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上午尿多下午尿少正常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四维是上午做还是下午做?

四维彩超上午或下午做均可,检查效果无差异。选择检查时间主要考虑胎儿活跃度、医院预约情况、孕妇饮食安排、检查前准备、医生建议等因素。

上午检查可能更适合胎动频繁的孕妇。部分胎儿在晨起后活动较活跃,此时更容易观察到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医院上午人流量通常较少,检查环境相对安静,有助于医生专注操作。孕妇经过一夜休息,膀胱充盈度更易控制,对需要憋尿检查的情况更有利。空腹状态可避免因进食导致胃部遮挡视野,但无须刻意空腹。

下午检查对部分孕妇更具便利性。经过上午活动后,部分胎儿会进入相对安静状态,适合需要观察静态结构的检查项目。医院下午预约名额可能更宽松,方便临时调整时间。孕妇午餐后可适当补充含糖食物,刺激胎儿活动。对于需要多次调整体位的情况,下午孕妇体力更充沛,能更好配合医生指令。部分医院下午设备使用率较低,单次检查时间可能更充裕。

四维彩超检查前建议穿着宽松衣物,提前排空膀胱后再按医嘱饮水。检查前半小时可适当进食甜点或果汁,刺激胎儿活动。避免涂抹油性护肤品以免影响探头接触。携带既往产检资料供医生参考对比。若胎儿位置不理想,可通过散步或侧卧改变体位。检查过程中保持放松,按医生指导调整呼吸。检查后及时补充水分,注意观察有无不适反应。定期产检对监测胎儿发育至关重要,应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各项检查。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上午犯困想睡觉是什么原因?

上午犯困想睡觉可能由睡眠不足、夜间睡眠质量差、饮食结构失衡、低血糖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

1、睡眠不足:

成年人每日需要7-9小时睡眠,长期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前额叶皮层功能受损表现为日间嗜睡,这种情况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即可改善。

2、夜间睡眠质量差: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深度睡眠不足。即使睡眠时长足够,但睡眠结构异常仍会引起日间困倦,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明确诊断。

3、饮食结构失衡:

早餐摄入过多精制碳水化合物会引发餐后血糖骤升骤降。血糖波动会刺激食欲素神经元活动减弱,产生困倦感,建议早餐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比例。

4、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不当或健康人群长时间未进食,都可能出现血糖低于3.9mmol/L的情况。低血糖会引发大脑能量供应不足,表现为头晕嗜睡,需及时检测血糖水平。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基础代谢率,患者常伴有晨起困难、日间嗜睡等症状。通过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可确诊,需内分泌科规范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时间,建议每晚11点前入睡并保证7小时以上睡眠。早餐可选择全麦面包搭配鸡蛋牛奶,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工作间隙可进行5分钟颈部拉伸或深呼吸练习,促进血液循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无改善,或伴随体重异常变化、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等病理性因素。日常注意监测晨起精神状态,记录困倦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排卵试纸上午深下午浅怎么回事?

排卵试纸上午深下午浅可能由尿液浓度变化、激素波动、试纸灵敏度差异、操作误差或排卵临近等因素引起。

1、尿液浓度:晨尿中黄体生成素浓度较高,可能导致试纸颜色较深;下午尿液被稀释后激素浓度下降,试纸颜色变浅。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检测,避免因饮水过多影响结果。

2、激素波动:黄体生成素在排卵前呈脉冲式分泌,上午可能恰逢分泌高峰。这种自然波动会导致不同时间段检测结果差异,通常连续监测2-3天可明确趋势。

3、试纸差异:不同批次的试纸对激素敏感度存在细微差别。上午和下午使用不同试纸时可能出现颜色深浅不一,建议同一周期使用同一品牌试纸。

4、操作因素:浸泡时间不足、读取时间过早或试纸受潮都可能影响显色。需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浸泡时间控制在5-10秒,10分钟内读取结果。

5、排卵信号:下午试纸变浅可能提示已过排卵峰值。黄体生成素高峰通常持续24-48小时,峰值后12-36小时发生排卵,此时可结合基础体温判断排卵日。

监测排卵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影响激素分泌。每天检测前2小时减少饮水,选择上午10点或晚上8点固定时间检测。可搭配观察宫颈黏液变化,排卵期黏液通常呈蛋清状、拉丝度高。若连续3个月周期异常或试纸结果持续矛盾,建议进行超声卵泡监测确认排卵情况。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上午不发烧下午发烧是怎么回事?

上午不发烧下午发烧可能与昼夜体温波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1、昼夜体温波动:

人体正常体温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下午体温通常比上午高0.3-0.5摄氏度。这种生理性波动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女性排卵期时可能更为明显,表现为下午体温轻度升高但不超过37.3摄氏度。

2、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特殊感染常表现为午后低热,可能与病原体活动周期相关。这类发热多伴有盗汗、乏力等症状,体温曲线呈弛张热型,上午可降至正常,下午升至37.5-38.5摄氏度。

3、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因炎症因子昼夜分泌差异,常见下午发热现象。这类发热多伴有关节肿痛、皮疹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抗核抗体等异常指标。

4、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可能出现周期性发热,下午体温升高更为显著。这种发热通常持续数周,伴随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普通退热药物效果不佳。

5、药物反应:

部分抗生素、抗癫痫药物可能引起药物热,表现为用药后出现午后体温升高。这种发热多在用药后7-10天出现,停药后48小时内体温可恢复正常。

建议保持每日四次体温监测记录,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咳嗽、皮疹等其他症状。发热期间应多饮水,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如粥类、蒸蛋等。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衣着宜宽松透气。若午后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长期不明原因午后低热者建议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肿瘤标志物筛查等专项检查。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为什么下午身高比上午矮1-2厘米?

下午身高比上午矮1-2厘米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主要与脊柱椎间盘受压、肌肉疲劳、重力作用、体液分布变化及姿势习惯等因素有关。

1、椎间盘受压:

人体脊柱椎间盘由髓核和纤维环组成,具有缓冲压力作用。白天直立活动时,椎间盘持续承受身体重量,导致髓核内水分缓慢渗出,椎间盘厚度逐渐变薄。这种压缩效应累积可造成身高暂时性降低1-3毫米,多个椎间盘叠加后整体身高差异明显。

2、肌肉疲劳:

维持直立姿势需要背部及核心肌群持续收缩。经过半天活动后,肌肉出现生理性疲劳,肌张力下降会导致脊柱纵向支撑力减弱,椎体间隙轻微增大。这种肌肉代偿能力减弱会加剧椎间盘压缩效应。

3、重力作用:

地球引力对直立人体产生持续向下的压力。经过6-8小时站立或坐立后,骨骼系统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微小形变,特别是骨盆和下肢关节间隙变窄,这种机械性压缩累积可导致测量身高降低。

4、体液分布变化:

白天活动时受重力影响,体液逐渐向下肢积聚,导致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同时直立姿势使脊柱血管静水压升高,局部微循环减慢,影响椎间盘营养供应和水分保持能力,加速椎间盘脱水变薄。

5、姿势习惯影响:

日常活动中的不良姿势会放大身高变化。驼背、骨盆前倾等姿势会增加腰椎前凸,使椎间盘压力分布不均。长期伏案工作或负重活动会加速椎间盘水分流失,下午身高下降幅度可能超过2厘米。

建议通过游泳、瑜伽等拉伸运动改善脊柱柔韧性,睡眠时使用合适高度的枕头保持颈椎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维持单一姿势。日常注意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骨汤、银耳,适当增加牛奶、豆制品等钙质摄入。测量身高应统一选择晨起后空腹状态,穿着轻便衣物赤足测量,减少测量误差。若身高波动超过3厘米或伴随腰背疼痛,需排查脊柱侧弯或椎间盘病变。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痢疾 高血压 尿路感染 鼻中隔脓肿 生长抑素瘤 斑状副银屑病 甲基丙二酸血症 急性肝功能衰竭 脉络丛乳头状瘤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