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突然脑充血怎么急救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室颤的急救措施是什么?

室颤的急救措施主要有立即心肺复苏、尽快电除颤、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心电监护。

1、立即心肺复苏

发现室颤患者后应即刻开始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同时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持续心肺复苏可维持重要器官血流灌注,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注意避免按压中断,直至除颤设备就绪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

2、尽快电除颤

双向波除颤仪首次能量选择120-200焦耳,单向波除颤仪选择360焦耳。除颤后立即恢复心肺复苏,2分钟后评估心律。若仍为室颤可进行第二次除颤。早期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7%-10%。公共场所应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供非专业人员使用。

3、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于反复室颤或除颤无效者,可静脉注射胺碘酮或利多卡因。胺碘酮首剂300毫克稀释后静脉推注,必要时追加150毫克。利多卡因初始剂量1-1.5毫克/公斤体重。药物可提高电复律成功率,但不可替代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给药时需确保静脉通路通畅。

4、建立静脉通道

抢救时应尽快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优选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给药。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可经气管导管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静脉通道用于输注抢救药物和维持液体,需固定牢固防止脱落。给药后需用生理盐水冲管确保药物进入循环。

5、持续心电监护

抢救全程需持续监测心电图变化,识别是否恢复窦性心律或转为其他心律失常。同时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即使恢复自主循环仍需密切观察,防止室颤复发。转运过程中不得中断监护,随时准备应对病情变化。

室颤抢救成功后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查明病因并预防复发。冠心病患者需评估是否需血运重建,心肌病患者需优化药物治疗。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相关指标。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家庭成员学习基本急救技能。康复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心脏康复训练。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脑充血能完全康复吗?

脑充血能否完全康复取决于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多数情况下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症状。脑充血可能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血液黏稠度增高、动脉硬化、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是脑充血常见诱因,血管持续承受高压可能导致毛细血管渗血。患者可能出现头晕、面部潮红等症状。治疗需规律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血压变化。

2、脑血管畸形

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可能造成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轻微外伤或血压波动即可引发渗血。典型表现为突发头痛或神经功能缺损。确诊需脑血管造影检查,部分病例可通过介入栓塞术或伽玛刀治疗改善。

3、血液黏稠度增高

脱水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情况会升高血液黏滞度,减缓脑微循环流速。患者常见晨起头晕、视物模糊等表现。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循环,重度病例需血液稀释治疗。

4、动脉硬化

血管内皮损伤后脂质沉积形成斑块,使血管弹性下降并影响自动调节功能。这类患者多有长期吸烟或高脂血症病史。治疗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配合银杏叶提取物改善脑供血。

5、情绪激动

剧烈情绪波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导致脑血管短暂过度充盈。常见一过性头痛或面部胀痛,通常休息后可缓解。建议通过正念训练调节情绪,必要时短期服用劳拉西泮片缓解焦虑症状。

脑充血患者康复期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监测血压血糖指标,避免用力排便或剧烈转头等动作。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有助于静脉回流,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恢复情况。出现新发头痛或肢体麻木应立即就医。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脑出血急救的方法?

脑出血急救的方法主要有保持患者安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移动患者头部、清理口腔异物、监测生命体征。

1、保持患者安静

发现脑出血患者后应让其立即平卧,避免任何形式的情绪激动或身体活动。情绪波动和肢体活动可能加速颅内出血,导致病情恶化。同时要解开患者衣领、腰带等紧身衣物,确保呼吸通畅。禁止给患者喂水或食物,以免误吸导致窒息。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脑出血属于神经科急症,须第一时间联系120急救中心。电话中需清晰说明患者症状、发病时间、既往病史等信息。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应特别告知医护人员。等待救护车期间不要擅自给患者服用降压药物,避免血压骤降加重脑缺血。

3、避免移动患者头部

脑出血患者头部需保持固定,切忌随意搬动或摇晃。可将软枕垫于患者肩颈部,使头部自然抬高15-30度,有助于降低颅内压。若患者出现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禁止尝试通过拍背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意识。

4、清理口腔异物

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需立即检查口腔是否有假牙、食物残渣等异物。使用干净纱布缠绕手指清除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若患者出现抽搐,不可强行撬开牙关,应在齿间垫软布防止舌咬伤。清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面色变化。

5、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呼吸节律等指标。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和意识状态。若出现呼吸骤停,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所有观察结果需详细记录,为后续医疗处置提供参考。避免频繁唤醒患者或进行疼痛刺激测试。

脑出血患者急救后需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光。恢复期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分次少量进食。每日进行四肢被动活动预防关节僵硬,但避免剧烈翻身或坐起。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按医嘱服用脱水剂和神经保护药物。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肢体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复查头部CT。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心肌梗死如何急救?

心肌梗死急救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让患者保持静止、服用硝酸甘油或嚼服阿司匹林。心肌梗死急救方法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嚼服阿司匹林、心肺复苏、避免自行移动。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环境,解开紧身衣物,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若患者意识丧失且无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避免给患者喂食或饮水,以免误吸导致窒息。

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若患者确诊冠心病且随身携带该药,可舌下含服1片,5分钟后未缓解可重复1次。血压低于90/60mmHg或24小时内服用过西地那非等药物者禁用。

3、嚼服阿司匹林

非肠溶型阿司匹林300毫克嚼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扩大。对阿司匹林过敏、近期消化道出血或严重肝病患者不宜使用。服药后需记录时间并告知后续接诊

4、心肺复苏

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施救者应以100-120次/分钟频率按压胸骨中下段,深度5-6厘米。未经培训者可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直至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5、避免自行移动

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病情。应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自觉舒适的体位,等待专业救护。禁止驾车送医,避免转运途中病情恶化失去抢救机会。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需长期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定期陪同患者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突发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时,须立即启动急救流程,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120分钟内。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高血压晕厥急救措施?

高血压患者出现晕厥需立即采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等急救措施。高血压晕厥可能与脑血管痉挛、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药物不良反应、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等因素有关。

1、平卧位

立即协助患者平卧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和大脑。松解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环境通风。避免随意搬动患者,防止跌倒造成二次伤害。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面色变化,记录晕厥持续时间。

2、保持呼吸道

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必要时使用压舌板防止咬伤,保持呼吸道持续通畅。如出现呼吸微弱或停止,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急救中心。

3、监测体征

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高血压患者晕厥后可能出现血压骤升或骤降,需每5分钟测量一次。若血压超过180/120mmHg或伴有剧烈头痛、呕吐,需警惕高血压危象。

4、药物因素

部分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哌唑嗪可能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导致晕厥。联合使用利尿剂时更易发生电解质紊乱。急救时需询问近期用药史,避免盲目服用速效降压药加重脑灌注不足。

5、心脑血管事件

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急性心肌梗死均可表现为晕厥。若伴随偏瘫、胸痛、心悸等症状,需紧急送医进行CT、心电图等检查。这类情况属于高血压急症,延误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规律监测血压,避免突然起身或长时间站立。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遵医嘱调整降压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建议随身携带医疗信息卡,记录常用药物和基础血压值。定期进行心脑血管评估,筛查颈动脉斑块和心脏功能。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先兆症状时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寻求帮助。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尿布疹 乳糜尿 膀胱阴道瘘 肺放线菌病 类圆线虫病 风湿性舞蹈病 细菌性肝脓肿 加利福尼亚脑炎 咳嗽晕厥综合征 上颌窦恶性肿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