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 腰椎间盘突出

游泳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游泳池的水到眼睛里会得结膜炎吗?

游泳池的水进入眼睛可能增加结膜炎的风险,可通过避免接触脏水、及时冲洗眼睛等方式预防。结膜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感染或化学刺激引起,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细菌感染:游泳池水中可能存在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接触后可能引发细菌性结膜炎。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每日4次,每次1滴。

2、病毒感染:腺病毒、疱疹病毒等可通过泳池水传播,导致病毒性结膜炎。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每日3次,每次1滴。

3、化学刺激:泳池消毒剂如氯气可能刺激眼睛,引起化学性结膜炎。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缓解症状,每日4次,每次1滴。

4、防护措施:游泳时佩戴防水泳镜,避免池水直接接触眼睛。游泳后及时用清水冲洗眼睛,减少病原体残留。

5、及时就医:若出现眼红、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游泳后可用温毛巾敷眼,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有助于眼部健康。适当进行眼部按摩,缓解疲劳。游泳前检查泳池水质,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场所。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如何预防游泳时小腿和大腿肌肉痉挛?

游泳时小腿和大腿肌肉痉挛可通过热身、补充电解质、保持水分、控制运动强度、及时放松等方式预防。肌肉痉挛通常由肌肉疲劳、电解质失衡、脱水、运动过度、寒冷刺激等原因引起。

1、热身:游泳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如高抬腿、弓步压腿等,帮助激活腿部肌肉,增加血液循环,降低肌肉紧张和痉挛的风险。热身时间建议控制在5-10分钟。

2、补充电解质:游泳过程中,汗液流失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尤其是钾、钠、镁等元素的缺乏容易引发肌肉痉挛。游泳前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或食物,如香蕉、椰子水、运动饮料等。

3、保持水分:脱水是肌肉痉挛的常见原因之一。游泳前、中、后都应适量饮水,避免身体缺水。建议每小时补充500-700毫升水,根据个人出汗量调整。

4、控制运动强度:过度运动会导致肌肉疲劳,增加痉挛的可能性。游泳时应根据自身能力控制速度和距离,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循序渐进地提升强度。

5、及时放松:游泳后及时进行腿部拉伸和放松,如小腿后侧拉伸、大腿前侧拉伸等,帮助缓解肌肉紧张,促进乳酸代谢,减少痉挛的发生。拉伸时间建议保持在10-15分钟。

预防游泳时肌肉痉挛,除了上述方法,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镁、钙、钾的食物,如坚果、绿叶蔬菜、乳制品等,同时保持规律运动,增强肌肉耐力和柔韧性。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小孩游泳后耳朵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孩游泳后耳朵疼可能由水进入耳道、耳垢软化、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损伤等原因引起。

1、水进入耳道:游泳时水进入耳道可能导致耳内压力变化,引起疼痛。处理方法包括倾斜头部让水流出,或用吹风机低温吹干耳朵,避免用棉签深入耳道。

2、耳垢软化:水浸泡使耳垢软化膨胀,可能堵塞耳道并引发疼痛。建议使用耳垢软化剂如碳酸氢钠滴耳液,每天滴1-2次,每次1-2滴,软化后自然排出。

3、外耳道炎:水中的细菌或真菌可能引发外耳道炎,表现为耳朵疼痛、瘙痒和红肿。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每天2-3次,每次2-3滴,严重时需就医。

4、中耳炎:水进入中耳可能引发中耳炎,表现为耳朵疼痛、听力下降和发热。需就医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口服液,每次250mg,每日3次,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每次125mg,每日2次。

5、鼓膜损伤:水压过大或不当清洁可能导致鼓膜损伤,引起剧烈疼痛和听力下降。需立即就医,避免进一步损伤,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混悬液,每次5-10mg/kg,每6-8小时一次。

小孩游泳后耳朵疼需注意耳部卫生,游泳时佩戴耳塞,避免长时间浸泡。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慢跑或骑自行车,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耳部恢复健康。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游泳耳朵进水了怎么处理?

游泳耳朵进水可通过倾斜头部、使用吹风机、滴耳液、咀嚼动作和就医处理。游泳耳朵进水通常由水压变化、耳道结构、耳垢堵塞、耳部感染和耳膜穿孔等原因引起。

1、倾斜头部:将头部向进水一侧倾斜,轻轻拉动耳垂,帮助水流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轻微进水情况。避免用力摇晃头部,以免水进入更深位置。

2、使用吹风机:将吹风机调至低热风档,距离耳朵约30厘米,轻轻吹拂。热风有助于蒸发耳道内的水分。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过热损伤耳部皮肤。

3、滴耳液:使用含有酒精或醋的滴耳液,帮助干燥耳道。滴入几滴后,保持头部倾斜数分钟。酒精和醋具有挥发性和抗菌作用,能有效预防感染。

4、咀嚼动作:通过咀嚼口香糖或食物,促进耳道内水分的排出。咀嚼动作能刺激耳咽管开放,帮助平衡耳内外压力,缓解不适感。

5、就医处理:若进水后出现疼痛、听力下降或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使用专业工具吸出水分,或开具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

日常护理中,游泳时可佩戴耳塞预防进水,保持耳道清洁避免耳垢堆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坚果,增强免疫力。运动方面,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或游泳,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耳部健康。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游泳池的水对皮肤有没有伤害?

游泳池的水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主要与消毒剂、pH值失衡以及长时间浸泡有关。为减少伤害,建议游泳后及时冲洗皮肤,使用保湿护肤品,并控制游泳时间。氯是游泳池常用的消毒剂,虽然能有效杀灭细菌,但过量使用或长时间接触可能刺激皮肤,导致干燥、瘙痒甚至过敏。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的人群,如儿童或敏感肌,更容易受到影响。游泳池水的pH值通常在7.2-7.8之间,若pH值过高或过低,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酸性保护层,增加皮肤敏感性和感染风险。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使皮肤角质层过度水合,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脱皮或红肿现象。游泳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皮肤,去除残留的氯和其他化学物质,随后涂抹保湿霜或乳液,帮助修复皮肤屏障。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控制游泳时间,每次不超过1小时,以减少皮肤长时间暴露在池水中的风险。对于皮肤敏感或已有皮肤病的人群,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必要时使用防护性护肤品或药物。游泳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但需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因池水问题引发皮肤不适。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癫痫 绝育 手癣 脊柱结核 踝关节扭伤 升主动脉瘤 输卵管囊肿 房室传导阻滞 内生软骨瘤病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