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女人肾虚发少多尿怎么治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出汗多尿少正常吗?

出汗多尿少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引起,这种情况可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和医疗干预进行改善。出汗多尿少可能与高温环境、剧烈运动、脱水、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1、高温环境:在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出汗散热,导致汗液增多,同时水分通过汗液大量流失,尿液生成减少。建议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通风。

2、剧烈运动:高强度运动时,身体通过出汗调节体温,同时血液流向肌肉,肾脏血流量减少,导致尿量减少。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3、脱水:水分摄入不足或大量流失会导致尿量减少,同时身体通过减少尿液生成来保留水分。建议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

4、肾脏疾病:肾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尿液生成减少,同时伴随水肿、乏力等症状。可能与慢性肾炎、肾衰竭等疾病有关,需及时就医,进行肾功能检查和治疗。

5、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系统异常可能影响水盐代谢,导致出汗多尿少。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疾病有关,需进行相关检查,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身体机能。同时,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作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健康问题。

郑志峰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夜间尿多尿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夜间尿多尿频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调整。常见原因包括饮水过多、膀胱过度活动症、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减少睡前饮水量、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药物、手术治疗如前列腺切除术等均可作为治疗手段。 1、饮水过多是夜间尿频的常见原因之一。睡前大量饮水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导致夜间频繁排尿。建议在睡前两小时内减少饮水量,尤其是避免摄入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2、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表现为尿急、尿频和夜尿增多。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如膀胱训练、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以及电刺激疗法。 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过高会导致多尿,尤其是在夜间。控制血糖水平是减少夜间尿频的关键。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糖食物,必要时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4、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会导致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以及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5、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尿路感染、心功能不全、睡眠障碍等。尿路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心功能不全需调整心脏药物,睡眠障碍则需改善睡眠环境和习惯。 夜间尿多尿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调整。通过减少睡前饮水量、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获得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蒙岭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尿多尿量少是怎么回事?
尿多尿量少可能是由尿路感染、前列腺问题或糖尿病等疾病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尿路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前列腺问题可能需要药物或手术,糖尿病则需控制血糖。 1、尿路感染是尿多尿量少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感染导致尿道、膀胱或肾脏发炎,刺激尿频但每次尿量减少。治疗上,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疗程一般为7-14天。同时,多喝水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滋生。 2、前列腺问题,尤其是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频但尿量少。治疗上,医生可能会开具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或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或激光手术。 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过高,会导致多尿,但每次尿量可能较少。控制血糖是关键,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或胰岛素注射。饮食上,应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 4、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过度活动症可通过行为疗法如定时排尿、膀胱训练,或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奥昔布宁、托特罗定进行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则需根据具体神经损伤情况,采用药物、导尿或手术治疗。 尿多尿量少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关键。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或手术干预,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兰军良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排尿次数多尿量少和肾有关系吗?
排尿次数多尿量少可能与肾脏功能异常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肾脏负责过滤血液、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若其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尿液浓缩能力下降或尿路梗阻,从而出现排尿次数增多但尿量减少的现象。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1、肾脏功能异常是排尿次数多尿量少的常见原因之一。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血液,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若这一过程出现障碍,尿液浓缩能力下降,可能导致排尿次数增多但尿量减少。常见疾病包括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功能不全等。治疗上,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帮助肾脏排出多余水分;同时需控制血压,使用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保护肾功能。 2、尿路梗阻也可能导致排尿次数多尿量少。尿路梗阻可由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引起,阻碍尿液正常排出,导致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加,刺激膀胱频繁收缩。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缓解尿道痉挛,或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解除梗阻。 3、生活习惯和饮食因素也可能影响排尿情况。过量饮水、摄入过多咖啡因或酒精会刺激膀胱,导致排尿次数增多但尿量减少。建议调整饮水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减少咖啡、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促进肠道健康,减少对膀胱的压迫。 4、心理因素如焦虑、压力也可能影响排尿频率。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能导致膀胱过度活动,出现尿频但尿量减少的情况。建议通过放松训练、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进行行为治疗或药物治疗。 排尿次数多尿量少可能涉及多种原因,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通过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测、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改善排尿异常症状,维护肾脏健康。
兰军良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正常尿量、少尿、多尿、无尿?
正常尿量、少尿、多尿、无尿的情况与人体水分代谢、肾脏功能及疾病状态密切相关,需根据具体表现采取相应措施。正常尿量通常为每日1000-2000毫升,少尿指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多尿指每日尿量超过2500毫升,无尿则为每日尿量少于100毫升。这些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脱水、肾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需针对性治疗。 1、正常尿量反映人体水分平衡和肾脏功能正常。每日尿量在1000-2000毫升之间,说明水分摄入与排出处于平衡状态,肾脏滤过和重吸收功能正常。 2、少尿可能由脱水、肾功能不全、心衰等引起。脱水时,身体通过减少尿量保留水分;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滤过功能下降;心衰导致循环血量减少,肾灌注不足。治疗需针对病因,如补液、改善肾功能或使用利尿剂。 3、多尿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过量饮水等。糖尿病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尿崩症因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其不敏感;过量饮水增加尿液生成。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补充抗利尿激素或调整饮水量。 4、无尿通常提示严重肾功能衰竭或尿路梗阻。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无法生成尿液;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等阻止尿液排出。需紧急就医,可能需透析或手术解除梗阻。 对于尿量异常,需关注伴随症状如口渴、水肿、乏力等,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适量饮水、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尿量异常的发生。正常尿量、少尿、多尿、无尿的情况与人体水分代谢、肾脏功能及疾病状态密切相关,需根据具体表现采取相应措施。正常尿量通常为每日1000-2000毫升,少尿指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多尿指每日尿量超过2500毫升,无尿则为每日尿量少于100毫升。这些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脱水、肾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需针对性治疗。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扁平髋 宫颈癌 间皮瘤 肾下垂 肾细胞癌 高血压危象 出血性膀胱炎 荨麻疹性血管炎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疾病科普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