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肝病科

慢性乙型肝炎由什么病毒所致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慢性乙型肝炎会传染吗?

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中,了解传播途径并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1、血液传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可通过输血、共用注射器、纹身、穿耳洞等途径传播。避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可减少感染风险。

2、母婴传播:HBV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孕期进行HBV筛查,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3、性接触传播:HBV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尤其是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固定性伴侣、避免高危性行为,可降低感染风险。

4、日常生活接触:HBV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传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等,可进一步减少感染风险。

5、预防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同时,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接种疫苗、避免高危行为、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若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测和治疗。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慢性乙型肝炎对寿命的影响?

慢性乙型肝炎对寿命的影响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干预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寿命。未经治疗或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因肝功能衰竭或肝癌导致寿命缩短。

1、早期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早期无明显症状,但病毒持续复制会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接受抗病毒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片0.5mg每日一次、替诺福韦酯300mg每日一次,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2、病情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影像学检查。病情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需结合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每日三次进行辅助治疗。

3、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至关重要。避免饮酒、吸烟,保持规律作息,减轻肝脏负担。饮食上以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等。

4、并发症预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警惕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如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若发现早期肝癌,可通过肝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提高生存率。

5、心理支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因长期治疗和病情不确定性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支持和疏导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可通过心理咨询或加入病友互助小组获得支持。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坚持规范治疗,定期监测病情,同时注重饮食和运动管理。饮食上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燕麦、鸡蛋、瘦肉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但需避免过度劳累。通过综合管理,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延长寿命。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情况:病毒载量高、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肝癌家族史、妊娠期感染。具体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个体化选择。

1、病毒载量高:当患者血液中乙肝病毒DNA水平较高时,表明病毒复制活跃,可能对肝脏造成持续损害。此时需启动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0.5mg每日一次、替诺福韦酯300mg每日一次、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风险。

2、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ALT/AST持续升高,提示肝脏存在炎症或损伤。抗病毒治疗可减轻肝脏负担,改善肝功能。同时,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饮酒和服用肝毒性药物,以保护肝脏健康。

3、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可延缓肝硬化进程,降低肝功能失代偿风险。对于已出现肝硬化的患者,需结合肝移植等手术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4、肝癌家族史: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其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癌的风险较高。早期启动抗病毒治疗可降低肝癌发生率。同时,患者需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AFP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癌。

5、妊娠期感染:妊娠期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可能将病毒传播给新生儿。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常用药物为替诺福韦酯300mg每日一次。分娩后,新生儿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以预防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期间,需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肝功能。同时,定期复查病毒载量、肝功能和肝脏影像学检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慢性乙型肝炎常用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保肝药物等多种方式实现,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

1、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是核苷类似物,每日一次口服0.5mg,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替诺福韦酯每日一次口服300mg,适用于长期治疗。拉米夫定每日一次口服100mg,但易产生耐药性,需谨慎使用。

2、免疫调节药物:干扰素α-2b每周皮下注射3次,每次300万单位,可增强机体免疫反应。聚乙二醇干扰素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疗效更持久,但副作用较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保肝药物:水飞蓟宾每日三次口服140mg,可改善肝功能。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日三次口服,每次75mg,具有抗炎保肝作用。谷胱甘肽每日一次静脉注射,可减轻肝细胞损伤。

4、抗纤维化药物:秋水仙碱每日一次口服0.5mg,可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吡非尼酮每日三次口服,每次200mg,适用于肝纤维化早期治疗。

5、辅助治疗药物:维生素C每日一次口服500mg,可增强抗氧化能力。维生素E每日一次口服400mg,有助于保护肝细胞。辅酶Q10每日一次口服100mg,可改善肝脏能量代谢。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和熬夜。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怎么治?

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可通过补液、饮食调节、药物干预等方式治疗。轮状病毒感染通常由接触病毒污染物、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轮状病毒胃肠炎易导致脱水,口服补液盐ORS是首选,每包溶解于250毫升温水中,每日分次服用。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液,如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2、饮食调节: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苹果、香蕉等。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者可选择无乳糖配方奶粉。

3、药物干预:蒙脱石散3克/次,每日3次可吸附病毒和毒素;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袋/次,每日2次可调节肠道菌群;必要时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2毫克/次,每日2次。

4、预防措施: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

5、环境消毒:对患者接触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按1:100比例稀释后擦拭表面。

轮状病毒胃肠炎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及时就医。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热门标签

脱水 肺水肿 手汗症 胆管肿瘤 痉挛性斜颈 流行性感冒 妊娠期糖尿病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 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