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病科

膝盖骨裂,打完石膏之后老是发麻是怎么回事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瑜琪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立即预约
纪泉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三岁宝宝打完预防针发烧怎么办?

三岁宝宝打完预防针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体温、避免药物滥用、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烧通常由疫苗反应、免疫系统激活、轻微感染、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腋下、四肢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冷水或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不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2、补充水分:发烧时宝宝容易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可以给宝宝喝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果汁,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3、观察体温:使用体温计定时测量宝宝的体温,记录变化情况。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超过38.5℃,需及时采取措施。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睡眠情况。

4、避免药物滥用:发烧是身体的正常防御反应,不建议立即使用退烧药物。如果体温过高或宝宝出现明显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5ml/次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10ml/次。

5、及时就医:如果宝宝发烧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有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宝宝发烧期间,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可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苹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打完麻腮风疫苗后发烧怎么治疗好?

打完麻腮风疫苗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适当补水、休息观察、药物干预、就医咨询等方式治疗。发烧通常由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个体体质差异、接种后护理不当、感染风险、其他潜在疾病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疫苗后发烧是常见的免疫反应,体温升高是身体产生抗体的表现。使用温水擦拭身体、敷冷毛巾或冰袋置于额头、腋下等部位,有助于降低体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

2、适当补水:发烧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缓解症状。饮用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因饮品。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3、休息观察:接种疫苗后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观察体温变化,记录发烧持续时间和最高温度。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4、药物干预:若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次,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混悬液10mg/kg,每6-8小时一次。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

5、就医咨询:若发烧持续超过48小时,体温超过39℃,或伴随皮疹、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排除其他感染或疾病的可能性,并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打完麻腮风疫苗后发烧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伸展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有助于身体散热。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手腕骨裂打石膏多久可以拆?

手腕骨裂打石膏通常需要4-6周时间拆除,具体时间需根据骨裂程度、愈合情况及医生建议确定。石膏固定期间需注意护理,避免过度活动,定期复查以评估恢复进展。

1、石膏固定时间:手腕骨裂后石膏固定的时间一般为4-6周,轻度骨裂可能4周即可拆除,严重骨裂可能需要6周或更长时间。医生会根据X光片显示的骨痂形成情况决定是否拆除石膏,过早拆除可能导致愈合不良或二次损伤。

2、愈合评估:石膏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通常每2周进行一次X光检查,观察骨折线是否模糊、骨痂是否形成。如果愈合良好,医生会建议拆除石膏;若愈合缓慢,可能需要延长固定时间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3、护理要点:石膏固定期间需保持石膏干燥,避免沾水或受潮,以免影响固定效果。注意观察手指末梢血液循环,若出现肿胀、麻木或皮肤发紫,需及时就医。适当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

4、功能恢复:拆除石膏后,手腕可能会出现僵硬或活动受限,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初期可进行轻柔的关节活动,如屈伸、旋转等,逐渐增加强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二次损伤。

5、饮食调理:骨裂愈合期间需注意营养摄入,多食用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质吸收,加速骨骼愈合。

拆除石膏后需继续注意手腕的保护,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直至完全恢复。日常生活中可佩戴护腕,提供额外支持。坚持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手腕功能,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骨骼健康。若出现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复查。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可以不打石膏吗?

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可通过支具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通常由外力撞击、长期负重、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

1、支具固定:对于轻度骨折,可以选择功能性支具进行固定,这种支具轻便且允许一定范围的活动,有助于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支具需根据医生建议佩戴4-6周,期间避免剧烈活动。

2、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初期,可以进行轻度关节活动锻炼,如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肌肉萎缩。随着愈合进展,逐渐增加锻炼强度,但需避免负重。

3、药物治疗:骨折初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片400mg,每日2次或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日3次缓解疼痛。同时,补充钙剂如碳酸钙片,每日1000mg和维生素D每日800IU有助于促进骨骼愈合。

4、物理治疗:骨折愈合中期,可进行超声波治疗或低频电刺激,以加速骨折愈合和减轻局部肿胀。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每周2-3次,持续4-6周。

5、定期复查:骨折愈合过程中,需定期进行X光检查,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根据愈合进展,医生会调整治疗方案,确保骨折完全愈合。

第五跖骨基底骨折的恢复期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同时进行适量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游泳,以促进骨骼愈合和身体恢复。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满月打完疫苗注意事项?

满月宝宝打完疫苗后可通过观察体温、保持接种部位清洁、注意饮食、避免剧烈活动、及时就医等方式护理。满月宝宝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热、局部红肿、食欲下降、哭闹增多、轻微腹泻等症状。

1、观察体温:接种疫苗后部分宝宝可能出现发热反应,体温通常在37.5℃至38.5℃之间。家长需每隔2-3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若体温超过38.5℃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身体或使用退热贴。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2、保持清洁:接种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红肿或硬结,家长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用手触摸或挤压。若出现红肿可用冷敷缓解,但避免使用刺激性药膏或酒精擦拭。若红肿范围扩大或伴有脓液,需尽快就医。

3、注意饮食:接种后部分宝宝可能出现食欲下降或轻微腹泻,家长需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母乳、配方奶或米汤。避免添加新的辅食或刺激性食物,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防止脱水。

4、避免剧烈活动:接种后宝宝可能出现疲劳或不适感,家长需减少宝宝的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外出。适当安排休息时间,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帮助宝宝恢复体力。

5、及时就医:若宝宝接种后出现持续高热、严重哭闹、呼吸困难、皮疹扩散等异常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宝宝就医。就医时需携带疫苗接种记录,向医生详细描述宝宝的症状和接种时间,以便医生准确判断和处理。

满月宝宝接种疫苗后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添加新的辅食,确保摄入足够的水分。适当安排休息时间,减少外出活动,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若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多汗症 腹茧症 脑室炎 肛门瘙痒 克罗恩病 巴特综合征 糜烂性胃炎 脑动脉夹层 高血压性心脏病 胎粪堵塞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