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体检科

喘有痰咳不出,肺里有啰音

| 5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王飞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心口闷喘不上气怎么治疗?

心口闷喘不上气可通过调整体位、吸氧治疗、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症状可能由生理性缺氧、支气管哮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焦虑症、胸腔积液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体位

立即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荷。同时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该方法适用于急性左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等引起的呼吸困难。

2、吸氧治疗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低流量吸氧,改善组织缺氧状态。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持续给氧,慢性肺病患者应控制氧流量避免二氧化碳潴留。需监测血气分析调整氧疗方案。

3、药物治疗

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沙丁胺醇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呋塞米适用于心力衰竭导致的肺水肿。使用地西泮等抗焦虑药物对惊恐发作有效。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心理干预

针对焦虑症或惊恐障碍患者,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缓解过度换气。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缓慢呼吸可打断恶性循环。必要时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5、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胸腔穿刺引流能缓解大量胸腔积液压迫,肺减容手术可改善严重肺气肿患者的通气功能。需根据具体病因评估手术指征。

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建议记录症状发作的时间、诱因及持续时间,定期复查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突发严重呼吸困难伴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长期存在症状者需完善心脏彩超、冠脉CTA等检查明确病因。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肺部啰音是什么声音?

肺部啰音是指呼吸时肺部产生的异常呼吸音,通常由气道分泌物、气道狭窄或肺部病变引起,主要分为湿啰音和干啰音两种类型。

1、湿啰音

湿啰音又称水泡音,是由于气道内存在液体分泌物,气流通过时形成水泡破裂产生的声音。湿啰音多出现在吸气相,声音类似用吸管吹水泡的声响。湿啰音常见于肺炎、肺水肿、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湿啰音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粗湿啰音和细湿啰音,粗湿啰音多出现在大气道,细湿啰音多出现在小气道。

2、干啰音

干啰音是由于气道狭窄或痉挛,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的声音。干啰音多出现在呼气相,声音类似哨音或哮鸣音。干啰音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干啰音根据音调高低可分为高调干啰音和低调干啰音,高调干啰音多提示小气道病变,低调干啰音多提示大气道病变。

3、捻发音

捻发音是一种特殊的湿啰音,声音类似用手指捻头发的声音。捻发音多出现在肺底部,通常在吸气末最明显。捻发音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早期肺水肿等疾病。捻发音的产生机制是闭合的肺泡在吸气时突然张开所致。

4、胸膜摩擦音

胸膜摩擦音是由于胸膜炎症导致脏层和壁层胸膜表面粗糙,呼吸时相互摩擦产生的声音。胸膜摩擦音类似皮革摩擦声,在吸气和呼气时均可听到,屏住呼吸时消失。胸膜摩擦音常见于胸膜炎、肺栓塞等疾病。

5、语音共振

语音共振是通过听诊器听取患者发音时在胸部传导的声音变化。正常语音共振清晰但不增强,当出现支气管语音、胸语音等异常语音共振时,可能提示肺实变、肺不张等病变。语音共振检查有助于判断肺部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肺部啰音是重要的肺部体征,不同类型的啰音提示不同的肺部病变。发现肺部啰音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啰音特点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呼吸道卫生,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预防呼吸道感染。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控制病情进展。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肺炎啰音是什么声音?

肺炎啰音是肺部听诊时出现的异常呼吸音,通常表现为湿啰音或干啰音,主要由气道内液体振动或狭窄导致。肺炎啰音的产生与炎症渗出、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痉挛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湿啰音

湿啰音又称水泡音,是由于气道内存在稀薄液体如炎性渗出物、痰液在呼吸气流冲击下形成气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听诊特点为断续、短促、类似水泡破裂声,多出现在吸气相,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粗湿啰音、中湿啰音和细湿啰音。粗湿啰音多见于气管或主支气管病变,细湿啰音则提示细小支气管或肺泡病变,常见于肺炎、肺水肿等疾病。

2、干啰音

干啰音由气流通过狭窄气道时产生湍流所致,表现为持续性音乐样声音,包括哮鸣音和鼾音。哮鸣音为高调哨笛音,多发生于呼气相,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鼾音则为低调哼鸣音,多因大气道分泌物潴留引起。部分肺炎患者可能因合并支气管痉挛而出现干啰音。

3、捻发音

捻发音是一种特殊的细湿啰音,声音类似用手指捻搓头发发出的细微爆裂音,多在吸气末出现。这种啰音提示肺泡壁因炎症渗出而相互黏合,在吸气时被气流突然展开,多见于肺炎早期或肺间质病变。需注意与胸膜摩擦音鉴别,后者与呼吸周期同步且不受咳嗽影响。

4、金属性啰音

金属性啰音为高调、带有金属共鸣特征的湿啰音,通常由气管或大支气管内存在可移动的黏稠分泌物所致,多见于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或肺脓肿。此类啰音在咳嗽后可能暂时消失,但分泌物重新积聚后会再次出现,常伴有明显的痰鸣音。

5、体位性啰音

部分肺炎患者啰音会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肺底部的湿啰音在患者从卧位转为坐位时可能增强或减弱。这种现象与肺部病变部位分泌物流动性有关,常见于支气管肺炎或坠积性肺炎。听诊时应让患者变换体位以全面评估啰音特征。

肺炎啰音的识别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刺激,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以稀释痰液。若出现持续咳嗽、咳痰伴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听诊和影像学检查。肺炎患者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可通过深呼吸训练、体位引流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改善通气功能。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干啰音和湿啰音的区别?

干啰音和湿啰音是肺部听诊时常见的两种异常呼吸音,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机制和声音特征。干啰音通常由气道狭窄或痉挛引起,表现为高调哮鸣音或低调鼾音;湿啰音则因气道内存在液体而产生,呈现为断续的爆裂音。两者可能由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水肿等疾病引起,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产生机制

干啰音源于气流通过狭窄或痉挛的气道时产生湍流,常见于支气管收缩、黏膜肿胀或分泌物黏稠。湿啰音则是由于吸气时气流冲开气道内的分泌物或渗出液,形成气泡破裂声,多与肺泡或小气道液体潴留相关。前者反映气道阻塞性病变,后者提示肺实质或气道渗出性改变。

2、声音特征

干啰音呈连续性音乐样声响,根据气道狭窄部位不同分为高调哮鸣音和低调鼾音,前者多见于小气道痉挛,后者常见于大气道分泌物滞留。湿啰音为断续的爆裂音,根据发生部位分为细湿啰音和粗湿啰音,细湿啰音出现在吸气末,类似指尖揉捻头发声;粗湿啰音发生于吸气早中期,似水泡破裂声。

3、听诊部位

干啰音在双侧肺部均可闻及,但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以呼气相明显,慢性支气管炎则多在全呼吸周期出现。湿啰音的分布具有疾病特异性,肺炎多局限在病变肺叶,肺水肿时双肺底明显,心力衰竭患者啰音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

4、伴随症状

干啰音常伴呼气延长、胸闷和喘息,急性发作时可见三凹征。湿啰音多与咳嗽、咳痰相关,细菌性肺炎多为铁锈色痰,肺水肿可咳粉红色泡沫痰,支气管扩张患者常有大量脓痰。

5、临床意义

干啰音提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气道异物等阻塞性疾病。湿啰音常见于肺炎、肺水肿、支气管扩张等渗出性病变。两者可能同时存在,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既有气道痉挛又有分泌物增多。

出现异常呼吸音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胸部X线、肺功能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吸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哮喘患者应规范使用吸入制剂,呼吸道感染者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慢性肺病患者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改善肺功能。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头晕、喘不上气怎么回事?

头晕、喘不上气可能由低血糖、贫血、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焦虑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吸氧、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

1、低血糖

低血糖可能导致头晕、喘不上气,通常与长时间未进食、过度节食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心慌、出汗等症状。建议及时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胰高血糖素等药物。日常需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

2、贫血

贫血患者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能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常与铁元素摄入不足、慢性失血等因素相关。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铁药物。饮食中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的食物。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伴随胸闷、气短等症状。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心率。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该疾病会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性头晕和呼吸困难,常见于长期吸烟者。典型表现为咳嗽、咳痰。可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支气管扩张剂。建议戒烟,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

5、焦虑症

焦虑发作时可能出现过度换气,导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引发头晕、窒息感。常与精神压力大有关,伴随心悸、手抖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帕罗西汀、劳拉西泮等抗焦虑药物。建议通过深呼吸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

出现头晕伴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坐位,解开领口保证呼吸道通畅。长期症状反复或伴随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均衡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症状。环境保持通风良好,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刺激。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热门标签

胆结石 肺水肿 脊髓纵裂 颈部扭伤 胎儿水肿 大脑撕裂伤 特发性震颤 慢性呼吸衰竭 肺炎支原体感染 皮肤划痕性荨麻疹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