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六岁小孩低镁血症输液三天,可以吃什么药

4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王飞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支气管炎输液好吗 哪种方法治小儿支气管炎比较好?

小儿支气管炎是否需输液治疗需根据病情决定,轻症通常无须输液,重症可考虑短期输液辅助治疗。

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轻度咳嗽、低热时可通过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口服氨溴索口服液缓解症状,配合多饮温水、保持空气湿润。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或血氧饱和度下降,可能需静脉输注阿奇霉素注射液或头孢呋辛钠控制感染,同时进行氧疗。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具有自限性,抗生素仅适用于合并细菌感染时。

支气管炎患儿应避免被动吸烟,保持室内通风,适当食用雪梨、白萝卜等润肺食物。若咳嗽超过1周无缓解或出现喘息,建议及时复查血常规和胸片评估病情进展。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脑梗塞输液输什么药?

脑梗塞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加曲班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

阿加曲班注射液属于抗凝药物,能够抑制血栓形成,适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治疗。依达拉奉注射液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减轻脑细胞氧化损伤,常用于改善脑梗塞后的神经功能缺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够改善脑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三种药物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联合或单独使用,通常需配合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治疗。

脑梗塞患者用药期间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指标。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荨麻疹吃药输液还不好怎么办?

荨麻疹吃药输液效果不佳时,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排查诱因、联合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

荨麻疹反复发作可能与药物选择不当、过敏原持续接触、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若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效果有限,可遵医嘱更换为奥洛他定片或联合使用雷公藤多苷片。顽固性病例需排查慢性感染、甲状腺疾病等潜在病因,必要时进行血清IgE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明确过敏原。冷敷或炉甘石洗剂外用可缓解瘙痒,紫外线光疗对部分慢性荨麻疹有效。日常需记录饮食及环境接触史,避免搔抓皮肤。

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保持室温凉爽,避免摄入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症状持续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六岁儿童发烧怎么办?

六岁儿童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合理用药、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儿童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受凉、免疫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儿童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重复进行擦拭直至体温下降,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的低热情况,若儿童出现寒战应立即停止。

2、补充水分

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快,应少量多次给予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15-20分钟补充50-100毫升液体,观察排尿情况。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冷饮,可适当给予稀释的鲜榨果汁。若儿童出现呕吐或腹泻,需更严格监测脱水症状。

3、合理用药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常见药物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小儿退热栓等。不同退热药物需间隔4-6小时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禁止同时使用多种退热药或超剂量用药。

4、观察症状

记录发热时间、最高温度、发热间隔等基本信息,同时注意是否伴随皮疹、抽搐、意识模糊、呼吸急促等危险症状。观察儿童精神状态、进食情况、活动能力等变化。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体温反复超过40摄氏度需高度重视。

5、及时就医

出现高热惊厥、喷射性呕吐、颈部僵硬、皮肤瘀斑、尿量明显减少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前往急诊。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摄氏度,或任何年龄儿童发热伴持续哭闹、嗜睡、拒绝饮水等情况,均需尽快儿科就诊。就医时携带体温记录和已用药信息。

儿童发烧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蒸蛋等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包裹衣物。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维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60%。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消退后仍应观察2-3天,注意有无咳嗽、耳痛等继发症状。退热后24小时内不宜送幼儿园或学校,防止交叉感染。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中耳炎输液用什么药好?

中耳炎患者输液治疗可选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甲硝唑等药物。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及药物敏感性选择抗生素,严重化脓性中耳炎或合并并发症时需静脉给药。

1、头孢曲松钠

头孢曲松钠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中耳炎常见致病菌有较强抗菌活性。该药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适用于急性细菌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使用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青霉素过敏者慎用。

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克拉维酸钾可抑制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增强阿莫西林对耐药菌株的疗效。该药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等有效,适用于反复发作或耐药菌感染的中耳炎。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3、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发挥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效果显著。适用于传统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合并外耳道炎的中耳炎患者。18岁以下儿童及孕妇禁用,可能引起肌腱炎等不良反应。

4、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属于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可有效对抗厌氧菌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适用于合并乳突炎等严重并发症的中耳炎,能穿透脓肿壁达到有效浓度。使用时需警惕伪膜性肠炎风险,避免与其他神经肌肉阻滞剂联用。

5、甲硝唑

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感染效果明确,常与其他抗生素联用于合并厌氧菌感染的中耳炎病例。该药可通过血-迷路屏障,对中耳腔厌氧菌感染具有优势。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可能出现金属味觉等副作用。

中耳炎输液治疗期间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炎症扩散。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锌的牡蛎等海产品,有助于黏膜修复。治疗2-3天后若耳痛、发热等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复查调整用药方案。痊愈后需避免污水入耳,感冒时正确清理鼻腔,降低复发概率。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热门标签

白线疝 贝尔面瘫 创伤性气胸 骶髂关节炎 毛发红糠疹 手足徐动症 杀鼠剂中毒 科罗拉多蜱热 持续性枕后位难产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