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宝宝咳嗽喉咙有痰呼呼响怎么治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5个月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不咳嗽?

5个月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但不咳嗽,可能与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喉软骨发育不全或轻微呼吸道感染有关。

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常见于婴幼儿,由于吞咽功能不完善,分泌物易积聚在喉部形成痰音,通常无发热或咳嗽。喉软骨发育不全会导致喉部结构松弛,呼吸时气流通过产生异常声响,表现为喉鸣音或痰响,多数随年龄增长自行改善。轻微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可能仅表现为喉部痰响,无典型咳嗽症状,可能与病毒刺激黏膜分泌增多有关。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哺乳后竖抱拍嗝有助于减少奶液反流刺激。若伴随呼吸急促、拒奶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排除急性喉炎或支气管炎。

日常可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哺乳期母亲饮食宜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痰液黏稠。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孩嗓子呼呼响不咳嗽不发烧?

小孩嗓子呼呼响不咳嗽不发烧可能与喉软骨发育不良、鼻腔分泌物倒流、过敏性鼻炎等因素有关。

喉软骨发育不良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喉部软骨支撑力不足,呼吸时气流通过狭窄部位产生异常声响,通常伴随轻微喘鸣音,随年龄增长可逐渐改善。鼻腔分泌物倒流可能因感冒恢复期或慢性鼻窦炎导致,黏液积聚在咽喉部引发呼噜声,可观察到孩子频繁吞咽动作。过敏性鼻炎患儿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鼻黏膜水肿及分泌物增多,夜间平卧时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可能伴有揉鼻、喷嚏等症状。

日常保持室内湿度在60%左右,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和地毯,哺乳期婴儿喂奶后竖抱拍嗝。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呼吸费力、拒奶等情况,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排查病因。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10个月宝宝咳嗽喉咙有痰呼呼响怎么办?

10个月宝宝咳嗽喉咙有痰呼呼响可通过调整体位、拍背排痰、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

咳嗽伴痰鸣音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或胃食管反流有关。调整体位时可将宝宝头部垫高15度,减少平躺时痰液倒流刺激。拍背排痰需在餐前或餐后1小时进行,五指并拢呈空心掌,从背部由下向上轻叩,每次持续3-5分钟。若痰液黏稠可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帮助稀释痰液。对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过敏因素需排查环境过敏原,胃食管反流应减少喂奶后立即平卧。

日常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二手烟,母乳喂养母亲需减少食用易诱发过敏的食物如牛奶、海鲜等。若咳嗽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应及时就诊。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怎么治疗?

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可通过拍背排痰、雾化吸入、药物治疗、调整体位、保持湿度等方式缓解。这种情况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干燥、喂养不当、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

1、拍背排痰:

将宝宝竖抱,手掌呈空心状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每次持续3-5分钟。该方法通过震动促使气道分泌物松动,特别适用于支气管炎或肺炎导致的痰液滞留。操作时需避开脊柱区域,喂奶后半小时内避免拍背。

2、雾化吸入:

使用生理盐水或支气管扩张剂进行雾化治疗,能直接湿润气道稀释痰液。对于毛细支气管炎或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效果显著,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家用雾化器应注意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抗生素;痰液粘稠时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等祛痰药。过敏性咳嗽需配合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严禁自行使用中枢性镇咳药抑制咳嗽反射。

4、调整体位:

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采用侧卧位可减少咽喉部积液。哺乳期婴儿喂奶后应竖抱拍嗝20分钟,防止奶液反流刺激呼吸道。先天性喉喘鸣患儿建议俯卧位睡眠,但需全程监护避免窒息风险。

5、保持湿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定期开窗通风。干燥空气会加重黏膜水肿,可在浴室制造蒸汽让宝宝吸入10分钟。冬季避免过度使用电暖器,空调房内放置湿毛巾辅助增湿。

日常应保证每日100-120ml/kg的液体摄入,母乳喂养者适当增加喂哺次数。6月龄以上婴儿可饮用苹果汁、梨汁等稀释痰液,避免食用甜腻食物加重分泌物。观察痰液颜色变化,出现黄绿色脓痰、持续发热或呼吸频率>50次/分钟需立即就医。保持居住环境清洁,远离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冷空气刺激时可用围巾遮挡口鼻外出。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宝宝发烧喉咙有呼呼声怎么办?

宝宝发烧伴随喉咙呼呼声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体位、药物退热、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急性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过敏反应、异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体温超过38.5℃时可配合退热贴,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频率。保持室温在24-26℃之间,减少衣物包裹促进散热。

2、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喂食温水或母乳,维持咽喉黏膜湿润。适当饮用梨汁、苹果汁等富含维生素的液体,避免刺激性饮料。水分不足可能加重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度。

3、调整体位:

采用半卧位或侧卧姿势,头部垫高15-30度。该体位能减轻喉部水肿对气道的压迫,改善通气效率。睡眠时避免仰卧防止舌根后坠。

4、药物退热: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急性喉炎可能需配合糖皮质激素缓解喉头水肿,细菌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5、雾化治疗:

生理盐水雾化可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布地奈德雾化能减轻黏膜肿胀。使用面罩式雾化器时保持垂直坐姿,每次雾化后轻拍背部促进排痰。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软质食物,避免坚果类易呛咳食品。观察呼吸频率、面色及精神状态,出现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或口唇发绀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定期清洁鼻腔分泌物。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中毒 类鼻疽 水中毒 白色糠疹 跟骨骨折 妊娠疱疹 颌骨骨髓炎 脉络膜破裂 神经性厌食 创伤性脑梗塞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