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支镜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肺部及支气管疾病,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气道内部情况,可检测肿瘤、感染、出血等病变。常见适应症包括肺癌筛查、不明原因咳血、气道异物取出等。
1. 诊断肺部疾病
纤支镜能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黏膜病变,对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活检钳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性质。对于肺部阴影或结节,能鉴别炎症、结核或恶性肿瘤。检查中发现的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可判断是否为肿瘤压迫或异物导致。
2. 明确咳血原因
反复咳血患者可通过纤支镜定位出血部位,鉴别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或血管畸形。检查时能看到支气管黏膜的糜烂、溃疡或血管异常,必要时可进行止血处理。对于大量咯血病例,可在镜下实施球囊压迫或药物喷洒止血。
3. 治疗性操作应用
纤支镜可取出误入气道的异物,特别是花生等植物性异物。对痰栓阻塞造成的肺不张,能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中央型肺癌患者可通过镜下放置支架缓解气道狭窄,或进行激光、冷冻等介入治疗。
4. 感染性疾病诊断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纤支镜获取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可提高病原体检出率。对于难治性肺炎,能准确采集深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特殊感染如肺结核,可通过镜下特征性改变辅助诊断。
5. 术后并发症处理
肺切除术后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可在纤支镜下观察瘘口位置并尝试封堵。对于术后痰液潴留,能进行精准吸痰改善通气。部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可通过镜下切除恢复气道通畅。
纤支镜检查作为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兼具诊断和治疗双重功能。检查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随着超声导航、荧光等技术应用,检查精准度持续提升,为肺部疾病诊治提供更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