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保健科

小孩肠胃性感冒呕吐吃什么食物好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孩病毒性感冒发烧?

小孩病毒性感冒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病毒性感冒发烧多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导致,常见症状包括体温升高、咽喉肿痛、全身乏力等。患儿可能出现38-39摄氏度的中低热,伴随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部分病例会发展为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全身性表现。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多数患儿在3-5天内症状逐渐缓解。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不退、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细菌继发感染或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等指标。

患儿应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温水,进食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用温水擦浴辅助物理降温,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居室保持通风换气,注意与其他儿童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咳嗽等。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1、发热

流行性感冒患者通常会出现突然发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持续3-5天。发热是机体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可能伴有寒战、畏寒等症状。儿童发热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热惊厥。

2、头痛

流感引起的头痛多为持续性胀痛或跳痛,主要集中在额部或眼眶周围。头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伴随眼部不适或畏光。头痛症状通常在发热消退后逐渐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3、肌肉酸痛

全身肌肉酸痛是流感的典型症状之一,以背部、四肢肌肉最为明显。酸痛程度较重,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这种症状由病毒血症和炎症反应引起,通常在发病后1-2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轻。

4、乏力

流感患者常感到极度疲乏无力,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乏力症状可能持续1-2周,部分患者恢复期较长。这种症状与病毒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和代谢紊乱有关。

5、咳嗽

流感引起的咳嗽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少量痰液。咳嗽症状可持续1-2周,可能伴有咽痛、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症状。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加重或继发细菌感染。

流行性感冒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以促进代谢。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流感季节前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怎样预防病毒性感冒?

预防病毒性感冒可通过保持个人卫生、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改善生活环境等方式实现。病毒性感冒主要由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

1、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措施,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随后立即丢弃纸巾并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减少病毒通过黏膜感染的机会。

2、接种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建议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优先接种。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需每年秋季重新接种以匹配变异毒株。

3、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7-8小时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饮食中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

4、避免接触传染源

流感流行期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须前往时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家庭成员患病时应分餐饮食,患者使用独立卫浴器具。

5、改善生活环境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干燥环境易损伤呼吸道黏膜屏障。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

预防病毒性感冒需建立多重防护体系。除上述措施外,应注意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诱发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长期压力会抑制免疫功能。出现咽痛、鼻塞等早期症状时可饮用姜茶、蜂蜜水等温热饮品缓解,若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准备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作为应急储备。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胃肠性感冒的症状有哪些?

胃肠性感冒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胃肠性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需注意与细菌性胃肠炎鉴别。

1、恶心呕吐

胃肠性感冒早期常出现胃部不适感,表现为反复恶心,严重时可伴随喷射状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黏液,儿童患者呕吐症状往往比成人更明显。该症状与病毒刺激胃肠黏膜及延髓呕吐中枢有关,通常持续1-2天会逐渐缓解。

2、腹痛腹泻

中腹部或脐周阵发性绞痛是典型表现,排便后疼痛可暂时减轻。腹泻多为水样便或稀糊便,每日可达5-10次,一般不伴有黏液脓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水分吸收减少是主要原因,严重腹泻需警惕脱水风险。

3、食欲减退

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食欲下降甚至厌食,与胃肠功能紊乱及恶心症状相关。婴幼儿可能出现拒奶现象。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过渡,避免强迫进食加重胃肠负担。

4、发热乏力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部分儿童可能达39℃。伴随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中毒症状,与病毒血症及炎症反应有关。发热通常持续2-3天,若超高热或持续不退需排除合并细菌感染。

5、肌肉酸痛

部分病例会出现非特异性肌痛,以腰背部及四肢近端肌肉为主。这种症状与病毒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影响神经末梢相关,多在体温下降后自行缓解。适当按摩和补充电解质有助于改善不适感。

胃肠性感冒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饮食需从清流质逐步过渡到低脂低渣食物,避免生冷油腻及高糖饮食。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呕吐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或婴幼儿超过6小时无尿,应立即就医进行补液和支持治疗。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儿童病毒性感冒怎么办?

儿童病毒性感冒可通过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休息、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病毒性感冒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体引起。

1、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鼻塞和咳嗽症状。建议家长准备温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喂饮。避免含糖饮料刺激咽喉,可适当给予温热的苹果汁或梨汁补充维生素。观察儿童排尿次数和尿液颜色,确保水分摄入足够。

2、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以上,降低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浓度。注意避免冷风直吹,冬季通风时可暂时将儿童移至其他房间。

3、适当休息

减少剧烈活动有助于机体集中免疫资源对抗病毒。学龄儿童可暂停课外辅导,保证每天10小时以上睡眠。婴幼儿可能出现烦躁哭闹,家长可通过轻声安抚或摇篮曲帮助入睡。恢复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4、物理降温

体温低于38.5℃时优先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法。擦拭部位选择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避开前胸和足底。每半小时复测体温,若持续升高或出现寒战需及时就医。禁止使用酒精擦浴以免皮肤吸收中毒。

5、遵医嘱用药

病毒性感冒通常无须抗生素,但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针对流感病毒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腺病毒感染可考虑利巴韦林气雾剂。用药期间家长需记录体温变化和药物反应,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联合用药。

病毒性感冒恢复期需注意饮食调理,准备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胃肠负担。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但需去皮去籽防止呛咳。每日监测体温3天以上,若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或持续高热,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愈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关节炎 骨髓炎 脑膜炎 胆管梗阻 类天疱疮 肺念珠菌病 男性不育症 肾性尿崩症 乳头状囊腺瘤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