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恶性淋巴癌需要注意的诊断事
1. 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但不能作为最终诊断的依据。
2. 病理诊断方法为:HE染色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疑难病例加用遗传学诊断、流式细胞学诊断。
3. 病理诊断标准为WHO 2001年恶性淋巴瘤分类标准。郑州大学一附院肿瘤科张明智
4.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必不可少。有些淋巴瘤根据骨髓和血像即可确诊。有些淋巴结活检误诊断为淋巴瘤,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后发现是其他类型的白血病。
5. 化疗前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心电图,纵膈CT(无经济条件者拍胸片),腹部B超,LDH及LDH3,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及骨髓检查。常规胸片没有显示异常者并不等于纵隔淋巴结没有肿大。
6.应用Ann Arbor或Cotswolds分期。特殊组织器官发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可采用专用的分期。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淋巴癌专题: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lb/
舌头的恶性肿瘤通常需要高度重视并及时治疗,可能影响语言、吞咽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舌头的恶性肿瘤多为舌癌,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舌部溃疡久治不愈、肿块快速增大、疼痛放射至耳部等症状。早期可通过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控制,中晚期需结合化疗或靶向治疗。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少数为腺样囊性癌或肉瘤。确诊需依靠活检病理检查,影像学评估可明确侵犯范围。
建议避免烟酒刺激,保持口腔清洁,出现舌黏膜白斑、红斑等癌前病变时定期复查。
荨麻疹与恶性肿瘤通常没有直接关联,但少数情况下可能由肿瘤相关免疫异常诱发。
荨麻疹多数由过敏反应、感染或物理刺激引起,表现为皮肤风团和瘙痒,属于独立疾病。过敏原如食物、药物或花粉可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和渗出。感染因素包括病毒或细菌引发的免疫应答异常。物理性荨麻疹则因摩擦、压力或温度变化直接刺激皮肤。
极少数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可能通过异常免疫激活诱发慢性荨麻疹,此时皮疹往往持续超过6周且常规抗过敏治疗无效。肿瘤细胞可能分泌炎性因子干扰免疫平衡,或产生特异性抗体激活肥大细胞。但此类情况不足荨麻疹总病例的百分之一,需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和影像学确诊。
日常应避免已知过敏原,出现持续不愈的荨麻疹建议就医排查潜在病因。
恶性淋巴瘤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反应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可长期生存。
霍奇金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通常较高,早期患者通过放疗联合化疗可达较好效果。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差异较大,惰性淋巴瘤进展缓慢但难以根治,侵袭性淋巴瘤对化疗敏感但易复发。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包括年龄、乳酸脱氢酶水平、体能状态评分、结外侵犯部位数量等。国际预后指数可作为评估工具,低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超过10年。靶向药物如利妥昔单抗的应用显著改善了B细胞淋巴瘤的生存率,CAR-T细胞疗法为难治性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治疗期间需保持营养均衡,避免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评估。
甲状腺结节钙化不一定是恶性的,多数为良性表现,少数可能与恶性病变相关。
甲状腺结节钙化是超声检查中常见的现象,通常与结节内钙盐沉积有关。良性钙化多表现为粗大、环状或蛋壳样钙化,常见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疾病,这类钙化通常边界清晰且生长缓慢。恶性钙化则多为微小、点状或砂砾样钙化,常伴随结节边界模糊、纵横比大于一等超声特征,可能与甲状腺癌相关。临床需结合结节大小、形态、血流信号及患者病史综合评估。
若超声提示恶性征象,如微钙化合并低回声、边缘不规则等,需进一步行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对于无恶性特征的钙化结节,建议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日常避免颈部过度压迫,保持均衡饮食并控制碘摄入量。
恶性肿瘤一般不建议单独使用远红外线治疗仪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远红外线治疗仪主要通过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可能对肿瘤患者的某些症状有辅助改善作用。但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以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规范医疗手段为核心,远红外线治疗仪无法直接杀灭癌细胞或抑制肿瘤生长。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灼伤或肿瘤组织因温度升高加速增殖的风险,尤其对体表肿瘤或转移灶需谨慎。
肿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配合使用物理疗法,同时严格监测病灶变化。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避免自行采用未经验证的替代疗法延误正规治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