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惊厥来袭,这些事情你得了解!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孩高烧惊厥的症状?

小孩高烧惊厥主要表现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突发全身抽搐、意识丧失,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高烧惊厥的症状主要有双眼上翻或凝视、四肢强直或抽动、口唇青紫、牙关紧闭、短暂呼吸暂停等。

1、双眼上翻或凝视

患儿在发作时眼球会固定向上翻或凝视不动,这是大脑异常放电导致眼部肌肉不受控制的表现。家长需立即将孩子置于安全侧卧位,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同时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多数单纯性热性惊厥不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2、四肢强直或抽动

四肢肌肉群突发强直性收缩或阵挛性抽动是典型表现,可能伴随关节僵硬。发作时应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清除周围尖锐物品。若抽搐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考虑复杂性热性惊厥可能,应及时送医排除脑炎等疾病。

3、口唇青紫

由于短暂呼吸暂停或换气不足,患儿可能出现口周发绀。发作结束后呼吸会自然恢复,家长无须进行人工呼吸。但需观察是否伴有喉鸣音或喘息,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喉痉挛或哮喘等并发症。

4、牙关紧闭

咀嚼肌痉挛会导致牙齿紧咬,此时禁止强行撬开牙齿或塞入物品。发作后部分患儿会出现嗜睡状态,这是抽搐后的正常生理现象,通常1-2小时内可自行缓解。若意识障碍持续超过2小时需警惕颅内病变。

5、短暂意识丧失

患儿对呼唤和疼痛刺激无反应,可能伴随大小便失禁。发作后会有短暂定向力障碍,表现为哭闹或迷茫状态。家长应保持镇定,记录发作形式和时间,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发作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

对于发生过热性惊厥的患儿,家长应定期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发作期间禁止喂食喂水,防止误吸。建议完善脑电图检查排除癫痫,6岁以下儿童反复发作可考虑预防性使用地西泮。日常注意营养均衡,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概率。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高热惊厥后遗症有哪些?

高热惊厥后遗症主要包括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癫痫发作、行为异常及学习能力下降。高热惊厥通常由感染性疾病引发,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多数预后良好,但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1、认知功能障碍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异常。这与惊厥时脑细胞短暂缺氧有关,尤其易发生在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或24小时内多次发作的情况。轻度认知障碍可通过认知训练改善,严重者需神经康复干预。

2、运动障碍

持续高热惊厥可能导致基底节区损伤,引发肌张力异常、共济失调等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动作笨拙、行走不稳,需通过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3、癫痫发作

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后续发生癫痫的概率增高,尤其是存在家族史或脑电图异常者。常见类型包括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局灶性发作,需长期服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物控制。

4、行为异常

部分患儿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攻击行为或多动症状,可能与颞叶海马区损伤有关。行为矫正治疗结合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症状,严重病例需使用阿立哌唑等精神类药物干预。

5、学习能力下降

长期反复惊厥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和学业表现,表现为阅读困难、计算能力低下。需通过个性化教育计划和神经心理评估制定干预方案,必要时进行专业的学习障碍康复训练。

对于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应定期进行发育评估,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避免过度疲劳。建议每3-6个月复查脑电图,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日常注意预防感染,发热时及时降温,体温超过38.5℃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适当补充锌、维生素B族等神经营养素,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光声刺激。若出现异常肢体抽动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排查癫痫发作。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惊厥高热中医如何治疗?

小儿惊厥高热可通过中药汤剂、针灸推拿、外治疗法等方式干预。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

小儿惊厥高热多因外感风热或肝风内动所致,中医治疗以清热熄风为主。常用中药汤剂包括羚角钩藤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其中羚角钩藤汤适用于肝风内动型高热抽搐,含羚羊角粉、钩藤等成分;安宫牛黄丸针对热入心包证,含牛黄、麝香等开窍醒神成分;紫雪丹则擅治热毒炽盛型惊厥。针灸常选取人中、合谷、太冲等穴位快速止痉,推拿可采用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辅助退热。外治法可用中药煎汤擦浴或贴敷涌泉穴,如薄荷、冰片等具有挥发性的药物。

治疗期间家长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惊厥发作后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利于病情控制。日常注意预防感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有惊厥史的孩子发烧多少度吃退烧药?

有惊厥史的孩子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建议服用退烧药。

惊厥史患儿发热时需更积极控制体温,因体温骤升可能诱发再次抽搐。退烧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两者均能有效降温且安全性较高。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给药间隔需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物理降温可辅助使用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或冰敷。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出现持续嗜睡、呕吐或抽搐发作应立即就医。

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鼓励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避免穿着过多衣物影响散热。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发烧说胡话属于惊厥吗?

发烧说胡话不属于惊厥,但可能是高热惊厥的前兆表现。高热惊厥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等症状,而说胡话多与高热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引起发热伴精神症状的常见原因有病毒性感染、细菌性脑膜炎、电解质紊乱、热性惊厥前期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1、病毒性感染

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可引起高热及神经系统症状。病毒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谵妄状态,表现为胡言乱语、定向力障碍。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配合物理降温。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或意识障碍加重需及时就医。

2、细菌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除发热外,常伴随剧烈头痛、颈项强直及精神行为异常。脑膜刺激征阳性是重要鉴别点,需通过腰椎穿刺确诊。治疗需及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遗症。

3、电解质紊乱

高热大量出汗可能导致低钠血症,血钠低于125mmol/L时可出现谵妄症状。儿童更易发生电解质失衡,表现为烦躁不安、言语混乱。需通过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纠正,同时监测血电解质变化。

4、热性惊厥前期

部分儿童高热惊厥发作前会出现异常兴奋、言语增多等前驱症状。体温超过38.5℃时脑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能先表现为说胡话后转为抽搐。可预防性使用地西泮栓剂,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炎、癫痫等疾病可能以发热伴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脑电图检查可见异常放电,头颅MRI有助于发现脑实质病变。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或免疫调节治疗。

发热伴精神异常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建议每小时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8.5℃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流质饮食。观察有无抽搐先兆症状,如出现眼球上翻、四肢僵硬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婴幼儿患者建议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恢复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保证充足睡眠促进恢复。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热门标签

花粉症 青光眼 绦虫病 胃下垂 光泽苔藓 急性尿道炎 不安腿综合症 反流性食管炎 颈部恶性肿瘤 淋巴细胞白血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