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头晕可能由鼻塞缺氧、炎症反应、发热脱水、病毒性内耳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对症用药、补液休息、物理降温、抗病毒治疗等方式缓解。
1、鼻塞缺氧感冒时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通气不畅,大脑供氧不足引发头晕。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缓解鼻塞,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减轻黏膜水肿。
2、炎症反应病原体刺激机体释放炎性介质影响前庭功能,表现为头重脚轻。建议多休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配合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治疗。
3、发热脱水体温升高加速体液流失,血容量不足导致脑部灌注降低。需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体温超过38.5℃时使用退热栓剂,必要时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
4、病毒性内耳炎病毒感染累及前庭神经时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确诊需进行前庭功能检查,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微循环。
感冒期间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若头晕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视物旋转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