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发烧用鸡蛋清降温的后果有哪些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疑病症的后果有哪些?

疑病症可能引发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社会功能受损、医源性伤害及经济负担加重等后果。疑病症又称疾病焦虑障碍,患者对健康状况过度担忧,可能反复就医检查或回避医疗行为。

1、焦虑障碍

持续存在的疾病恐惧会诱发广泛性焦虑,表现为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患者可能因反复确认身体症状而加重焦虑循环,需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焦虑药物。

2、抑郁障碍

长期未缓解的疾病疑虑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抑郁症状。患者常伴随睡眠障碍和食欲改变,需结合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米氮平片等抗抑郁剂,严重时需住院治疗。

3、社会功能受损

过度关注健康问题会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导致人际关系疏离。部分患者因频繁请假就医面临职业危机,需通过社交技能训练逐步恢复社会参与度,必要时寻求职业心理咨询支持。

4、医源性伤害

反复接受非必要医疗检查可能引发放射性暴露或药物副作用风险。如多次CT检查增加辐射累积,非必要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诊疗。

5、经济负担加重

持续的医疗检查和跨院就诊会产生高额费用,部分患者因病耻感隐瞒就诊史导致重复检查。建议建立固定医患关系,通过分级诊疗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疑病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建议家属避免过度回应患者的疾病诉求,可陪同参与正念训练等团体心理活动。若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需至精神科进行系统评估和治疗方案调整。

杨乐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一岁宝宝发烧39度怎么降温?

一岁宝宝发烧39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调整环境、补充水分、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烧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环境因素、代谢异常、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重复进行擦拭,每次持续10分钟,间隔30分钟观察体温变化。若宝宝出现寒战或不适需立即停止。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或药物降温前的辅助处理。

2、药物降温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一岁宝宝可选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栓剂。药物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药联用。服药后30分钟监测体温,若持续高热或出现皮疹、呕吐等症状需停药就医。退热药每日使用不超过4次,间隔至少4小时。

3、调整环境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50%-60%,减少衣物至单层棉质透气款。避免包裹过厚或使用电热毯,可开窗通风但避免直吹冷风。发热期间禁止洗澡或外出受凉。环境调整有助于散热,但需注意避免因过度降温导致寒战,寒战会加重体温上升。

4、补充水分

每15-20分钟喂食5-10毫升温水、母乳或口服补液盐溶液,观察排尿量和颜色。拒绝饮水的宝宝可用滴管少量多次喂服。发热时水分丢失加快,脱水可能诱发热性惊厥。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

5、及时就医

体温持续39摄氏度以上超过24小时,或伴随嗜睡、抽搐、皮疹、呼吸急促、拒绝进食等症状时,需急诊处理。就医前记录发热时间、最高温度、用药情况,准备疫苗接种本供医生参考。血常规和CRP检查可帮助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必要时需进行腰椎穿刺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发热期间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记录在纸质表格上以便就医时展示。保持宝宝安静休息,暂停添加新辅食。退热后仍要观察3天是否出现咳嗽、腹泻等继发症状。日常可通过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预防感染性发热,避免接触患病家庭成员。若一年内发热超过6次或伴有生长发育迟缓,需排查免疫缺陷或遗传代谢性疾病。

许瑞英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如果有肾癌哪些指标一定会高?

肾癌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典型症状,部分实验室指标可能升高,但并非绝对特异性。

肾癌可能导致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等非特异性指标异常。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也可能轻度升高,但这些指标缺乏诊断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发现肾脏占位性病变时,需结合病理活检确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钙血症、肝功能异常等副肿瘤综合征表现。

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日常注意避免吸烟、控制血压等危险因素。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牙周炎发烧怎么降温?

牙周炎引起的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方式缓解。牙周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物理降温是牙周炎发烧时的首选方法,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的情况。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有助于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同时保持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漱口,减少细菌滋生。多喝温水补充体液,促进新陈代谢,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帮助散热。物理降温需每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观察降温效果。

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降温。常用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退热效果。但需注意这些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有消化道溃疡史者慎用。儿童患者需使用儿童专用剂型如布洛芬混悬滴剂,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使用退热药物后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短时间内重复用药。若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有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其他感染源。

牙周炎患者出现发烧症状时,除降温处理外还需针对病因治疗。日常应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牙周问题,吸烟者需戒烟以减少对牙周组织的刺激。若反复出现牙周炎伴发热,建议完善血糖等检查排除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增强免疫力。体温恢复正常后仍需完成全程抗感染治疗,防止病情反复。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宝宝发烧怎么物理降温最好 三种物理降温方法适合宝宝?

宝宝发烧可通过温水擦拭、减少衣物、调节室温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温水擦拭是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使用32-34摄氏度的温水浸湿毛巾后拧干,轻轻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擦拭时需避开胸腹部,动作要轻柔避免摩擦损伤皮肤。减少衣物有助于散热,可脱去过多衣物仅保留单层棉质内衣,避免包裹过紧影响散热。调节室温至24-26摄氏度较为适宜,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冷风直吹,必要时使用空调或风扇降低环境温度。这三种方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操作简单且安全性较高。

物理降温期间需每30分钟复测体温,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耳鸣 垂体卒中 急性肝衰竭 慢性胆囊炎 肾动脉狭窄 化脓性眼内炎 脉络丛乳头状瘤 垂体依赖性库欣病 感应性妄想性障碍 波伊茨-耶格综合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