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肿瘤科

大肠癌最新回答

张楠
张楠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大肠癌的营养治疗该怎么做呢?
  一般认为,癌症病人的消瘦,主要与癌细胞生长消耗大量体内的蛋白质和癌细胞代谢产生的大量毒素刺激病人食欲下降,造成营养物质摄取不足有关。所以,在进行营养治疗时,首先要调节病人的饮食花样,鼓励病人少食多餐,其次要补充足够容易消化和吸收的蛋白质以及丰富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特别是维生素A、B、C、E等,这对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至关重要。   对于不能进食的癌症病人,除了采用胃管注入牛奶、麦乳精等流食外,还应进行静脉输液,补充大量的葡萄糖、钠离子以及血清蛋白等。这些措施对增强癌症病人的体质,提高放疗、化疗的治疗效果以及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大肠癌专题: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白晓燕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请问大肠癌晚期有哪些症状呢?还能治好吗?
 

  这位朋友您好:

  大肠癌一旦进入晚期,可出现较明显的症状,但有些症状并非特异,且与癌肿所在的部位有关。

  1、右侧结肠癌 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腹胀,腹痛,腹部压痛,腹部包块,进行性贫血。包块位置随病变位置而异。盲肠癌包块位于右下腹,升结肠包块位于右侧腹部、结肠肝曲包块位于右上腹,横结肠包块位于脐部附近。此外可有发热、消瘦,并有穿孔及局限性脓肿等并发症,此时病变已进入最晚期。

  2、左侧结肠癌 由于乙状结肠肠腔狭小,且与直肠形成锐角,因而易发生狭窄和进行性肠梗阻,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以排便次数增多。由于梗阻多在乙状结肠下段,所以呕吐较轻或缺如,而腹胀、腹痛、肠鸣及其肠型明显。癌肿破溃时,可使粪便外染有鲜血或粘液。梗阻近端肠管可因持久性膨胀、缺血、缺氧而形成溃疡,甚至引起穿孔,也可发生大量血及腹腔脓肿。

  3、直肠癌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有血液或粘液,伴有里急后重。由于癌肿可侵犯骶丛神经,可出现剧痛。如果累及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尿急、尿血等症状。癌肿侵犯膀胱,可形成膀胱直肠瘘管。直肠癌也可引起肠梗阻。

  4、肛管癌 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时加剧。当癌肿侵犯肛门括约肌时,可有大便失禁。肛管癌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故可于腹股沟触及肿大而坚硬的淋巴结。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大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张楠
张楠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应该如何检查大肠癌呢?大肠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1)、粪便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对本病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但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普查筛选手段,或可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   2)、直肠指诊:我国下段直肠癌远比国外多见,占直肠癌的77.5%。因此绝大部分直肠癌可在直肠指诊时触及;   3)、乙状结肠镜检查:国内77.7%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常用的乙状结肠镜管长30cm,可直接发现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中段以下的肿瘤;   4、 钡灌肠X线检查:病变在乙状结肠上段或更高位置者,须进行钡灌肠X线检查。普通钡灌肠X线检查对较小的大肠癌容易漏诊,最好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放射学诊断的正确率,并显示癌肿的部位与范围;   5、 电子结肠镜检查:可清晰地观察全部结肠,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肠癌的发现与癌的确诊,进一步提高了本病的诊断正确率,是大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大肠癌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白晓燕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哪些人应特别注意预防大肠癌?
  以下人群较正常情况更容易患大肠癌。   1、一级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患过大肠癌;或有一个50岁以前患大肠癌,则本人罹患几率大,因为大肠癌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2、患过大肠癌、大肠腺瘤或息肉已经治疗(如手术、肠镜下电切)者。   3、曾患妇科恶性肿瘤并接受过盆腔放疗者。   4、胆囊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   5、本人患过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十年以上未愈者。   6、FAP及HNPCC家族成员。   7、出现不明原因大便习惯改变或粪便异常。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大肠癌专题: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沈华
沈华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大肠癌前兆
大便有血,其原因很多,包括大肠发炎、痔疮、憩室、血管病灶、癌症。如果合併大便形状改变,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体重减轻,又有大肠癌家族史的话,建议尽早做大肠镜检查愈好。
分享 回答1
沈华
沈华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大肠癌晚期的临床诊断法一般有什么呢?
  这位患者您好:   1、凡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大便变扁,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部不适,便血,均应疑有肠癌的可能,并及时行直肠指检或内镜检查。   2、对有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消瘦、乏力等患者,要考虑大肠癌慢性失血的可能,应作大便潜血检查证实,必要时行X线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3、成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肠梗阻、腹部肿块、腹痛等,也应疑及大肠癌的可能。   4、对有慢性结肠炎、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应重点进行癌前普查。有息肉者尽快切除并明确诊断。   5、凡对疑及本病者,均应借助内镜或指检等行病理涂片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大肠癌频道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邸立君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大肠癌的组织学分型分为哪些?
  一般分为腺癌、粘液癌及未分化癌。   1、腺癌 癌细胞排列呈腺管状或腺泡状。根据其分化程度,按Broder法分为Ⅰ~Ⅳ级,即低度恶性(高分化)、中等恶性(中分化)、高度恶性(低分化)和未分化癌。本型较多见。   2、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较多粘液,粘液可在细胞外间质中或集聚在细胞内将核挤向边缘,细胞内粘液多者预后差。   3、未分化癌 癌细胞较小,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呈不整齐的片状排列,浸润明显,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预后差。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大肠癌专题: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张楠
张楠 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大便次数增多还带血,会是大肠癌吗?
   大肠癌的第一个症状是大便带血,但出现这种情况,人们总认为是痔疮造成的。由于久坐的人最容易发生痔疮,因而民间也有“十人九痔”的说法。许多人认为痔疮无关紧要,不出血就好了,从而忽视了大便带血是大肠癌最初的主要症状之一。发现自己大便带血,一定要到医院作检查,最好是采取直肠指检。   大肠癌除了有明显的大便带血外,还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粪便粘液增多、便不净及便后肛门坠胀等;腹痛也常见,但在患病早期不剧烈,只是隐隐作痛。腹部包块是早期信号,约占1/3,特别是右侧结肠癌;40岁以上的人,当有原因不明的贫血和体重减轻时,再有以上几点的出现,则应考虑大肠癌。 具体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大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白晓燕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患了大肠癌是否能完全治愈呢?
  您好:   对于早期大肠癌患者而言,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   大肠癌也一定程度上与病人身体机能有关,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肺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大肠癌患者极为重要。在饮食上,大肠癌患者应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取;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摄取;忌食烈性酒、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另外,很多中药都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因此,也可依靠服用有补脾益肾作用的中药,如中国中学院的健脾益肾颗粒来增强免疫功能,还能减轻化疗的副作用。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大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沈华
沈华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请问针灸辅助治疗大肠癌是怎么做的呢?
  这位朋友您好:   l.针灸对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食欲的辅助治疗   选穴:足三里、合谷、大肠俞、脾俞。   方法:行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6次为1疗程,一般用3~4疗程。   2.穴位激光治疗   选穴:大肠俞、足三里、大椎、肾俞、脾俞、痞根、痞块、癌根、再生穴。   方法:用氦-氖分子激光聚焦照射穴位治疗,频率为10~25次秒,每日照射3~5次,每穴照射4~5分钟,隔日或隔2日照射1次,疗程可至6个月。   3.针灸对放化疗骨髓抑制的辅助治疗   选穴:主穴为足三里、三阴交、骨、血海、隔俞;配穴为太冲、太溪。   方法:行多补少泻手法,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6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3疗程。   4.针灸对放化疗胃肠道反应的辅助治疗   选穴:内关、曲池、足三里。   方法:手法以提捻转为主,留针15~30分钟,在放化疗开始前同时进行,隔日1次。   5.针灸对放化疗直肠、膀胱反应的辅助治疗   选穴:双侧合谷、天枢、上巨虚、足三里;配穴:里急后重者加气海;粘液便者加阳陵泉、三阴交;血便者加下巨虚。   方法: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针1次,1~2周为1疗程。   6.针灸对放化疗全身反应的辅助治疗   选穴:肾俞、命门、膏肓、足三里。   方法:采用氨一氖激光器,激光输出功率3~8mw,照射1m,每穴照射3分钟,每天照射1次,每个穴位照射最多不超过15次。   7.耳穴对放化疗胃肠道反应的辅助治疗   选穴:恶心呕吐取内分泌、胃;食欲不振取胃、内分泌、交感;呃逆取食道、贲门。   配穴:上述各症分别取肾、贲门、食道;脾俞、胃。   方法:用胶布将王不留行贴于穴上,每日按摩3~4次,每贴7日。   8.针灸对癌性疼痛的辅助治疗   选穴:双侧足三里。   方法: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得气为宜,留针15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大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白晓燕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问一下大肠癌经过治疗能不能痊愈啊?
您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大肠癌已成为发病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这对任何人和家庭来说都是可怕的消息。那么是不是得了大肠癌就等于被判死刑呢?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总的5年生存率仍不低,说明大肠癌并不是不治之症。大肠癌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涉及到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早期的诊断与分期,治疗方式等因素。大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肠梗阻者,5年存活率一般只有无肠梗阻者的一半。出现肠出血、穿孔、化脓性腹膜炎等并发症者,预后不良。由此可见,大肠癌并非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并非“不治之症”,只要能够较早期的发现并予以适当的治疗,是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大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沈华
沈华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大肠癌的早期应该如何诊断呢?
    一、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常可启示大肠癌的诊断。凡中年以上出现原因不明体重减轻、贫血、大便习惯改变、粘液便、血便、肠梗阻等症者,均应考虑大肠癌的可能。为早期发现大肠癌,对于一些无明显症状但具有大肠癌危险因素的人群如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本人罹患过结肠多发性息肉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慢性血吸虫病或接受过盆腔放疗、胆囊切除术者,均应定期随访和复查。   二、大肠癌早期诊断   如前所述,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与Dukes分期密切相关。由于大肠癌的病因未明,因此生存率的提高有赖于二级预防,即早期诊断大肠癌。早期诊断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早期发现,二是早期确诊。目前由于纤维结肠镜的广泛应用,内镜病理组织取材活检变得十分简便易行,因此确诊癌前病变或早期癌并不十分困难。而大肠癌早期发现尚面临着多方面的障碍。主要是早期大肠癌常症状隐匿,前来就诊者往往癌肿已届晚期;此外,目前尚缺乏特异的早期癌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三、体格检查   全面的体格检查不仅有助于大肠癌的正确诊断,而且可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癌侵袭转移状况及作为制订合理治疗方案的参考。局部征象尤应注意肠梗阻、腹块及腹部压痛体征。由于绝大多数大肠癌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故直肠指检应必不可少。凡遇患者有便血、大便习性改变、大便变形等症状,均应进行直肠指检。检查时了解肛门或直肠有无狭窄,指套是否沾有血液,如触及肿块,应明确其部位、形态、病灶范围,基底部的活动及其二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大肠癌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白晓燕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治疗大肠癌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您好:   1、术前全面检查   是大肠癌的术前准备的第一步,了解病史及家族史,有无心、肺、肝、肾等脏器病变。常规行心电图、胸片及肝肾功能检查。对合并呼吸道病变者,除行肺功能检查外;还须行动脉血气分析。术前应纠正贫血,高血压者需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2、结肠镜检查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因大肠癌所致的梗阻症状,大肠癌的术前准备宜行肠镜作全结肠检查,其目的除了对已发现的大肠癌作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外,最主要的是对其余大肠也作仔细的检查,以免遗漏同时存在的多处原发大肠癌及同时存在的腺瘤,以便手术时一并解决。   3、病理检查   合理正确评价术前获取的病理检查结果,尤其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中更须注意。由于术前肠镜钳取活检比较表浅,不能准确反映整个病灶的浸润深度,故不能以此作为判断肿瘤浸润的程度。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大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分享 回答1
邸立君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大肠癌的临床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这位患者您好:   1、凡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大便变扁,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部不适,便血,均应疑有肠癌的可能,并及时行直肠指检或内镜检查。   2、对有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消瘦、乏力等患者,要考虑大肠癌慢性失血的可能,应作大便潜血检查证实,必要时行X线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3、成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肠梗阻、腹部肿块、腹痛等,也应疑及大肠癌的可能。   4、对有慢性结肠炎、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应重点进行癌前普查。有息肉者尽快切除并明确诊断。   5、凡对疑及本病者,均应借助内镜或指检等行病理涂片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鼻咽癌频道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bya/
分享 回答1
邸立君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回答了该问题
大肠癌是怎么回事啊!
答:您好,自大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常见血便 或粘液脓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腹痛,腹部包块等。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常各有 其特殊性。   大肠癌具有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较慢,远期疗效优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 ,预后相对较好;但大肠癌发病率高并有连年上升趋势。 大肠癌属于中医学"积聚"、"肠风"、"症瘕"、" 脏结"、"下痢"、"锁肛痔"、"脏毒"等范畴。   一、辩证施治:   临床中按肠道各部位肿瘤病情变化,患者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灵活的辩证用交泰消瘤系列方剂,配以 经外奇穴穴位外敷药,佐坎离交泰的药枕,配合脑气功的综合疗法能起到显著的疗效。   二、肠癌药膳:   1、马齿苋50g,鸡蛋或瘦肉50g,包饺子常食。   2、马齿苋绿豆汤,每天1-2次,连服3天。 肠癌:http://www.fh21.com.cn/zhongliu/ca/
分享 回答1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疾病诊疗 更多

更多

热门标签

扁骨盆 败血症 肺不张 关节炎 低血糖症 宫颈白斑 紧张性头痛 肾上腺肿瘤 老年性阴道炎 松果体细胞瘤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