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五岁半儿童~因轻度支原体感染肺炎住院治疗了十天~输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琳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立即预约
刘莉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胰头癌晚期靠输营养能活多久?

胰头癌晚期患者依靠静脉营养支持生存时间通常为1-6个月,具体时长与肿瘤进展速度、并发症控制及个体差异有关。

胰头癌晚期患者因肿瘤压迫或转移导致消化功能严重受损,常需依赖肠外营养维持生命。营养支持可改善恶病质状态,但无法阻止肿瘤进展。生存时间受多因素影响,营养状况较好且无严重并发症者可能维持3-6个月,而合并肝转移、肠梗阻或感染的患者生存期可能缩短至1-3个月。静脉营养需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需严格监测电解质平衡和肝功能,避免过度喂养综合征。部分患者联合镇痛、胆汁引流等姑息治疗可延长生存期。肿瘤消耗性代谢特点使单纯营养支持效果有限,体重持续下降仍是主要预后不良指标。

建议家属在营养支持同时关注患者舒适度,可配合少量流质饮食维持口腔功能,定期评估营养指标。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每日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防止血栓。疼痛管理需遵循三阶梯原则,及时与医护沟通调整方案。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临终关怀团队支持。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新生儿贫血的输血量是多少?

新生儿贫血的输血量一般为10-20毫升/千克体重,具体输血量需根据血红蛋白水平、临床症状及个体差异综合评估。

新生儿贫血输血量的确定需结合多项指标。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通常按10-15毫升/千克计算,足月儿可适当增加至15-20毫升/千克。输血前需检测血红蛋白值,当血红蛋白低于70克/升并伴有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等表现时考虑输血。对于合并心力衰竭或严重感染的患儿,应采用分次少量输血方式,每次5-10毫升/千克,间隔12-24小时重复输注。输血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发热、皮疹等输血反应。采用辐照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可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风险,推荐使用CPDA保存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其血细胞比容维持在0.55-0.65较为适宜。

新生儿贫血患儿输血后应保持体温稳定,避免剧烈体位变动。母乳喂养者需确保母亲摄入足量铁剂,配方奶喂养可选择铁强化配方。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血红蛋白回升情况,两次输血间隔不宜短于72小时。居家护理需注意观察皮肤黏膜颜色、活动力及吃奶量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返院评估。早产儿贫血可配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新生儿出生第6天黄疸17需要住院治疗嘛?

新生儿出生第6天黄疸值17mg/dL通常需要住院治疗。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当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能提示病理性黄疸,需医疗干预以避免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值17mg/dL属于中度偏高,需结合胎龄、出生体重、日龄等因素综合评估。足月健康新生儿若黄疸进展缓慢、无其他异常表现,可能通过蓝光照射等门诊治疗控制。但早产儿、低体重儿或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时,住院监测更为安全。病理性黄疸常见于母婴血型不合、感染、母乳性黄疸等情况,需完善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明确病因。住院期间可能采用蓝光治疗、静脉输液或换血疗法,同时监测胆红素下降趋势。

极少数情况下,若黄疸值虽达17mg/dL但上升速度已趋缓,且婴儿一般状态良好,医生可能建议密切随访而非立即住院。但居家观察需每日检测胆红素,一旦出现喂养困难、肌张力异常等表现须立即返院。母乳喂养儿可适当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但不可自行停母乳或使用偏方。

家长应遵医嘱配合治疗,避免因延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胆红素,观察皮肤黄染消退情况及婴儿反应。保持合理喂养和皮肤清洁,避免阳光直射退黄。若黄疸反复或加重,需及时返院评估。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心衰病人能输血浆吗?

心衰病人一般不建议输血浆,但在严重低蛋白血症或大出血等特殊情况下可考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血浆输注可能增加循环负荷,需严格评估风险与获益。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代偿能力下降,输注血浆可能导致血容量短期内快速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浆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能提高血液胶体渗透压,进一步促进组织液回流,诱发或加重肺水肿。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浆中的钠离子可能加剧水钠潴留。临床通常优先选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改善心功能,血浆输注仅作为其他治疗无效时的备选方案。

当心衰患者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导致顽固性水肿时,在严密监护下可少量输注血浆。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心衰时,需在容量监测下平衡输血与心功能保护。某些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需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时,应采用缓慢输注速率,配合利尿治疗。这些情况均需监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衰患者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以不引起胸闷气喘为度。定期监测体重,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诊。严格遵医嘱服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加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骨髓移植回输后多久涨血项?

骨髓移植回输后血象恢复时间通常为10-30天,具体时间与移植类型、个体差异及并发症等因素相关。

自体造血gan细胞移植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至0.5×10⁹/L以上多需10-20天,血小板计数恢复至20×10⁹/L以上常需15-25天。异基因移植因涉及免疫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可能延迟至15-30天,血小板恢复需20-30天。移植后5-7天开始监测血常规,初期每日检测观察粒细胞及血小板变化趋势。移植后10-14天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低谷期,此时需重点预防感染。血小板输注阈值通常设定为10×10⁹/L,活动性出血时需提高至20×10⁹/L。血红蛋白恢复相对滞后,多数患者在移植后3-6周逐渐回升。移植后30天未出现血象恢复需排查植入失败、病毒感染或药物毒性等因素。

移植后需保持口腔及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居住环境应每日消毒,限制探视人数。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嵌合状态检测,出现发热或出血倾向时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富含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但需避免过量摄入影响肝功能。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热门标签

头癣 肺结节病 胎儿水肿 半乳糖血症 髋关节结核 皮脂腺囊肿 病毒性心肌炎 耳源性脑膜炎 维生素K缺乏症 肥大细胞增多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