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面瘫

面瘫有后遗症了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面瘫的后遗症都是什么?

面瘫的后遗症主要包括面部肌肉萎缩、联动运动异常和鳄鱼泪综合征等。

面瘫后遗症的发生与神经损伤程度和恢复情况密切相关。面部肌肉萎缩通常出现在长期未恢复的患者中,由于面部神经支配减弱导致肌肉体积减小。联动运动异常表现为眨眼时口角不自主抽动或微笑时眼睑闭合,这是因为神经纤维再生过程中出现错位连接。鳄鱼泪综合征是进食时患侧眼睛流泪的现象,源于支配唾液腺的神经纤维错误再生至泪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部紧绷感或轻微疼痛,这与神经修复过程中的异常放电有关。

面瘫患者应避免面部受凉,可适度进行面部肌肉按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10年面瘫后遗症治好了?

面瘫后遗症经过规范治疗和长期康复训练可能得到改善。面瘫后遗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面瘫后遗症通常由面神经损伤、血液循环障碍、肌肉萎缩、神经功能失调、瘢痕粘连等因素引起。

1、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面部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恢复神经功能。常用穴位包括地仓、颊车、阳白等。针灸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配合电针刺激效果更佳。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酸胀感,属于正常现象。针灸治疗对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有较好效果。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地巴唑等营养神经药物。这些药物有助于修复受损神经,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对于伴有炎症反应的患者,可能需要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方法。这些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促进神经修复。物理治疗通常需要多次重复进行才能见效。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避免烫伤皮肤。物理治疗对改善面部肌肉活动度有帮助。

4、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面瘫后遗症患者,可考虑面神经减压术或肌肉移植术等手术治疗。手术可以解除神经压迫或重建面部肌肉功能。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适应症,术后需要配合康复训练。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

5、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包括面部肌肉按摩、表情肌训练、发音练习等方法。这些训练可以增强面部肌肉力量,改善协调性。训练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可以对着镜子练习各种表情动作。康复训练对恢复面部对称性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面瘫后遗症患者平时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蛋类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进行面部肌肉训练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牵拉。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如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面瘫后遗症吃什么药?

面瘫后遗症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银杏叶片、胞磷胆碱钠胶囊、泼尼松片等药物。面瘫后遗症可能与神经损伤、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反应、免疫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选择药物。

1、甲钴胺片

甲钴胺片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能促进神经髓鞘修复和神经传导功能恢复,适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面瘫后遗症。该药可改善面部肌肉麻木、无力等症状,需避免与氯霉素等药物联用。

2、维生素B1片

维生素B1片参与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对神经炎性病变引起的面瘫后遗症有辅助治疗作用。长期服用需注意可能引起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建议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刺激。

3、银杏叶片

银杏叶片含有黄酮苷类成分,能改善微循环并减轻神经缺血缺氧损伤,适用于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面部神经功能恢复。使用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与抗凝药物合用。

4、胞磷胆碱钠胶囊

胞磷胆碱钠胶囊作为神经保护剂,可促进脑代谢和神经递质合成,对中枢性面瘫后遗症有一定改善作用。癫痫患者慎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短暂血压下降。

5、泼尼松片

泼尼松片用于免疫异常或炎症反应导致的面神经水肿,需短期小剂量使用以减轻神经压迫。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加强血糖监测,长期应用可能诱发骨质疏松。

面瘫后遗症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可配合面部肌肉按摩、针灸等康复训练,日常避免冷风直吹面部。饮食宜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的糙米、瘦肉等食物,限制高盐高脂饮食。建议定期复查神经功能,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面瘫后遗症康复训练的方法?

面瘫后遗症可通过面部肌肉训练、物理治疗、针灸疗法、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康复训练需根据后遗症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

1、面部肌肉训练:

针对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等瘫痪肌群进行针对性锻炼。抬眉训练可预防额纹消失,闭眼训练能改善眼睑闭合不全,鼓腮练习有助于恢复口角对称性。训练需遵循从静态维持到动态收缩的渐进原则,每日3-5组,每组10-15次。

2、物理治疗:

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重建,配合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能软化纤维化组织,生物反馈疗法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肌肉运动模式。治疗频率建议每周3次,疗程不少于2个月。

3、针灸疗法:

选取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等面部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远端取穴如合谷、足三里。电针刺激可增强肌纤维募集能力,灸法则适用于气血亏虚型患者。治疗初期宜浅刺轻捻,后期可加强刺激量,10次为1疗程。

4、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可促进轴突再生,改善肌肉萎缩。对于肌张力异常者可短期使用肌肉松弛剂,中药制剂如牵正散具有祛风通络功效。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评估药物不良反应。

5、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病后心理预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镜像训练结合正念冥想能改善体像障碍,团体治疗可增强社交信心。家属应参与心理支持过程,建立正向康复动机。

康复期间需保持面部保暖避免冷风刺激,饮食宜选择易咀嚼的软质食物,减少坚果等需大力咀嚼的食品。每日用温毛巾敷脸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佩戴眼罩保护暴露的角膜。建议坚持6个月以上的系统训练,配合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改善整体代谢。定期复查肌电图评估神经恢复情况,后遗症超过1年者需考虑整形外科会诊。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面瘫后遗症挂什么科室的号?

面瘫后遗症建议挂神经内科或康复医学科。面瘫后遗症的处理需根据症状特点选择科室,主要涉及神经功能评估、康复治疗及并发症管理。

1、神经内科:

面瘫后遗症若伴随面部肌肉抽搐、联动运动等神经系统症状,需优先就诊神经内科。该科室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测等手段评估面神经损伤程度,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针对顽固性面肌痉挛可考虑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合并三叉神经痛时需药物干预。

2、康复医学科:

病程超过3个月的功能障碍患者适合转诊康复医学科。采用面部肌肉电刺激、针灸结合表情肌训练等综合康复手段,改善口角歪斜、闭眼不全等症状。针对严重联带运动可进行生物反馈治疗,配合面部按摩预防肌肉萎缩。

3、中医针灸科:

传统针灸对恢复期面瘫后遗症有独特疗效。选取阳白、四白、地仓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配合艾灸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需注意急性炎症期禁用强刺激手法,避免加重神经水肿。

4、整形外科:

病程超过1年且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患者,可考虑整形外科会诊。针对眼睑闭合不全可能实施黄金负重植入术,严重口角歪斜适用静态悬吊术或跨面神经移植术。

5、心理科:

长期容貌改变易引发社交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科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病耻感,必要时联合抗焦虑药物。建议家属参与心理疏导,建立正向康复预期。

日常护理需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用指腹环形按摩患侧肌肉每日3次。饮食选择软质食物减少咀嚼负担,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坚持做鼓腮、皱眉等表情训练,配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使用眼罩保护暴露的角膜,外出佩戴墨镜防风沙刺激。康复期间定期复查肌电图评估神经恢复情况,避免过度疲劳诱发面肌痉挛。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喉蹼 虱病 肝结核 成骨不全 结肠损伤 变应性口炎 创伤性青光眼 多发性骨髓瘤 肱骨内髁骨折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