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经期吃了冷的东西盆腔沉重感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宝宝发烧说冷是为什么?

宝宝发烧说冷通常是由于体温上升期寒战反应引起的,可能与感染性发热、环境温度过低、脱水、免疫反应或中枢体温调节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监测体温并采取保暖措施,若持续高热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就医。

1、感染性发热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发热最常见的原因。病原体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此时宝宝会出现寒战、四肢冰凉等表现。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咳嗽、腹泻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退热,同时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2、环境温度过低

当周围环境温度显著低于宝宝体感舒适范围时,可能出现代偿性寒战反应。这种情况多见于冬季或空调房内,宝宝除诉说寒冷外,皮肤可能出现鸡皮疙瘩。家长应及时调整室温至24-26摄氏度,添加纯棉衣物,避免使用电热毯等可能引起脱水的高温设备。

3、脱水现象

发热伴随体液流失可能导致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末梢血管收缩、手脚发冷。家长需每2小时给宝宝补充50-100毫升温水或口服补液盐Ⅲ,观察尿量及口腔湿润度。若出现囟门凹陷、哭时无泪等重度脱水体征,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

4、免疫反应过程

发热初期白细胞介素等炎性介质释放,会刺激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产热,此时宝宝可能感觉寒冷甚至牙齿打颤。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体温快速上升阶段,家长可用38-40摄氏度温水擦拭宝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禁止使用酒精擦浴。

5、中枢调节异常

少数情况下,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可能直接影响下丘脑功能,导致体温调节紊乱。这类患儿除寒战外,往往伴有精神萎靡、皮疹或颈部僵硬。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送医,可能需要腰椎穿刺检查,临床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发热期间家长应每4小时监测一次体温,记录发热曲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冷风,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衣物。饮食上提供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避免高糖食物加重脱水。若宝宝发热超过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情况,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退热药物使用间隔不少于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切勿自行交替使用不同退烧药。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为什么吃冷的时候会有痰??

吃冷食时产生痰液可能与咽喉黏膜受冷刺激、呼吸道炎症反应、胃食管反流、过敏性体质或慢性鼻窦炎等因素有关。痰液是呼吸道对刺激物的防御性分泌物,冷刺激可能诱发黏膜分泌增加。

1、黏膜受冷刺激

冷食直接接触咽喉部黏膜时,低温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和腺体分泌亢进。这种生理性反应可能使黏液分泌暂时增多,形成稀薄痰液。建议缓慢进食低温食物,避免大口吞咽冷冻饮品。

2、呼吸道炎症

存在慢性咽炎或支气管炎时,冷刺激可能加重炎症反应。炎症会导致杯状细胞增生和黏液分泌增加,表现为痰液黏稠。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或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等祛痰药物。

3、胃酸反流

冷食可能诱发胃食管反流,反流物刺激咽喉部产生保护性黏液。这类痰液常伴有烧灼感,晨起时症状明显。建议避免饱餐后立即进食冷饮,必要时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或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控制反流。

4、过敏体质

部分人群对低温存在过敏反应,冷刺激可能引发组胺释放,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此类情况多伴有鼻痒或喷嚏,可检测过敏原后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5、鼻窦炎影响

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冷食可能加重鼻黏膜肿胀。倒流的脓性分泌物与冷刺激产生的黏液混合形成痰液。需通过鼻窦CT确诊后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或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治疗。

日常应注意避免快速摄入大量冷食,冬季可先将食物放置至常温。反复出现痰液增多时需排查慢性呼吸道疾病,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减少黏膜刺激。痰液颜色改变或伴随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评估。

何洁

主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平时冷和笑的时候就咳嗽?

冷空气刺激或大笑时出现咳嗽可能与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咽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因素有关。这类咳嗽通常由气道敏感、炎症刺激或神经反射增强导致,可通过避免诱因、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气道高反应性

冷空气或大笑时呼吸加快可能刺激气道黏膜,引发防御性咳嗽反射。这类情况多见于过敏性体质人群,常伴随咽喉发痒或轻微胸闷。建议外出佩戴口罩保暖,避免剧烈呼吸冷空气。若症状频繁发作,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调节气道反应性。

2、慢性咽炎

长期咽部炎症会使黏膜充血肿胀,冷刺激或气流冲击时易诱发咳嗽,常伴咽干、异物感。可能与反复感冒、烟酒刺激等因素有关。日常可用淡盐水漱口,减少辛辣食物摄入。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银黄含片、西地碘含片缓解症状,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

3、咳嗽变异性哮喘

以干咳为主要表现的哮喘亚型,冷空气或大笑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夜间或晨起咳嗽加重是典型特征,肺功能检查可确诊。需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温差过大环境,规范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控制气道炎症。

4、胃食管反流

胃酸刺激食管神经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发咳嗽,大笑时腹压增高会加重反流。多伴烧心、反酸等症状,餐后或平卧时易发作。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度。可遵医嘱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

5、心因性咳嗽

心理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出现的习惯性咳嗽,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常见于焦虑人群,咳嗽声音高调且入睡后消失。可通过放松训练、腹式呼吸等行为干预改善,必要时需心理科评估。

建议记录咳嗽发作的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帮助医生判断病因。日常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油烟等刺激性气体。若咳嗽持续超过8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肺功能、喉镜等检查。冬季外出前可预先用围巾遮挡口鼻,逐步适应冷空气刺激。

何洁

主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感冒了发烧用冷毛巾敷还是热毛巾?

感冒发烧时一般建议用温毛巾擦拭降温,高热时可用冷毛巾敷额头。体温上升期寒战怕冷宜用热毛巾,体温稳定期或超过38.5℃时可用冷毛巾。

体温上升期血管收缩产热增加,此时寒战明显且皮肤温度偏低,热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有助于扩张血管促进散热。但需避免水温过高导致烫伤,水温控制在40℃左右为宜,同时可配合饮用温开水缓解寒战症状。若出现手脚冰凉伴随寒战,热敷足底也能改善末梢循环。

体温超过38.5℃且无寒战症状时,冷毛巾敷额头能通过蒸发带走体表热量。可将毛巾浸入25-30℃水中拧至半干,每3分钟更换一次,避免长时间冷敷引发表皮血管过度收缩。冷敷时应避开枕后、心前区等敏感部位,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需缩短冷敷时间至5分钟内。

感冒发热期间应每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流感、肺炎等并发症。饮食宜选择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

何洁

主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感冒不发烧但浑身冷怎么回事?

感冒不发烧但浑身冷可能与风寒感冒初期、体温调节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暖休息、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

1、风寒感冒初期

风寒型感冒早期可能出现畏寒无汗症状,病毒侵袭上呼吸道黏膜导致体表毛细血管收缩。患者可饮用生姜红糖水驱寒,遵医嘱使用风寒感冒颗粒或荆防颗粒等中成药,避免冷风直吹加重症状。

2、体温调节异常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病毒毒素影响可能出现功能紊乱,表现为寒战无发热。建议用40℃左右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不适,同时监测体温变化。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病毒感染可能暂时干扰交感神经功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可尝试热敷大椎穴改善症状,若伴随心悸多汗需就医排查,医生可能开具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4、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时组织供血减少,患者易出现畏寒乏力。建议检查血常规确认贫血类型,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日常增加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患者基础代谢率降低常伴畏寒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日常注意避免卷心菜等致甲状腺肿食物,定期复查TSH水平。

出现持续畏寒建议监测体温变化,保持每日饮用1.5-2升温水,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鸡蛋羹、西蓝花等。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使用暖水袋保暖足部。若伴随持续乏力、体重异常增减或寒战加重,需及时就诊内分泌科或血液科排查器质性疾病。感冒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室内保持20-24℃适宜温度,空气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呼吸道恢复。

何洁

主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热门标签

多囊肝 类鼻疽 髌骨脱位 尿道息肉 皮肤白喉 胎死宫内 腹壁切口疝 口腔扁平苔癣 腮腺恶性肿瘤 泌尿生殖系滴虫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