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妈在做放疗,听说人家说这个会有很多的并发症?请问医生这要怎么护理?该注意哪些啊?
首先要重视放疗所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配合服用人参皂苷Rh2类抗癌产品今幸胶囊(Rh2护命素),减轻放疗时的消化道和黏膜反应、骨髓抑制和局部渗出炎性改变。改善放疗所致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疲劳、感染、出血、脱发、胃口不好和睡眠不佳等,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感染机会,增加病人组织器官对放疗的耐受性。对抗放疗对外周血细胞造成的伤害,对骨髓造血功能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卵巢癌放疗护理中应做到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夏日空调温度设置不能过低,避免受凉;冬日应加强保暖,预防感冒;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即将生理盐水与相应的抗生素加入雾化吸入器中进行雾化吸入,每次15
min~20 min,2次/d;并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每次拍背3 min~5 min,以促使痰液排出。
2、注射部位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卵巢癌的放疗护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注射部位用两根碘伏棉棒连续消毒2次后,再行注射;输注化疗药物前,先用5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
ml,然后接上一次性头皮针,再行穿刺。确保穿刺成功之后,再接上已经配制好的化疗液体。以防因穿刺不成功,导致化疗药物渗入皮下,引起皮下组织坏死或感染;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3、口腔护理:卵巢癌放疗护理中应注意每餐前后用1∶2
000的洗必泰溶液漱口。出现口腔溃疡者,局部涂四氢叶酸钙或龙胆紫。霉菌感染者,局部涂制霉菌素。
4、心理护理:卵巢癌放疗护理时一定要注意心理护理,由于疼痛、发热、腹水等症状的出现以及化疗药物引起的种种副作用,均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加之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担心,以及昂贵的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的沉重经济压力,这些无法摆脱的忧虑时时困扰着她们。因此,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工作中,我们主动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开导、安慰和鼓励。
5、消化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卵巢癌患者的放疗护理中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之饮食,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忌生、冷、硬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已发生肠道感染者,立即用相应抗生素静脉点滴或口服,同时将抗生素加入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卵巢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nc/
卵巢癌腹腔热灌注化疗是通过加热化疗药物灌注腹腔杀灭癌细胞的方法,主要用于晚期卵巢癌腹膜转移治疗。该技术可能由肿瘤腹膜播散、常规化疗耐药、腹腔药物浓度不足、热疗增敏效应、局部控制需求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术中灌注、术后辅助、姑息治疗、联合全身化疗、精准控温等方式实施。
1、肿瘤腹膜播散:
卵巢癌易发生腹膜种植转移,癌细胞脱落后在腹腔内广泛播散形成粟粒样结节。热灌注化疗能使化疗药物直接接触腹膜表面病灶,43℃高温可破坏癌细胞膜稳定性,常用顺铂、紫杉醇等药物溶解于灌注液中循环加热,需配合减瘤手术清除肉眼可见病灶。
2、常规化疗耐药:
反复全身化疗可能导致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性,腹腔热灌注通过物理加热增强细胞膜通透性,使化疗药物更容易进入耐药细胞。高温还可抑制肿瘤细胞DNA修复酶活性,增强铂类药物交联作用,对复发性卵巢癌显示较好疗效。
3、腹腔药物浓度不足:
全身静脉给药时腹腔药物浓度仅为血浆浓度的20%-30%,而热灌注可使腹腔局部药物浓度达到静脉给药的20-1000倍。高浓度药物能渗透至腹膜下3-5毫米组织,对微小转移灶效果显著,但需注意肾毒性等不良反应监测。
4、热疗增敏效应:
42-45℃高温可选择性损伤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肿瘤微循环,同时增强化疗药物细胞毒作用。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加使肿瘤细胞更易凋亡,该协同效应能使某些化疗药物疗效提升10-100倍,但需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正常组织损伤。
5、局部控制需求:
晚期卵巢癌常见腹腔积液、肠梗阻等局部症状,热灌注能有效控制恶性腹水产生。通过循环灌注系统维持恒温60-90分钟,可杀灭游离癌细胞减少复发,配合腹腔置管可进行多次重复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期间建议采用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减轻肠道负担,可适量食用鳕鱼、豆腐等易消化蛋白质。治疗前后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移位,每日记录腹围变化观察腹水情况。保持腹部皮肤清洁干燥,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治疗后三个月内每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及腹部影像评估疗效。
卵巢癌淋巴转移后的生存期一般为12-24个月,实际生存时间受到肿瘤分化程度、转移范围、治疗方案、患者体质、并发症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肿瘤分化程度:
低分化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速度快,生存期相对较短。高分化肿瘤细胞接近正常组织,生长缓慢,对治疗反应较好,患者可能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病理报告中G1-G3分级可直观反映肿瘤分化水平。
2、转移范围:
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约为40%,若合并腹主动脉旁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生存期将明显缩短。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及分布区域,腹膜后广泛淋巴结融合提示预后不良。
3、治疗方案: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铂类化疗是标准治疗方案,紫杉醇+卡铂方案可使60%患者获得临床缓解。对BRCA突变患者,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9-13个月。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结合基因检测结果。
4、患者体质:
KPS评分>70分的患者对治疗耐受性更好,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化疗完成率可达85%。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变会限制治疗强度,血清白蛋白<35g/L提示营养风险需提前干预。
5、并发症控制:
肠梗阻、恶性腹水、深静脉血栓是常见并发症,及时行姑息性手术或腹腔穿刺可改善生活质量。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血栓发生率,规范化疼痛管理有助于保持患者活动能力。
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每周2次阻力训练维持肌肉量。饮食采用高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的地中海模式,每日摄入1.5g/kg优质蛋白,分5-6次少量进食。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必要时补充乳清蛋白粉或ω-3脂肪酸。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定期复查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出现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卵巢癌的检查费用一般在2000元到10000元,实际费用受到检查项目、医院级别、地区差异、医保政策、病情复杂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检查项目:
卵巢癌的常规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超声检查、盆腔磁共振成像等。肿瘤标志物检测费用约200-500元,超声检查费用约300-800元,盆腔磁共振成像费用约1000-3000元。不同检查项目的组合会影响总费用。
2、医院级别:
三甲医院的检查费用通常高于二甲医院。三甲医院的超声检查费用可能在500-800元,而二甲医院可能在300-500元。医院级别不同,设备精度和医生资质也存在差异。
3、地区差异:
一线城市的检查费用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的盆腔磁共振成像费用可能在2000-3000元,而省会城市可能在1500-2500元。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收费。
4、医保政策:
部分检查项目可以医保报销。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能报销50%-70%,超声检查可能报销60%-80%。医保类型和报销比例会显著影响患者实际支出。
5、病情复杂程度:
疑似转移病例需要增加检查项目。可能需要全身PET-CT检查,费用约7000-10000元。病情越复杂,需要的检查越多,总费用相应增加。
卵巢癌患者在检查期间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建议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等,同时补充新鲜蔬果。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维持体能。检查前需遵医嘱做好空腹等准备,检查后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积极心态对疾病诊治有重要帮助。
卵巢癌术后复发和转移常见症状包括盆腔疼痛、腹胀、消化异常、体重下降及异常阴道出血。复发症状多与原发部位或转移器官相关,需结合影像学与肿瘤标志物综合判断。
1、盆腔疼痛:
肿瘤局部复发可能压迫盆腔神经或组织,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间歇性刺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部分患者伴随排尿排便不适感,需通过盆腔超声或增强CT明确病灶位置。
2、腹胀腹水:
腹膜转移导致腹腔积液是典型表现,患者自觉腹部膨隆、紧绷感,可能出现进食后早饱。查体可见移动性浊音,超声检查可发现超过100毫升的腹水,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或渗出性。
3、消化系统症状:
肠管受侵或压迫可引起便秘腹泻交替、恶心呕吐等,肝转移时可能出现黄疸、肝区疼痛。胃肠镜检查可排除原发性消化道疾病,血清CA125水平常显著升高。
4、体重进行性下降:
半年内体重降低超过原体重10%需警惕,可能与肿瘤消耗、营养吸收障碍或进食减少有关。伴随血红蛋白下降、白蛋白降低等实验室指标异常时提示恶病质倾向。
5、异常阴道出血:
肿瘤侵犯子宫或阴道残端时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或血性分泌物,绝经后女性突发阴道流血更应重视。需行妇科检查排除局部复发,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确诊。
术后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检查,日常注意补充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适度进行八段锦等柔缓运动增强体质。出现持续性症状超过两周或短期内症状加重时,需立即返院进行PET-CT等全面评估。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提升免疫功能,降低复发风险。
卵巢癌早期CA12-5可能增高,但并非特异性指标。CA12-5升高主要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肝硬化腹水、妊娠期生理性变化等因素相关。
1、卵巢上皮性肿瘤:
约80%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会出现CA12-5水平升高,尤其是浆液性癌。肿瘤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抗原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清检测值异常。早期患者升高幅度可能较小,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刺激腹膜产生炎性反应,导致CA12-5轻度升高。这类患者通常伴有进行性痛经、性交痛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巧克力囊肿特征性表现。
3、盆腔炎症:
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腹膜刺激和输卵管积水,可能使CA12-5值达到100-200单位每毫升。急性期多伴有发热、下腹痛,慢性期可能出现不孕或宫外孕。
4、肝硬化腹水:
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腹水中含有大量CA12-5抗原,通过腹膜吸收进入血液。此类患者多有肝炎病史,伴随肝功能异常、门静脉增宽等特征。
5、妊娠期变化:
妊娠中晚期胎盘组织可分泌CA12-5,血清值可达正常值2-3倍。这种生理性升高在产后6-8周逐渐恢复正常,需与病理性升高鉴别。
建议35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尤其是有卵巢癌家族史者。日常注意观察腹胀、尿频等非特异性症状,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减少高脂肪饮食摄入。CA12-5轻度升高无需过度焦虑,但持续超过正常值3倍或进行性上升时,需完善增强CT或腹腔镜检查明确病因。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