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骨科

小儿骨折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骨折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骨折的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和局部畸形,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破损或出血。若怀疑骨折,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1、疼痛 骨折后,患处会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在触碰或活动时。疼痛的程度与骨折的严重性相关,轻微的骨裂可能表现为隐痛,而完全性骨折则疼痛剧烈。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因疼痛而拒绝活动或哭闹。 2、肿胀 骨折部位通常会出现明显的肿胀,这是由于局部组织损伤和血管破裂导致的炎症反应。肿胀可能在数小时内迅速加重,伴随皮肤发红或发热。及时冰敷可以缓解肿胀,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3、活动受限 骨折后,患肢的活动能力会明显下降。孩子可能无法正常使用受伤部位,如手臂骨折时无法抬举,腿部骨折时无法站立或行走。此时应避免强行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4、局部畸形 严重的骨折可能导致患处外观异常,如肢体弯曲、缩短或旋转。这种畸形通常提示骨折移位,需要尽快就医进行复位和固定。 5、皮肤破损或出血 开放性骨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甚至骨头外露,伴随出血。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处理,防止感染和进一步损伤。 若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保持冷静,避免移动患肢,尽快前往医院进行X光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方式包括石膏固定、手术复位或外固定支架等,具体方案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决定。康复期间,注意营养补充和适度功能锻炼,有助于加速愈合。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骨折怎么护理?
小儿骨折的护理需要结合医学知识和家庭护理技巧,确保骨骼愈合的同时避免二次伤害。护理方法包括固定、饮食调理、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 1、固定与制动 骨折后,医生通常会使用石膏、夹板或支具固定患处,以保持骨骼稳定。家长需注意观察固定装置是否松动或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定期复查X光片,确保骨骼对位良好。避免让孩子过早活动患肢,防止骨折移位或愈合不良。 2、饮食调理 骨折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建议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和绿叶蔬菜。避免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以免影响骨骼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促进骨骼愈合。 3、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轻柔按摩和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后期可进行主动活动,如握拳、抬腿等,逐步恢复患肢功能。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二次伤害。 4、心理支持 骨折可能让孩子感到疼痛和焦虑,家长需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通过陪伴、鼓励和游戏转移注意力,帮助孩子缓解情绪。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进展,增强孩子的信心和配合度。 小儿骨折的护理需要家长耐心细致,结合医学指导和家庭护理,确保孩子顺利康复。定期复查、科学饮食和适度康复训练是关键。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雀斑 胎膜早破 膀胱憩室炎 急性额窦炎 勃起功能障碍 胆汁性腹膜炎 科罗拉多蜱热 外伤性白内障 上颌窦恶性肿瘤 2型糖尿病性低血糖性昏迷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