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皮肤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皮肤瘙痒吃什么药最好?

皮肤瘙痒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皮肤瘙痒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1、氯雷他定片

氯雷他定片为抗组胺药,适用于缓解过敏性皮肤病引起的瘙痒症状。该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对荨麻疹、湿疹等疾病伴随的瘙痒有效。使用期间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者需慎用。

2、盐酸西替利嗪片

盐酸西替利嗪片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疾病导致的皮肤瘙痒。其作用时间长且嗜睡副作用较轻,但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同服。

3、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洗剂为外用止痒剂,主要成分为炉甘石和氧化锌,适用于无渗出的急性瘙痒性皮肤病。该药通过收敛作用缓解蚊虫叮咬、痱子等引起的轻度瘙痒,使用前需摇匀,皮肤破损处禁用。

4、糠酸莫米松乳膏

糠酸莫米松乳膏为中效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适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炎症性皮肤病引发的瘙痒。该药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长期大面积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面部及皮肤皱褶处慎用。

5、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含激素及抗菌成分,用于局限性瘙痒症、接触性皮炎等病症。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瘙痒,合并细菌感染时效果更佳。儿童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两周,孕妇避免长期应用。

皮肤瘙痒患者日常需避免过度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若瘙痒持续加重或伴随皮疹、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完善过敏原检测或皮肤活检等检查,排除系统性疾病的可能。合并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基础病患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皮肤灼热疼痛是什么病?

皮肤灼热疼痛可能与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红斑狼疮等疾病有关。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接触性皮炎通常与过敏原刺激相关,日光性皮炎因紫外线过度暴露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关,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1、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发,表现为单侧皮肤簇集性水疱伴灼痛。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免疫力下降时复发。急性期可伴随低热、乏力,皮损沿神经走向分布。治疗需早期使用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疼痛明显时可配合加巴喷丁缓解神经痛。皮损未结痂前需避免接触儿童与孕妇。

2、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因皮肤接触致敏物或刺激物诱发,如镍金属、染发剂、清洁剂等。局部出现红斑、丘疹伴烧灼感,严重时有水疱渗出。发病与迟发型超敏反应或直接化学损伤有关。治疗需立即脱离致敏原,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渗出期可用硼酸溶液湿敷。反复发作患者需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

3、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由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引起,暴露部位皮肤红肿灼痛,严重者出现水疱。多见于春季初次强日照暴露后,与紫外线诱导的皮肤炎症反应相关。急性期需冷敷缓解灼热感,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炎,口服氯雷他定减轻瘙痒。日常需使用广谱防晒霜,避免10-14点紫外线强烈时段外出。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灼痛,伴蚁走感、麻木。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和微血管病变。疼痛夜间加重,足部可能出现无痛性溃疡。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甲钴胺可营养神经,严重疼痛使用普瑞巴林。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

5、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发面部蝶形红斑伴灼热感,光照后加重。自身抗体攻击皮肤和内脏器官,伴随关节痛、脱发等症状。皮肤型狼疮表现为盘状红斑或亚急性皮疹。治疗需避光并使用羟氯喹调节免疫,严重者需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抗核抗体和补体水平评估病情活动度。

皮肤灼热疼痛患者应避免搔抓或热敷刺激患处,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食物及酒精摄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红斑狼疮患者注意防晒。所有病例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皮肤活检或血液学检查明确诊断。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白斑皮肤病的原因有哪些?

白斑皮肤病可能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精神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皮肤损伤等原因引起。白斑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白色斑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无自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白斑皮肤病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可能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通常在幼年或青少年时期发病,白斑多对称分布。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皮肤检查,早期发现可采取光疗等干预措施。

2、自身免疫异常

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黑色素细胞,导致皮肤色素脱失。这种情况常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治疗需调节免疫功能,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3、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重大精神刺激可能诱发或加重白斑。精神压力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影响黑色素合成。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病情控制。

4、微量元素缺乏

铜、锌等微量元素参与黑色素形成过程,缺乏可能导致色素合成障碍。这种情况可通过检测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确诊,补充相应元素制剂并调整饮食结构可改善症状。

5、皮肤损伤

烧伤、擦伤等皮肤损伤后可能出现局部色素脱失,形成继发性白斑。损伤导致黑色素细胞破坏或功能异常。预防皮肤外伤,受伤后及时正确处理可降低发生概率。

白斑皮肤病患者应注意避免暴晒,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日常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等,有助于黑色素合成。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过度紧张。病情进展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不要自行使用偏方或药物。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皮肤炭疽的主要传播途径?

皮肤炭疽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动物制品、接触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土壤或物品、经破损皮肤侵入等。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皮肤炭疽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

1、直接接触感染源

接触患病动物或其皮毛、骨骼、肉类等制品是主要传播方式。牧民、屠宰场工人、兽医等职业人群在接触病畜时,炭疽杆菌可通过皮肤微小伤口侵入。感染动物常见于牛、羊、马等草食性牲畜,其血液、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体。

2、接触污染环境

炭疽芽孢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接触被污染的土壤、饲料、皮革等物品可能导致感染。农民、园丁等可能因接触含芽孢的泥土而患病。芽孢抵抗力极强,常规消毒方法难以彻底杀灭。

3、皮肤屏障破坏

当皮肤存在割伤、擦伤或虫咬伤口时,炭疽杆菌更易侵入。初期表现为无痛性丘疹,后发展为特征性黑色焦痂。从事农业、畜牧业人员劳动时皮肤易受损,需特别注意防护。

4、职业暴露风险

皮毛加工厂工人、实验室人员等职业群体接触含菌原料概率较高。未经严格消毒的动物毛发制品可能携带芽孢,处理过程中易形成气溶胶或污染工作环境。

5、罕见间接接触

极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被污染的衣物、工具等物品间接传播。此类传播需要病原体浓度较高且接触者皮肤有破损,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接触通常不会导致感染。

预防皮肤炭疽需做好职业防护,接触牲畜或可疑物品时穿戴手套等防护装备,及时清洗消毒皮肤伤口。高危职业人群可考虑接种炭疽疫苗,发现可疑皮肤病变应立即就医。处理疑似感染动物时须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对污染环境进行专业消杀。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来源不明的动物制品,肉类食品应充分煮熟后食用。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老人皮肤白斑是什么原因?

老人皮肤白斑可能由老年性白斑、白癜风、花斑癣、白色糠疹、贫血痣等原因引起。皮肤白斑是局部皮肤色素脱失的表现,可能与皮肤老化、免疫异常、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老年性白斑

老年性白斑多见于45岁以上人群,与皮肤老化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有关。白斑多出现在躯干、四肢,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小于10毫米,边界清晰但无鳞屑。该情况属于生理性改变,通常无须特殊治疗,日常需注意防晒避免加重色素脱失。

2、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精神因素、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白斑呈乳白色,边缘色素加深,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且易扩散。治疗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或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

3、花斑癣

花斑癣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好发于胸背部,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淡白色斑片,表面有细碎鳞屑。湿热环境、免疫力低下易诱发。治疗需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患处,或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衣物需高温消毒避免复发。

4、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常见于面部,与皮肤干燥、日晒或营养不良有关。白斑呈淡白色,覆盖细小鳞屑,偶有轻微瘙痒。可外用尿素软膏保湿,补充维生素B族,避免过度清洁。该病具有自限性,通常数月后自行消退。

5、贫血痣

贫血痣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摩擦白斑部位时周围皮肤发红而白斑不变色。多出生时或幼年出现,随年龄增长可能减轻。一般无须治疗,若影响美观可尝试脉冲染料激光改善,但效果因人而异。

老人出现皮肤白斑需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慎用含激素的外用药。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均衡摄入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等。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使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定期监测白斑变化,若伴随红肿、溃烂等异常应及时复查,排除皮肤恶性肿瘤可能。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湿疹 绦虫病 包皮粘连 吞咽困难 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萎缩 老年性睑外翻 半侧颜面萎缩症 急性肝功能衰竭 念珠菌性龟头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