腺分泌。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皮质醇升高可能诱发炎症反应。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5、科学使用护肤品

选择标注"非致痘"的水基护肤品,避免含矿油、羊毛脂等封闭性成分。防晒应选用物理防晒剂为主,化学防晒可能刺激敏感皮肤。使用含水杨酸、烟酰胺等成分的护肤品时,需建立皮肤耐受性。面膜每周使用2-3次即可,过度水合可能破坏皮肤屏障。

痤疮护理需长期坚持,建议选择无香精、无酒精的温和护肤品,洁面后3分钟内及时涂抹保湿产品。枕巾应每2-3天更换,避免螨虫滋生。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紫外线会加重炎症后色素沉着。若痤疮持续加重或出现囊肿结节,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对改善痤疮有积极作用。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中浆病日常注意事项?

中浆病即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日常需注意避免疲劳、控制情绪波动、减少激素使用、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该病与精神压力、激素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应严格遵循眼科医生的个性化指导。

1、避免疲劳

过度用眼会加重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损伤,建议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避免长时间阅读或使用电子屏幕。夜间保证7小时以上睡眠,午间可闭目养神15分钟。从事高强度脑力工作者应调整工作节奏,必要时佩戴防蓝光眼镜。

2、控制情绪

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严重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避免参与刺激性娱乐活动或激烈争论。

3、慎用激素

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包括含激素的滴眼液、皮肤药膏等。必须使用时需在医生监督下进行,优先选择非激素替代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应告知眼科医生用药史。

4、戒烟限酒

尼古丁会损害脉络膜血液循环,每日吸烟超过10支可使复发风险显著增加。酒精摄入应控制在每日25克以下,避免烈性酒。聚会场合可用无糖茶饮替代酒精饮料。

5、定期复查

急性期患者需每周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稳定后每3个月复查眼底荧光造影。自备阿姆斯勒方格表每日自查视物变形情况。若出现视物模糊加重、中央暗影扩大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饮食上建议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如菠菜、蓝莓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有助于保护视网膜。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但避免过量服用保健品类。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运动时注意避免剧烈跳跃动作。室内光线应柔和均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建立症状日记记录视力变化与诱因,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严格遵医嘱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急性心肌梗死日常注意事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日常需重点管理药物使用、饮食调整、运动康复、情绪控制和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包括规范用药、低脂低盐饮食、适度运动、心理调节和监测病情变化。

1、规范用药:

急性心肌梗死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以及他汀类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能改善心室重构。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不可擅自增减或停药。

2、低脂低盐饮食:

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选择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蔬菜500克、水果200-400克。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少食多餐避免饱餐加重心脏负荷。

3、适度运动:

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快步走或骑自行车。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为宜,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和放松。避免剧烈运动、寒冷天气户外活动及屏气用力动作。

4、心理调节:

疾病急性期后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参加心脏康复课程学习疾病管理知识,与病友交流经验。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过度保护或忽视患者心理需求。

5、监测病情: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心率并记录,注意有无胸闷胸痛复发。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及心电图。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出现持续胸痛15分钟不缓解、呼吸困难等情况立即就医。

患者出院后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日用药、血压及症状变化。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合理安排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外出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疾病信息和紧急联系人,参加社区心脏康复项目可显著改善预后。饮食可适量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更佳。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热门标签

猴痘 铝尘肺 颈椎结核 类天疱疮 慢性喉炎 网膜囊肿 耳源性眩晕 局限性硬皮病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1型糖尿病性乳酸酸中毒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