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新生儿抽搐或惊厥应该怎么处理?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宝宝惊厥两次会造成以后智力低下吗?

宝宝惊厥两次不一定会造成以后智力低下,具体与惊厥原因、持续时间及是否及时干预有关。

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惊厥类型,多由高热诱发,发作时间通常在5分钟内且为全身性发作。单纯性热性惊厥预后良好,研究显示其与智力发育无明确关联。若惊厥由脑炎、癫痫持续状态或代谢异常导致,且发作超过30分钟或反复出现,可能对脑细胞产生损伤。这类情况需通过脑电图、头颅磁共振等检查评估脑功能,并及时使用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发作。

建议家长做好体温监测,发热时及时物理降温,惊厥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记录发作特征,定期到儿科神经专科随访评估发育情况。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发烧惊厥如何缓解?

小儿发热惊厥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

小儿发热惊厥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体温骤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等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措施,需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窒息。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时,应立即送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发作,并排查脑膜炎、癫痫等潜在病因。

惊厥缓解后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适量补充水分并监测体温变化。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什么是惊厥与抽搐?

惊厥与抽搐是神经系统异常放电导致的肌肉不自主收缩现象。

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阵挛性发作,可能伴随意识丧失,常见于高热、癫痫、脑炎等疾病。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与体温骤升有关。癫痫引起的惊厥具有反复发作特点,脑电图可检测异常放电。抽搐范围更广,包括局部肌肉抽动或全身痉挛,可能由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代谢异常等引发。低钙血症可导致手足搐搦,表现为腕足痉挛。破伤风患者因毒素作用于神经引起牙关紧闭与角弓反张。两者均需排查颅内感染、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出现惊厥或抽搐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咬伤舌头,记录发作时间与表现,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高热惊厥后代谢性酸中毒?

高热惊厥后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通常与缺氧、乳酸堆积等因素有关。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若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症状需警惕代谢性酸中毒。

1、缺氧导致酸中毒

高热惊厥时患儿可能出现短暂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导致组织缺氧。缺氧状态下细胞无氧酵解增加,乳酸生成增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家长需立即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侧卧位防止误吸,并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血气分析确诊,必要时给予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酸中毒。

2、乳酸堆积

持续抽搐会加速肌肉无氧代谢,大量乳酸释放入血。当血乳酸超过2mmol/L时可诊断为高乳酸血症,严重时pH值低于7.2需紧急处理。临床常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维持循环,同时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补充能量。

3、脱水加重酸中毒

高热伴随大量出汗及进食减少易引发脱水,血容量不足会加重组织灌注不良。患儿可能出现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表现。家长可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散,医生会根据脱水程度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扩容。

4、酮症酸中毒

长时间饥饿状态下脂肪分解增加,酮体生成过多可能诱发酸中毒。患儿呼气中可有烂苹果味,血液检测显示β-羟丁酸升高。这种情况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注射液。

5、肾功能代偿不足

婴幼儿肾脏调节能力较弱,在酸负荷增加时无法有效排酸保碱。若患儿既往有肾脏疾病史更易出现严重酸中毒。医疗干预需监测电解质,谨慎使用枸橼酸钾颗粒等碱性药物。

高热惊厥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及尿量变化。恢复期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剧烈运动。日常需注意预防感染,体温超过38.5℃时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等退热药物。若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须立即急诊处理。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幼儿发烧惊厥怎么处理?

幼儿发烧惊厥应立即采取平卧侧头、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刺激等措施,并尽快就医。

幼儿发烧惊厥多由体温骤升引起神经系统异常放电所致,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发作时需迅速将患儿置于安全平面,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分泌物,松解衣领避免压迫颈部。不可强行按压肢体或撬开牙关,避免使用掐人中、摇晃等错误操作。可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表现供医生参考。若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呼叫急救。多数热性惊厥为良性过程,但需排除脑膜炎、癫痫等器质性疾病。

发作后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日常注意补充水分,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截瘫 骨膜炎 喉囊肿 结肠损伤 创伤性气胸 滑石粉尘肺 杀鼠剂中毒 后天性动静脉瘘 戊型病毒性肝炎 1型糖尿病性乳腺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