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中的一种或两种,大多数霍奇金病均可被治愈。单独放射治疗可使90%以上的Ⅰ期或Ⅱ期病人达到治愈。治疗只需在门诊进行,疗程约4—5周。放射部位为受累的淋巴结和周围淋巴结。
胸部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在放疗之前或之后应给予化学治疗,通过这种联合治疗,85%的病人可被治愈。
Ⅲ期霍奇金病的治疗随不同的情况而有差异。若病人无症状,有时可给予单独的放射治疗。有65%—75%的病人可被治愈。加入化学治疗可使治愈的可能性提高到75%—80%。若病人有症状,应给予化学治疗或再加入放射治疗。此类病人治愈率介于70%—80%。
对Ⅳ期病人一般用联合化疗。每一化疗周期持续1个月,总疗程为6个月或6个月以上。尚有其他联合化疗方案。即使对这一晚期病人,仍有50%以上的病人可被治愈。
非霍奇金淋巴瘤常播散到全身各处。对某些病人而言,完全的治愈是可能的。对另外部分病人,治疗能延长生命并改善症状达数年之久。治愈或长期存活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淋巴瘤的分期和播散的部位。当然,作出使用化疗的决定对病人和医生来说都是困难的。尽管化疗能极大地增加病人的治愈机会,但其副作用是显著的。化疗药物可引起短暂或持久的不育,增加感染的危险性以及引起脱发。一些病人在放疗或化疗以后5—10年或更长时间可以发生白血病。但是,对于恶性淋巴瘤患者来说,这样的治疗方法还是最佳的选择。
影响淋巴癌的预后的因素:
1.年龄:何杰金氏病患者小于50岁比大于50岁生存率高,非何杰金淋巴瘤儿童和老年患者预后一般比年龄在20~50岁者差。
2.性别:在何杰金氏病患者中,女性治疗后生存率较高,而在非何杰金淋巴瘤中,男女预后无多大差别。
3.病理:何杰金氏病患者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94.3%,结节硬化型和混合细胞型次之,而以淋巴细胞削减型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仅27.4%。非何杰金淋巴瘤中,滤泡型淋巴细胞分化好,6年生存率为61%;弥漫型淋巴细胞分化差,6年生存率为42%;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4年生存率为30%。
4.分期:何杰金氏病患者,Ⅰ期5年生存率为92.5%,Ⅱ期为86.3%,Ⅲ期为69.5%,EF期为31.9%。
5.全身症状:伴有全身症状的何杰金氏病患者预后比无全身症状者差,而对非何杰金淋巴瘤,全身症状对预后的影响较小。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淋巴癌专题: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lb/
高钾血症引起心动过缓主要与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受抑制有关。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升高、动作电位时程缩短、传导速度减慢等电生理改变,进而引发心动过缓。
血钾浓度轻度升高时,心肌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减小,细胞兴奋性增高,可能出现一过性心动过速。但随着血钾浓度进一步升高,心肌细胞钠通道激活受抑制,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降低,传导速度减慢。同时高钾使心肌细胞复极化加速,动作电位时程缩短,有效不应期缩短。这些改变可导致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心动过缓。严重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静息电位接近阈电位,可发生心脏停搏。
高钾血症引起心动过缓的机制还包括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高钾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迷走神经张力,进一步加重心动过缓。高钾血症常伴随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可加重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与高钾血症协同作用时,心动过缓可能更为明显。
出现高钾血症相关心动过缓时,需立即就医处理。治疗包括静脉注射钙剂拮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使用胰岛素和葡萄糖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控制高钾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土豆等,避免使用可能升高血钾的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肾功能不全患者更需警惕高钾血症的发生。
耳朵胀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耳朵胀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充血肿胀,可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周10-15分钟。按摩可采用耳垂牵拉法,用拇指和食指轻捏耳垂向下牵拉,配合耳周穴位按压,但需避开耳道开口。若由炎症引起,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滴耳剂,或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咽鼓管异常者可尝试捏鼻鼓气法,闭口捏住鼻孔轻轻呼气,帮助调节中耳压力。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潜水等可能加重耳压的行为,保持耳道干燥清洁,若症状持续或伴听力下降需及时就诊。
阿奇霉素对新冠病毒感染通常无效。新冠病毒感染属于病毒感染,而阿奇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阿奇霉素适用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性咽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通常由病毒本身或免疫反应导致,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法缩短病程,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性风险。少数情况下,若合并细菌感染如细菌性肺炎,医生可能根据病情评估后联合使用阿奇霉素,但需严格遵循医嘱。
出现发热、咽痛等疑似新冠症状时,建议优先进行抗原检测确认,对症治疗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注意休息与营养补充。
尿路感染服用三金片和左氧氟沙星通常需要3-7天见效,具体恢复时间与感染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
三金片作为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生素,两者联用可协同抑制尿路常见致病菌。轻度感染患者用药后3天内尿频尿急症状可能减轻,复杂感染或合并基础疾病者可能需要5-7天。治疗期间需观察体温变化及排尿症状改善情况,若用药3天无缓解或出现腰痛发热需复诊。药物使用必须完成全程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应遵医嘱用药,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左氧氟沙星可能引起头晕或胃肠道反应,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并注意补充水分。
治疗期间每日饮水量建议保持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及会阴部清洁不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食用西瓜、冬瓜等利尿蔬果。女性患者需注意经期卫生,性生活后及时排尿。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老年人应监测肝肾功能。若反复发作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必要时延长疗程或调整用药方案。
肾结石疼痛可通过多饮水、热敷、药物镇痛、体位调整及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肾结石疼痛通常由结石移动刺激尿路、尿路梗阻或继发感染引起。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3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小结石排出。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柠檬水,避免浓茶咖啡等含草酸饮料。排尿时疼痛可能加重,但持续冲刷尿路能减少结石滞留时间。
2、热敷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腰部或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热敷可放松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合并发热时禁用该方法。
3、药物镇痛剧痛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布洛芬缓释胶囊或曲马多片等镇痛药。合并感染需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禁用自行加大药量或长期依赖止痛药。
4、体位调整采取膝盖弯曲的侧卧位能减轻输尿管压力。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结石移位加剧疼痛,但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结石下移。
5、就医治疗若出现持续绞痛、血尿、发热呕吐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根据结石大小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大于6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日常需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长期预防可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保持每日规律运动。突发疼痛时避免盲目按压腰部,记录疼痛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供医生参考。结石成分分析后需针对性调整饮食结构,如尿酸结石患者需低嘌呤饮食。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